我国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困境及策略
2017-12-29白宇
摘 要:马克思主义传播是我党多年来坚持不懈的一项工作,民族地区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作为一个关涉国家稳定、民族和谐的重要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有不少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的传播,其实质是寻求与民族文化的结合。本人认为,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异质性是阻碍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根本原因,即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民俗与科学之间的冲突。据此,文章从平等对话的传播机制、教育引领的传播策略、攻心铸魂的传播规律三方面寻找传播途径,以加速民族文化现代化,深化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民族地区的“民族化”,实现两种文化的融合共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民族地区;文化差异
跨文化传播,是指不同文化之间以及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活动,以及各种文化要素的流动、共享、渗透和迁移的过程。①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是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前提,而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逐渐认识差异、求同存异,并最终达到两种文化的融合共生,则是跨文化传播的目的。
1 我国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可能性与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固有的文化品质是其能够与不同文化相结合的第一前提。②文化是指某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特有的精神、物质、智力与情感等方面一系列特质之总和;除了艺术和文学,还包括生活方式、共同生活准则、价值观体系、传统和信仰。③从这一定义来说,马克思主义无疑具有文化形态,因为它既是我国的主流价值体系,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并且是众多文化人的精神追求与情感寄托,这是其在民族地区跨文化传播的前提。
从西方传入俄国,十月革命后又在中国大地上得到广泛传播,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跨文化传播的历史实践,而最终指导共产党建立新中国并取得今日的成就,这都得益于它不断的自我革新,也得益于它不断寻求与本土文化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品质,追求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实践精神。自传入中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实现的两次飞跃均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旨在领导中国革命、促进社会发展。在我国民族地区传播,仍然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先进的文化品质和实事求是的实践精神。
(二)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民族地区的跨文化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尤其是在东方社会的中国和俄国的传播,都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不断地与他国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一系列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传播中不同民族国家的民族化,如马克思主义俄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而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民族地区的跨文化传播,也可以说是一种“民族化”。不同于前者,这里的“民族”特指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而非世界范围内的民族国家,这里的“民族化”特指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世界传播中民族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是其特殊表现。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民族地区的传播由来已久,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始,经历全国抗日战争、全国解放战争,我党直接领导民族地区群众进行革命斗争就是最有效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通过在战争中具体的战斗实践让民众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论,所有共产党部队与群众的互动都是马克思主义的种子,播撒在少数民族地区,这样的历史实践对于今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依然有重要的意义。
2 我国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困境
由民族文化差异性导致的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异质性是阻碍民族地區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文化的异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传统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立足之本,但是一味地推崇传统也会阻碍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经历漫长的社会发展,由历史选择而得以传承,形成了某些固定的观念、习俗以及价值、信仰等,具有内敛、稳定的特性;而马克思主义却是资本主义发展之后才产生的,并在其传播过程中不断变革自身、追求发展。形成于不同的时代自然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模式更加重了两种文化间的冲突。长久以来,与外界交流较少、在代际传承中留存下来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固定、保守的发展模式,保留着诸如伦理至上、重直觉轻思辨等传统,而致力于改变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却不断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提倡重视经济发展、相信科学技术等理念。传统文化中内敛的“慢”特性与现代文化主打的“快”节奏与形成强烈的冲突。
(二)历史与现实的冲突
民族文化要沿袭历史也要面对现实,眼前的现实必将成为历史的延续,只有处理好现实问题,才能不断丰富自身的历史。民族文化伴随着民族地区的发展史,是民族地区发展中不可切割的一部分,但在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网络的全面普及,多元文化思潮纷纷涌入,民族文化无法保持过去的发展模式,网络时代多元文化的传播会打破民族地区传统的文化体系,民族文化必须面对这一现实问题,顺应时代要求以发展自身。马克思主义先进的文化品质和成功的实践经验证明了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强大生命力,民族文化即便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也需要与时俱进,传承很重要,但发展也必须被重视。
(三)民俗与科学的冲突
民俗,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语言和行为所传承的喜好、风尚、习惯和禁忌等。④受宗教信仰和民族习俗影响,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更多以禁忌、巫术、岁时节令等形式表达;而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是代表无产阶级思想的先进科学体系。民俗文化追求以自然的力量约束人的行为,按“应该有的样子”建立社会规范;科学则注重物质的客观现实性,寻找事物“本来的样子”,二者具有本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文化与民族地区民俗文化进行交流,必然会破坏民俗文化的稳定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维方式及批判态度会动摇民俗文化的内在价值体系;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保守的内在特征会制约科学的发展,虽然民俗文化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但缺乏自我批判,加之与外界交流较少,使其不容易接受新事物,甚至排斥新事物,这种排斥行为会对民族地区科学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3 我国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策略
(一)改善机制——建立平等的对话协商
1.平等的对话环境
平等、平和的交流环境是实现文化融合的前提,跨文化传播要求在认识差异的基础上尊重差异,使每一种文化都能获得生存的空间,从而谋求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导文化,与民族文化交往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借助政治、经济力量传播其价值观和方法论,控制着媒体的话语表达,但欲实现民族地区的跨文化传播,还需与民族文化进行平等对话。不以自己的价值体系评判民族文化的优劣,要认识到,没有一种文化具有绝对的优和劣,马克思主义在传播其先进思想的同时,还需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髓。
2.平等的对话方式
民族语言以其差异性阻隔在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使两种文化间的互动变得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民族语言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翻译工作至关重要。我们需要跨越语言的障碍,尽可能地用民族语言阐释马克思主义,增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文本解读;用民族群众熟悉和喜欢的语言方式表达马克思主义;用民族地区的节庆风俗传播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全方位地融入民族文化。在尊重的基础上,发现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在解决民族地区具体问题的时候,并非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可以用更贴近民族习惯的、更接地气的方法,即民族地区本土的方法,将所有利于解决问题、利于地区发展的优秀理论和方法都吸收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当中,使民族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当地特色,更适于指导地区的发展。
(二)教育引领——促进民族习俗的现代化发展
1.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迫在眉睫。教育是现代宣传生效的必要前提。⑤从儿童时期开始的整合式教育有利于将个人与技术社会有效地联系在一起,让其更容易接受技术社会的文化模式。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就是要加强基础教育,使民族群众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为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文化的融合提供保障。从实现扫盲到逐步提升民族群众的文化水平,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天,很多民族地区的儿童依然接受不到基础的教育,如果不改善这一问题,不加速普及基础教育,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这一部分群体带来的社会问题将不仅仅是阻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培养多元文化人才
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多元文化培养也不容忽视。培养多元文化人才,使少数民族青年大学生形成包容多元文化的心态,从而使其更好地接受先进文化理念,助力于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的传播。多元文化人才的培养可以从高校教育理念、教学体系、管理机制三方面入手。第一,各大高校须坚守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尊重民族文化差异性,保证各民族成员享受平等的教育;同时引导非民族类学生积极了解民族文化。第二,建立多元文化教学体系,设立专门以跨文化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课程;整合多元文化资源,打造利于多元文化人才培养的个性化课程;建设具有多元文化素质的师资队伍,这是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条件。第三,改革教学管理机制,实现多元文化交叉渗透;注重民族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将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相结合,鼓励民族地区学生积极表达和传播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民族文化展現马克思主义理论,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
(三)攻心铸魂——引导宗教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1.民族宗教与现实国情相结合
坚持民族宗教中国化方向,是指宗教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与我国的现实国情相结合。宗教可以保持自己传统的教义教规,但同时要考虑到当代中国的发展现状,紧跟时代步伐,吸收现代化的优秀理论成果,与中国社会的发展保持同一方向。以无神论为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与民族宗教在出发点上是完全对立的,但二者同为关心人类发展、关注人类命运的文化,马克思主义希望改变世界来达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宗教除了宣扬来世的幸福,也提倡人们关注今世的福报,二者在现实性上具有契合点。因此,民族宗教在发展过程中应深入挖掘并宣扬宗教教义中利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也要以先进的科学理论引导宗教文化的发展道路。
2.现代法治与宗教规范相结合
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宗教的存在有很大的社会价值。对于民族地区的宗教问题,在提高现代法治水平的同时,也要合理利用宗教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尊重民族地区信教群众的信仰自由,并依法保障他们的宗教需求,合法管理民族地区的宗教活动;对于以宗教名义违法犯罪的行为也要严厉打击,依法惩处。合理运用法律武器,及时解决社会冲突,保证民族地区健康、安全的宗教环境。此外,宗教对于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有时候甚至大于所有的法律限制和思想道德教育,我们应该合理利用宗教文化的这一社会功能,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提高精神文明建设。
3.民族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引导民族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社会形势下我国民族宗教发展的合理路径。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民族地区的宗教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引导民族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实质上就是引导民族地区的信教群众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进而达到各民族群众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和谐统一的目的;同时也是引导民族地区的宗教团体接受并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国家法治,实现社会和谐发展。这需要每一位民族群众的努力,也需要知名宗教界人士的努力,更需要每一个宗教团体的合作。另一方面,现代传媒作为新兴的技术手段迅速成为现代传播的重要渠道,微信、微博以及众多门户网站已经深刻地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不同程度地参与构建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观念,合理利用网络传播,可以为信教群众、宗教界人士及宗教团体提供更多的传播机会,使其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加速民族宗教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民族地区的“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目的,民族地区文化的异质性决定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实行分步走策略,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的传播要淡化价值观冲突,寻找共同的发展目标,发现两种文化的契合点,才能最终达到文化融合。
注释
①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第4页。
②李辉,罗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维度[J].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2011,05。
③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第12页。
④张道.中国民间美术辞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⑤迈克尔·普罗瑟.文化对话:跨文化传播导论[M].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8页。
参考文献
[1]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M].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迈克尔·普罗瑟.文化对话:跨文化传播导论[M].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单波.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4]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5]刘燕.媒介认同论——传播科技与社会影响互动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6]张道.中国民间美术辞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7]李辉,罗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维度[J].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2011,05.
[8]葛艳玲.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9]张春霞.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跨文化视角[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3,05.
[10]托娅,林锋,朱建平.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的多元文化教学设计[J].中国民族教育,2010,01.
作者简介
白宇(1991-),女,回族,甘肃兰州市人,学生,哲学硕士,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