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2017-12-29沈洋
沈洋
[摘要]从目前高职電子商务专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出发,从“互联网+”未来发展的人才需求角度加以探求,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培养出不仅能满足企业转向“互联网+”过程中所需人才,更要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电商人才,完成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人才专业能力重构。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电子商务
近年来,高职院校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随着电子商务不断发展与完善,大批企业开展“互联网+”项目,当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人才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专业能力的培养与实际工作岗位职业能力严重脱节。因此,为了能够培养适应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应该针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开展深入研究。
一、国内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概况分析
国内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大约在2000年左右开始招生,专业初期建设以“电子+商务”这种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两者叠加的形式进行人才培养,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和革新,传统的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互联网+”背景下深度融合的理念,更难以满足行业企转向“互联网+”过程中对人才需求。同时,互联网行业瞬息万变的发展需要从业者要不断创新,能够适应行业发展的快速更新。因此,现阶段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已经难以满足行业的发展与企业的需求。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电商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一)培养目标
在面对“互联网+”背景下,强调使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其次,该背景下强调与传统行业结合或应用于新行业,所以我们必须从院校所在区域行业企业需求与优势、院校自身特点与背景和专业拥有资源优势三个角度寻求行业对接与融合。所以说“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非常细化的、具体的,它既要求我们的学生掌握或应用一定的先进技术,又要了解所处行业的业务及特点,同时还要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能将“互联网+行业企业”深度融合。
(二)培养模式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着重解决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结合行业发展和高职教育的特点,确立电子商务类专业新培养模式,即“一条主线、双层培养、三段提升”,简称“123”。
第一阶段为1-2学期,培养学生职业好感,让学生对本专业感兴趣,本阶段通过接触微信、微博平台掌握网络营销技术,让学生了解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IT技术,并能够将两者结合形成基础的“互联网+”思维,这一时期应该为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启蒙阶段”。
第二阶段为3-5学期,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在电子商务专业领域内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例如,淘宝,微商等开放平台,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以自己活着团队开设网店、微店的形式进行小规模的实际经营,在第二课堂上把第一课堂的所学运用到实际的电商经营中去,培养学生的职业归属感,进一步提升“互联网+”与行业企业的融合能力,这一阶段应为学生的“成长阶段”,这一阶段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阶段。
第三阶段为第6学期,学生在前两个阶段积累了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在这一学期,学生以准职业人的身份开展企业实习,把积累的专业知识结合实际的企业需求建立“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的职业能力,并在这一阶段逐步实现角色转变,以最快的时间融入企业,找到职业的荣誉感,这一时期为学生在专业学习的“成熟阶段”。
通过“一条主线、双层培养、三段提升”的“123”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施,使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不仅在“互联网+”方面得到提升,也使学生在个人职业素养方面得到锻炼,能够更快更好的融合社会,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目标和特色。
(三)课程体系
根据“互联网+”背景的要求及当下行业企业电子商务岗位技能要求,我们对相关岗位全进行了职业能力分析,认为该专业应具备以下能力:
1.IT新技术的运用能力:“互联网+”业态下的电商环境一定是结合当下最前沿的IT新技术,高职学生应该掌握此类技术的运用,例如利用云计算和多媒体技术,这些新技术都不仅限于传统的PC桌面技术,多数是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载体,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岗位划分,选择其中一两种技术为主线进行深入介绍,如《微信公众平台搭建与开发》、《Android系统APP开发》、《云平台搭建及服务》等,此外还要对现有课程进行升级如网站建设与网页开发类课程,应用HTML5技术等。
2.大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互联网+”本质和基础是数据化,因此学生必须具备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使用能力,这样才能迎合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可以通过《Excel数据处理与分析》、《网站运营数据分析》、《企业信息化综合实训》等课程从数据处理工具、数据量化分析和供应链信息流转等方面进行该能力培养。
3.互联网营销能力: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能让用户知道、了解、使用一种产品,就需要学生掌握全网营销实现能力。尤其是在《网络营销实务》多以传统互联网论坛、博客微博、搜索引擎等工具为载体进行教学。而在“互联网+”背景下,这些技术已经难以满足企业需求,新的营销工具和营销思维正在不断涌现如微信营销、APP营销、020模式等。因此可以从核心的营销文案写作和营销工具使用两个角度人手对现行营销类课程进行升级改造。
4.多种电商平台操作能力:随着国家不断对电子商务给予政策支持,电商产业发展迅速,网商、微商、代购、跨境电商等都投入电商运营中,现有的课程中仅关注网上贸易流程,缺乏对各种平台实际操作业务的归纳和总结。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我们应该以网上贸易平台为载体,如:淘宝、天猫、速卖通等,开展从个人店铺到网上商城、境内贸易到跨境电商的实践类课程,使学生能够真正能够接触到最真实的电商市场。endprint
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具备自我学习“互联网+”新技术能力、解决“互联网+”应用中问题能力、“互联网+”创业策划与实施能力、善于总结与应用实践经验能力四种方法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与人沟通与交流能力、组织协调与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四种社会能力。
四、“互联网+”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一)“互联网+”下电子商务专业“双创”的内涵
双创即创新创业,国家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层面下也特别鼓励大学生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结合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双创”应该是以行业需求为根本,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分析对应工作岗位所必需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将其任务化、项目化,融入到相应的课程体系中,体现出课程体系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二)推动创新创业技能大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思维
通过指导学生参加校级、市级、省级与国家级的各类创业大赛,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电子商务技能的基础上开拓视野,在行业现有的业态下,不断创新电商的开发模式和经营模式,能够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激发学生要创新想创业的想法。
(三)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与实习,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在每学期的独立实践课程中加入创业学分,学生通过创业策划书的编写、或开设电商网店、微店的形式实现创业活动的实施,教师根据其完成的创新度和可操作程度给予学生评价。以此鼓励学生完成創新创业实践。
(四)营造校内创业环境,实现学生创新创业
校内营造创业环境,是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最佳选择,这里不仅可以实现自身的创业想法,而且也是现阶段规避风险最佳的选择,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创业需求,给学生提高电商平台所需的场地、设备和平台,前期通过专业教师、企业人员和学生共同参与,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全程参与,专业教师和企业人员给予帮助和指导。
四、总结
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在国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背景下,将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互联网+”建设相结合,开展“互联网+”建设中所需人才的职业能力构成需求,进而形成“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人才专业能力的重构,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增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的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