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内部质量监控体系构建探索

2017-12-29衷华周晓辉柴维斯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监控体系

衷华+周晓辉+柴维斯

[摘要]分析了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影响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培育质量建设文化、夯实合作办学基础、畅通沟通协调机制、突出教学质量监控、营造国际文化氛围等五个方面介绍了广东工业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内部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内部质量建设;监控体系

2004年,教育部发布《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指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以不设立教育机构的方式,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合作开展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2013年初,教育部启动了对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以上层次)评估工作,此次评估以临近办学期限的机构和项目为主,共涉及北京、上海等24个省市143个办学单位的346个机构和项目。在自我评价阶段,有38个项目不再延期办学申请退出评估,并提出停止相关办学活动。从评估结果来看,参评的机构和项目合格率达到了83%,有条件合格率为14%,不合格率为3%。如果算上38个申请退出评估的机构和项目,参评的机构和项目实际合格率甚至低于83%。大量涌现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对加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有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偏离国家有关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只顾追求办学的经济效益,置公益性办学理念于不顾,忽视人才培养质量,侵害学生的利益,影响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甚至危及到大学校园的安全稳定以及国家的教育主权安全。如何进一步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指引和监督,构建完善的办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提升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一个重大而急迫的问题,也是事关中外合作办学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其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处于摸索阶段。为了更加直观地掌握当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了解影响中外合作项目办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广东省内5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当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质量意识淡薄

国家在审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时都有项目运行期限限制,如一般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运行时间期限为四年。这种审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高校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实施和运行更多地注重经济利益的回报,对项目缺乏长远规划。在具体运作上,只想着先把学生招进来,收了学费再说,忽视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忽视学生基本权益维护,在根本上偏离了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的初衷。

(二)沿袭传统本科教学质量监控手段和体系

基本照搬移植各高校本科办学质量监控手段与体系,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众所周知,普通本科办学经过几十年的积淀,已形成了较为成熟完善的质量监控手段与体系,但将这套监控体系完全移植到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监控上却欠妥当。首先,中外合作办学有其自身的办学规律和特色,在人才培养目标、路径、方式上与传统本科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别;其次,中外合作办学的主体涉及到中外双方高校,在合作办学质量监控和管理问题上会有不同的目标、手段、方式和路径,需要合作雙方不断地磨合、协调甚至谈判,最终形成一套双方都认可的较为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

二、影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办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从人才培养规律角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办学质量的因素很多,厘清这些影响因素是构建内部质量监控体系的前提。结合调研结果和项目所在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办学实际,我们认为影响因素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主要有以下因素:一是合作办学基础。这是决定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基础性、先天性因素,是指合作双方综合办学实力、为合作办学项目所专门投入的师资、硬件设施和建立的管理制度体系的总和;二是沟通协调机制。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来说,合作双方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既是增进双方合作互信的必要条件,也是关系合作办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中外合作项目在前期立项准备、实际运行过程中都有大量的需要合作双方共同协商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成立专门的沟通协调机构,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成为必然。三是教学管理机制。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和主要手段,是影响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核心要素,也是构建中外合作办学内部质量监控体系的主要内容;四是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培育和建设具有中外合作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也是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内部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

(一)项目概况

2012年6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广东工业大学与印度韦洛尔理工大学合作举办动画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以下简称中印合作办学项目),合作办学期限为2012年6月至2021年7月,办学地点为广东工业大学校园,培养模式为4+0,招生纳入国家统招计划(200人/年),毕业生可同时获得广东工业大学与韦洛尔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广东工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项目从2013年开始正式招生,现有在校学生近600人。项目通过整合广东工业大学强劲的艺术设计办学实力以及韦洛尔理工大学在IT领域的优势与影响力,培养能熟练运用中英双语,熟悉和掌握国际先进动画创作与制作、游戏设计与编程、网站网络设计等动画知识和技能,了解国内外动画领域的运作及管理,服务于各类中外机构和企业,具有国际化创新意识的动画专门人才。endprint

(二)构建内部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

项目正式运行以来,广东工业大学与印度韦洛尔理工大学高度重视质量建设,以内部质量监控为核心,构建起系统化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

1.培育质量建设文化

内部质量监控意识是内部质量体系建设的先导。当前,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之所以存在上述系列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对内部质量建设、保障及监控体系等缺乏源自内在的关注与重视,更多地依赖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社会组织等的外在监督。本项目自获批运行以来,上自合作办学双方高校,下至负责项目具体实施的国际教育学院与艺术设计学院,均高度重视内部质量建设及监控。同时,不斷培育项目具体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认同的质量文化,减小内部各项内部质量保障制度实施的阻力,保证质量保障措施贯彻和执行的力度与效果,为质量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的构建提供不竭的动力,赋予深层的价值驱动。

2.夯实合作办学基础

中印合作办学项目由中方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艺术与设计学院和功能定位国际化办学的国际教育学院共同承担实施。艺术与设计学院有工业设计、动画、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10个本科专业,是继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之后加入世界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CUMULUS)的国内第10个成员。学院集聚了一批来自芬兰、日本等国的国际大师来校授课和专业指导,建有新媒体交互实验室、专业录影摄影录音棚、3D影视非编系统等国内先进的动画实验室。国际教育学院实验室用房面积2850平方米,在原有多媒体课室13间、语言实训室4间、计算机实验室4间基础上,为举办中印合作办学项目专门新建了绘画室2间、原动画实验室1间,重建改造了高级数字语言实验室2间、动画实验工场1间等。同时,对项目所在校区的学生宿舍、教师公寓等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为师生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3.畅通沟通协调机制

中外合作办学区别于一般办学模式的重要特点在于其涉外性、合作性,因各国之间在文化、教育理念上的巨大差异,难免会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出现各种沟通问题,因此中外合作高校之间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为了确保本项目的顺利运行,中印双方高度重视沟通协调机制的建立。一是重视沟通协调组织机构建设,成立了以两校校长为主任的中印本科教育项目管理委员会,同时在国家教育学院专门设立国际事务管理岗,协助中印本科教育项目管理委员会及双方外事部门专门处理合作办学项目有关外事工作;二是每学期互派教师、管理人员、学生到对方学校访问交流,建立常态化的校际交流机制;三是消除沟通上的障碍,高质量全方位做好印方到校教职人员的服务工作,安排专职翻译人员为他们在校期间的吃、住、行排忧解难,提供最大便利,使其安心做好教学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监控体系
化工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研究
浅析企业集团的财务监控体系建设
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反思与构建
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提高本科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