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宁:既是“国脸”,又是厨艺高超的“暖男”

2017-12-29肖扬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17年7期

2017年4月,52岁的王宁正式离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播台,成为继李瑞英、张宏民、李修平之后,又一个离开一线的《新闻联播》播音员。至此,王宁已经在《新闻联播》工作了整整28年。

与《新闻联播》结缘

“王科长”是妻子刘纯燕在他们刚进校的时候对王宁的戏称。刘纯燕和王宁是大学同班同学。刘纯燕说,同学们互相都还不熟悉的时候,见王宁穿中山装、梳分头、拎公文包,“我就给他取了个外号‘王科长’,因为我印象中‘科长’就这样。而从被叫作‘王科长’那一天开始,这一辈子,他干啥事儿好像都在播《新闻联播》的状态里”。在刘纯燕看来,“科长”不是一个职务,而是一种气质,是那种说是拘谨也好、说是严谨也罢的中规中矩的气质。

1983年,青岛电视台第一次面向全市招收一名新闻播音员。当时还没上大学的王宁正在学习音乐,准备报考音乐学院。在老师的鼓励下,王宁参加了青岛电视台的这次考试,在2000多名应考者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录取。当时被请到青岛电视台做面试官的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李刚老师鼓励王宁:“你要是想有出息呀,就一定要考播音系。”听李刚老师这么说,王宁说,他“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努力准备考试”。在青岛电视台工作一年后,王宁被北京广播学院录取。担心好不容易招来的这个人才就此“跑掉”,青岛电视台让王宁带薪去上学,于是王宁带薪进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学习。

当“王科长”与自己的同班同学、日后成为央视著名少儿节目主持人的“金龟子”刘纯燕碰撞出爱情的火花后,王宁下决心留在北京、留在中央电视台。但就在王宁已经在中央电视台参与了很多工作并准备毕业时留下之际,青岛电视台派出了人事处长,把他们当年千挑万选出来的王宁从中央电视台“抢”回了青岛。

在青岛电视台又播了三年多新闻后,1989年11月4日,王宁奉调至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组,20天后正式成为《新闻联播》播音员,从此与《新闻联播》结缘。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作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播音员,人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只是这些“国脸”光鲜沉稳、大气自如的表象,而在实际工作中,“惊心动魄”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王宁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来形容自己在《新闻联播》工作的心境,特别是《新闻联播》采用直播方式以后,就更“吓人”了。王宁说,他的同事那几位亿万观众都熟悉的“国脸”———都有过相同的经历:做梦梦见误班、梦见《新闻联播》开始了却找不到人……然后在梦中被吓醒……即便是平常不上班的时候,听到《新闻联播》的开始曲,他们也常常会被吓一跳。

“吓人”的时刻还不只是在梦中。不记得有多少次,王宁没有时间准备,在现场直播过程中,编辑将刚刚完成的手写新闻稿一张一张递给他。稿子播完,他的衬衣已完全湿透。

王宁曾陪三任国家领导人出访过100多个国家,别人看到的是他的荣耀与光鲜,而他自己感受到的却是工作的紧张与奔波的疲惫。在陪同领导人出访期间,为了及时播报新闻,王宁在行进的大巴车上录过音,在酒店卫生间里披个棉被录过音,在机场找个角落蹲着录过音……

“金话筒”

在王宁和刘纯燕家的展示柜里,并排摆放着两座“金话筒”奖杯,那是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和主持人向往的最高荣誉。

这两个奖杯,一个是刘纯燕因节目《金龟子陪你过大年》而获得的主持人“金话筒”奖,另一个则是王宁因播送卓琳同志讣告而获得的播音“金话筒”奖。王宁说:“因为播悼词而获得‘金话筒’奖,我估计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有业界人士评价,王宁播送悼词的水准堪称教科书级别。为什么?用刘纯燕的话说,王宁是在用情播音。

作为《新闻联播》的播音员,播的是别人写的稿件,代表的是党和政府的声音。多年来,很多人都认为他们仿佛读稿的机器,个性全部被掩盖,但事实并非如此。作为业内同行的妻子刘纯燕这样评价王宁:“王宁看似内向拘谨,其实内心感情极为丰富。能把新闻播得有血有肉是件很难的事儿,可王宁做到了。”而王宁的播音经验是:“情到浓处情转薄。不在腔调上刻意表现,反而凸显了内心的真诚与情意。”

回想在《新闻联播》的岁月,王宁有几分留恋、几分满足、几分自豪。他说,能播《新闻联播》,那是一种境界、一种能力、一种高度,自己无怨、无愧、无悔。

补上陪女儿这一课

谈到如何将颇有成就感的工作与今后退居幕后的生活衔接起来,王宁说:“平平淡淡才是真。”他笑称,退居幕后之后,要先补上陪女儿这一课,再做点儿对个人、对社会有益的事。“现在好多人找我拍广告,可我觉得不能拍还是要有责任感,不能为了挣钱就接广告。我更愿意参与一些与公益有关的事情,正能量的。”

有着高超厨艺的王宁其实是一个“暖男”。退居幕后之后,他每天早晨7点起床,给即将高中毕业的女儿炒两个菜让她带到学校。以前女儿放学的时间正是王宁上班的时候,而现在,女儿每天放学时王宁基本都会在家里。女儿说:“我觉得只要一家人开开心心在一起,就是幸福。初中三年我在美国读书,因为岗位特殊,爸爸都没有去看过我。现在,他终于属于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