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背景下金融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7-12-29王冬吾
王冬吾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075)
一、金融业对国家产业升级的影响
金融业对国家产业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金融业能够利用合理定价等方式引导资源从效率低的部门流向效率高的部门,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金融业能够帮助一系列产业升级行为的开展和完成,成为助推产业升级转型的关键。首先,金融业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第三产业在金融业带动之下飞速发展起来,金融业引导第一二产业中的各种资源向第三产业转移,大幅度提高了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占比过重的不合理局面。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随着经济发展质量的不断提高日趋成熟,融资更加便利和多元化,金融业的迅速发展缓解了第一二产业融资难的问题,促使第一二产业减少投资生产中的短视行为,从而更加科学、稳健、快速地发展。其次,金融创新是促进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动力。[1]人类经济发展史同时也是科学技术进步史,金融制度的发展演变隐藏于科学技术进步史中,生产技术与金融技术同步发展,金融创新是开展生产技术创新的前提,金融制度创新是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先决条件,金融创新能促进经济发展水平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图1)。金融创新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意义重大,金融创新是促进一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已成为一国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金融支持成为加快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总之,金融业对我国的产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我国的产业结构在飞速发展的金融业的带动下不断优化,产业效率获得了较大提升。
二、产业升级背景下金融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分析
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导致金融专业人才需求的大幅增加。金融市场对金融专业人才保持着旺盛需求,金融行业人才需求近年来在行业职位需求排名中均名列前茅。(见图2)
图2 2016年9月网上发布职位数top10及同比涨幅 注:数据来源:51job
从图中可以看出,2016年前9个月金融行业实际招聘人数同比2015年前9个月增长了42%,表现金融市场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较为旺盛。从职位需求来看,销售类职位需求量最大,此外,具有综合金融知识和丰富营销经验的理财规划师、人事助理/专员、保险代理人、信用卡专员和理财顾问等职位招聘量也较大。从学历要求看,绝大部分岗位要求本科以上,部分高端岗位则要求在硕士以上。部分金融机构如农村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的销售岗位、柜台协理岗位等只要求专科学历。未来的岗位需求更倾向于一线销售和服务,据此而言,金融专科毕业生有一定就业市场。目前我国缺乏有国际金融经营理念和从业经验的金融人才和金融服务人才,金融人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随着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各高校根据社会对金融专业人才需求变化,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服务于经济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据调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个城市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居前四位。
通过对43家银行、28家证券公司、8家保险公司和17家信托公司进行调查发现,2017年这些公司的人才招聘计划中,招聘人数比以往有所增加。以18家农村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可计算数据为例,2016年招聘人数达1863人,而2017年拟招聘人数达到2321人,涨幅达到24.58%(数据来源于相关金融机构的官方网站)。其次,在金融企业的结构上,改变了以往以国有银行招聘为主的现状,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农村和城市商业银行成为招聘金融专业毕业生的主力军,岗位主要集中在销售类、柜台类、客服类等一线岗位。再次,从要求的学历看,虽然很多岗位的门槛设置较高,但2017年金融企业招聘更加理性,学历门槛有所调整,对一些应用型的岗位,只要求大专即可。可以预见,未来高职金融专业就业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表1 所调查金融机构2016年招聘岗位和学历要求
目前国内金融业人才需求现状反映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金融业体制改革对金融专业人才需求的发展变化情况。金融行业正在由价格竞争、营销竞争转向服务竞争创新,各院校须调整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国家产业升级对应用型金融人才质量上提出的更高要求。新形势下,金融企业的招聘将更加理性,一些一线服务岗位,如金融产品营销人员、网络金融检索人才、金融秘书人才等将更加青睐吃苦耐劳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须准确把握金融行业发展特点和人才需求变化趋势,以经济发展和金融企业需求为准则,致力于发挥学校的优势和潜力去解决金融机构用人需求的问题,培养面向金融行业一线岗位的应用技能型人才。这样培养的人才才能“适销对路”,才能突破传统金融专业发展的瓶颈,提高金融专业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形成校企用人良性循环,进一步扩大企业对高职金融专业人才用人需求。[2]
三、产业升级背景下国际金融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实践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指出:坚持产教融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国际金融专业不断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积极吸收行业专家进入学术委员会,邀请行业专家全程参与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走出了校企协同育人特色之路。
(一)校企共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与金融企业建立了校企互聘制度和资源共享机制,实现金融专业教学资源特别是“双师型”教师资源共享。学校聘请金融机构专家作为国际金融专业带头人和指导教师,参与国际金融专业建设,承担教学任务;带领学生前往金融机构,由行业专家开展现场教学,聘请金融机构岗位能手担任兼职教师,金融机构专家进课堂给学生亲自授课、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指导毕业设计、参与国际金融专业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估。学校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定期到金融机构兼职,为金融机构员工和干部开展培训,为金融机构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建设提供服务。安排教师到银行、证券公司等企业开展挂职锻炼并参与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项目开发,使企业从中受益的同时也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学校和金融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建设“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构建了真正意义上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通过几年的校企共建,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国际金融专业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3]校企共建“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充实了学校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力量,又帮助企业提高了其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实现了学校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高技能人才的互通和融合。
(二)校企共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产教融合
一方面,校企双方共同开展课题研究,产教融合。根据金融机构发展和学院专业建设的需求,校企双方确定科研项目,金融机构、学校金融专业师生参与到校企合作项目中来。近年来,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已经与中国人民银行、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广东省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开展“P2P网络借贷大数据风控体系研究”“广东省经济转型中科技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研究”“国际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探索”“国际金融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等多项课题合作研究,在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为经济建设服务,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另一方面,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校企共拟核心专业课课程标准和共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深入推进基于工作过程、基于职业岗位(群)任务引领型课程、能力导向型课程和综合素养类课程改革。国际金融专业教师定期前往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调研,了解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及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等),与行业专家一起根据岗位能力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行课程设计,依托金融行业开发职业标准,实现课程目标与岗位需求的结合,实现核心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目前已经与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证券投资实务》和《个人理财》。校企共编工学结合教材,与金融行业专家一起编写符合职业教育特点、贴近金融行业工作实际、将国家金融职业资格的技能要求融入其中的工学结合教材。
(三)校企共搭技能大赛平台,“以赛促训、赛训结合”开展实践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了企业大量需求的短缺人才,企业越来越高的用人门槛导致学生就业竞争加剧,而职业技能是实现学生顺利就业的必要保证,具备优秀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学生才会受到企业青睐。技能大赛成了很好的桥梁,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与金融机构采用校企共搭技能大赛平台、金融机构冠名并赞助金融技能大赛等方式开展实践教学改革,重新构建实践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工作过程为导向,任务驱动,在金融机构真实的工作情景和任务实施中真正做到“做中教”“做中学”和“做中练”的完美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在实训环节加入职业素质的养成,并对每个任务进行过程考核,提高教学效果。如: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合作举办银行技能大赛;与国元证券合作举办证券模拟交易大赛;与中国银行合作举办投资理财规划大赛;与广州聚天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举办外汇模拟交易大赛。以学生比赛成绩作为相关课程的实训成绩,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以赛促训,赛训结合”,校企合作举办技能大赛能够让学校了解金融行业发展动态,洞察金融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使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企业可以通过技能大赛平台发现和选拔到优秀人才,为企业储备人才的同时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学生成为校企合作举办技能大赛平台的最大获益者:首先,学生在技能大赛平台充分展示自己的技能并因此获得好的就业机会,通过参加技能大赛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竞争协作意识,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新知识的能力。其次,在实际职业技能比赛过程中融入企业文化,学生可提前感受岗位工作的氛围并不断培养和提升个人职业素养。最后,基于实际工作技能和专业的技能大赛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专业性且注重反馈,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在较真实的作业情景中训练自身的实际操作技能。在竞技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不断学习其他选手的长处和优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得到评委的指点,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在今后的学习中改进,可以起到很好的反馈和促进作用,真正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四)校企共建“投资者教育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
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条件之一,是提高学生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保障。校企共建就是彼此分工合作,从各自教育资源的优势出发,在不同的教育教学阶段,或侧重物质条件,或侧重师资队伍,或侧重教学内容,或侧重教学管理,或侧重质量评价等,实现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健全有效的实践教学场所。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与金融机构双方树立以“能力本位、市场需求、职业适应”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观,围绕“理论平台+实操训练+竞赛活动+顶岗实习”的教育模式,开展“投资者教育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共建活动,目前已经与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投资者教育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协议,学校成为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者教育基地,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学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为国际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如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报名与辅导、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现场教学、技能竞赛、专业讲座、就业实习等)提供支持,学校为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帮助。国际金融专业正与更多企业开展“投资者教育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共建活动,通过基地建设模式创新,探索建立以“厂中校”为主要模式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以“校中厂”为主要模式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行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
(五)校企共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
为适应经济转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才的需求,成立广州工程职教集团教学工作委员会和国际金融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推进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改革。在国际金融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结合国际金融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开展深入的调研,通过广泛的收集信息,掌握国际金融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路线(即毕业后不同时间可从事的职位或岗位),建立“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学生、家庭”五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金融行业协会和用人单位参与专业设置的论证、人才培养方案拟定、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技能大赛指导、毕业设计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校企共同探索“过程共管、质量共评”的人才培养质量体系建设。[4]学校建立院系二级评价机制,定期开展行业调查、学生座谈会等,根据金融行业企业对金融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动态及时修订国际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有接受教育的知情权,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每年开展在校生和毕业生调查,对麦可思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国际金融专业学生就业状况和竞争力。根据学生反馈信息对国际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从而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刘勇.长三角地区经济产业升级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15(23).
[2]付晓兰,张永亮,孙宝丽,谢青梅.基于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管理的研究——以“温氏班”为例[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5(12) .
[3]朱惠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职业技术教育[J].2015(8).
[4]王军.高等职业院校开放式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