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一历史有效教学的反思

2017-12-28林振禄

考试周刊 2017年44期
关键词:高一方法指导兴趣

林振禄

摘要:结束了初中生活,学生们又踏上了高中的新旅程。让学生在高一时期就学好历史知识,做好初高中的衔接,能使学生将来的学习路途更加平坦。本文就以高一历史教学为主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历史;高一;教学;兴趣;方法指导;基础

“历史好比一艘船,装载着现代人的记忆驶往未来”。高一是学生高中生活的开始,在这一年中,学生的历史学习状况会直接关系到今后的历史学习兴趣和技能,因此,在高一年级就着手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是为他们的历史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使他们能乘着历史的帆船在知识的海洋上不断探索真理,发现真我。

然而,在平时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历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些许问题,主要为:第一,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差。这其中有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优势教师经常强调成绩的重要性,这就使学生逐渐形成“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心理,当然,在学生的潜意识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思想确实已经在部分学生的心里根深蒂固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成果和学生的考试成绩,就容易忽略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历史技能的培养。第二,传统的教学理念于岁月中牵制着教师的教学行为,逐渐形成思想桎梏。教育延續至今,已经经历了种种变革。然而,近些年的某些教学理念深深影响着一代教师,使他们习惯于自己的教学方式并难以改变。学生们在这种教学的氛围中,思想受到局限,历史学习能力无法得到提升,久而久之,也便觉得历史课索然无味。因此,身为历史教师,有必要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将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自己不断追求的课题,坚定教学目标,不断开拓进取。接下来我将结合个人教学经验,简单谈谈关于高一历史教学的感悟,希望能为同仁提供借鉴和帮助。

一、 培养学生兴趣

想要让学生学好历史,培养兴趣是关键。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都和兴趣相关。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得益。”可见,兴趣与学问是相辅相成的。兴趣是追求真理的催化剂,在兴趣的调动下,我们会更愿意探索事物。如果学生对历史没有兴趣,那么他在学习的时候就会产生抵触心理,感觉学习历史是件很无聊、很难的事,有些被迫成分。因此,在我的历史课堂上,就经常找合适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有些学生对历史一直存在着偏见:他们认为学习历史并没有什么用处。它不像数学、语文那样,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派上用场。并且,学习历史不好就业。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历史更多的是锻炼人们看问题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可以说,它对人的思维的塑造是影响长久的。逐步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历史的重要性,为培养兴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且,我也将现代生活中的事件,比如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俄格战争等,让学生试着从历史角度出发分析这些事件的影响。

二、 灵活历史教学

实际上,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要根据课本内容来选择较为合适的教学方法。历史应该是灵活的,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渐渐将历史的学习模式教条化,使历史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固定的知识体系,学生无法将这些知识灵活筛选、灵活运用。我们教师应该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放飞自己的教学理念,跟随时代的脚步,革新自己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在历史课堂中,我就尝试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职教,并且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在学习《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时候,我整理了几个古代希腊神话,以图片的形式在多媒体上进行播放,随着轻缓的古典音乐,画面一转,就到了古希腊民主政治时期……学生们的注意力一开始就被吸引,然后随着课件的变化很快投入到本课内容中来;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时候,我让学生们在课下搜集了关于记载马克思一生的资料,学生们不禁纷纷感叹马克思传奇的一生……因此,灵活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我们教师应该熟练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三、 进行方法指导

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方法指导,使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时候,很多学生搞不清朝代的顺序,容易产生混淆,于是,我就让学生记住一个顺口溜: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一统,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各朝代的先后顺序显而易见,学生们学习了这个顺口溜,记忆起来就不那么难了。在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时,就让学生记忆“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革命指方向,七月事件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在学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时,则为:一路把酒(1689年)欢歌,共庆君主立宪制确立;在学习《古希腊民主政治》时,民主政治三大机构为:500(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公民大会)陪审(陪审法庭)。相关的学习方法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总之,我们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点拨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快捷有效的学习方法。

四、 夯实基础知识

学生要想学好历史,巩固基础是十分必要的。课本中的历史内容看似是分离的,实际上它们之间都有衔接。学生们只有掌握基础,才能在之后的学习中将这些知识灵活运用。首先,学生应该掌握历史事件的时间、背景、性质等基础线索,然后在这些线索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引申。比如,学生在学习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之后,就可以思考:四国政治制度名称及确立标志、政治制度特点是什么?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共和制的异同是什么?从这些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以法治取代人治、以民主取代专制是近代社会政治的必然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应督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总结、归纳的好习惯,培养学生换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

学习历史是个漫长又短暂的过程,我们想要收获多少,就要付出多少。因此,我们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取得收获,为他们将来的历史学习打造良好的基础,还望同仁共同努力,为学生打造一片美好的历史蓝天。

参考文献:

[1]庞玲.初高中历史学习衔接策略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1.

[2]陈俊涛.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原始资料的运用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2):52-53.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一方法指导兴趣
浅谈高一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高一新疆班物理学习困难成因及教育对策初探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写书面表达
高一物理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及对策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