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预算执行角度的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管理研究

2017-12-28刘敏

商情 2017年43期
关键词:预算执行高校

刘敏

【摘要】文章对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管理意义进行阐述,并分析了目前高校在其预算执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预算执行 高校 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

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是国家用于支持中央高校及其附属中小学校的校舍维修改造、仪器设备购置、基础设施改造、基本建设项目的辅助设施和配套工程等方面的资金。自2006年起国家从教育经费中拿出一部分设立专项;2015年财政部发布《关于改革完善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的通知》,对项目支出体系进行了整合;2017年初财政部和教育部印发《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其管理。

随着国家政策要求的不断变化及加强,高校在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的管理中,特别是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其中专项执行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以提高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一、加强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管理的意义

按照财政部文件规定,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支持范围囊括了房屋修缮、设备资料购置、基础设施改造及建设项目配套工程等四大方面,有着涉及面广,资金额度较大,项目量较多等特点。结合本校来看,改善基本办学条件资金极大程度上帮助高校解决了在“跨越式”发展扩招扩校后硬件上的不足,学校房屋维修、基础设施改造、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得到了较为稳固的资金支持,为学校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基本支出拨款已按定额核拨且渐趋稳定的情况下,争取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对学校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二、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预算执行管理的重要性

(1)是国家财政资金管理的需要。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高校预算经费保障水平不断提高。随之国家相继推行的一系列改革要求高校加强资金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2016年财政部印发了《中央部门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办法》,其中对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结转结余资金做出了明确规定,对存量资金可按规定收回,并按情况进行考核和通报。这势必要求高校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对预算执行中专项执行给予重点关注。

(2)是高校积极争取专项资金的需要。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采用因素法分配,分配因素主要包括存量资金情况、在校生数、预算执行管理、阶段性重大维修建设任务等因素。对高校来说,预算执行的因素为自身可控因素。预算执行管理对高校积极争取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三、目前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管理出现的问题

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具体管理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预算执行均衡性差、年底结转或结余较大的问题较为突出,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内部原因

高校作为项目责任单位,是专项管理工作的主体,在专项全过程管理中用力不均,重视申报金额,囿于时间、人力等原因导致编制文本内容不够细化,可行性研究不充分,给预算执行带来较大隐患;预算执行中,涉及专项执行的部门之间沟通不畅,未能及时发现问题,给解决问题带来麻烦;预算执行完毕后忽视绩效考量和结果运用,不便于进一步优化学校的项目管理。

(二)外部原因

国家对项目管理的要求日趋精细严格,项目绩效管理要求逐步加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政策以及进口设备购置要求等等,对项目执行过程进行了严格要求,必须按照政策、规范执行流程、严格资金支出。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因项目招投标流标、进口设备采购审批环节等因素导致项目未能按照计划执行的情况。

四、高校改善基本辦学条件专项执行管理的解决办法

围绕执行问题,在总结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觉得要做好项目执行,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学校领导层面高度重视,强化预算执行意识

高校需认真贯彻落实有关要求,各级领导层层负责,专题研究预算执行推进工作,并通过培训、学习、交流等途径,强化专项工作中全员的预算执行意识。主要从如何将预算执行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如何让专项取得良好效益,如何将“事”与“钱”结合等方面。

(二)健全管理机制,推动预算执行工作

常言道“制度管人、制度管事”,高校要高度重视管理机制建设工作,将其作为推动专项预算执行工作的治本之策。

(1)健全预算执行管理机构。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的执行工作是预算执行中的重点和难点。为加强专项执行力度,按照“统一领导、协同管理”原则,高校应建立项目责任部门、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采购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工作组,由学校领导统筹领导,协调解决专项管理中的问题,高效推进专项的执行进度。

(2)理顺管理关系,流程化作业。厘清专项的预算执行责任,分工明确,预算申报、项目清单的拟定、项目清单的审定、招标和资金支付等各个环节的职责明确,边界清晰,清晰的、流程化的管理机制能进一步促进预算执行工作。在此过程中,可借助信息化手段,将项目的执行所停留的每个部门及进度得到清晰反映。

(3)建立预算执行定期通报制度,对照落实定期督查。每年年初,各专项单位将所有工作程序列出明细清单,主要包括工作目的、工作内容、经费预算、完成时间、绩效目标等明细清单,报送学校办公室。同时,各单位还须定期将专项的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报送学校办公室,学校办公室汇总整理后通报并督办。高校专项执行单位按照专项的预算执行计划对照落实,并对上月的预算执行进度、执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对照分析。对预算执行较慢的事项和项目,进行深入剖析,查找原因,拿出具体执行方案尽快有效落实。

(三)科学论证,项目申报落小落实,易于操作

对所论证的项目,高校项目责任单位应协同管理职能单位一起,提出项目实施工作内容、经费预算、执行进度、达到的预期效果、设备型号、数量、功能描述、预期使用用途、资金支付计划等明细清单,论证好方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预算执行打下良好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算执行高校
探讨基于EVA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基于财务管理视角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新思路
试论加强和完善企业预算管理问题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