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

2017-12-28薛鹏飞胡曼霖陈阳春

商情 2017年43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人才培养一带一路

薛鹏飞 胡曼霖 陈阳春

【摘要】“一带一路”背景下,作为高校重要人才培养目标——导向型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建立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相关的培养方法,以达到满足目前社会对于实用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一带一路 导向型 人才培养

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有利于解决我国过剩产能的市场资源获取、战略纵深的开拓和国家资源能源安全强化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契合了沿线丝路各国共迎挑战、共享机遇、共克时艰、共谋发展的美好愿景。目前,“一带一路”战略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共鸣,有利于沿线各国同心协力、互联互通、互利共赢,从而实现共同发展。而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始终离不开中国与沿线各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和协同创新。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社会上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倾向于实用型。同时,伴随着“一带一路”实施步伐的不断加快,各企业间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目前,企业所需要人才是高素质实用型人才。作为人才摇篮的各大高校应该从社会的实际需求出发进行就业导向型人才的培养,这也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一、现状

各高校要审世度时,充分了解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同时要了解培养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现状,要积极想办法解决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时存在的不足,以改正。在“一带一路”路的经济背景下,用最短的时间建立本校的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完善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近期,因为各高校都不同程度的扩招,致使高校学生整体结构失衡,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很大就业压力。由于我国目前教育体制的原因,有一些高校培养出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趋于同质化,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技能没有得到提升,不能满足社会对于就业导向型人才需要。同时,各高校教学内容严重书本化,教师只是在照本宣科的讲,培养出的学生缺少创新思维。高校教育管理者没有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进行详细的分析,缺乏应有的专业能力培养目标。

二、办法

(一)建立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来说,最为关键的是建立导向型人才培养目标。由于“一带一路”战略步伐的加快,我国对于各种实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目前,对于商务英语、国际贸易、法律专业性较强的人才需求量较大。而这些人才也都是我国“一带一路”背景下急需的就业导向型人才。我国各个高校人培养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如果要建立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就要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相符,并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目标相结合,按照当地经济建设的需求培养相应的就业导向型优秀人才。按照这样的培养目标培养出的人才在毕业后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并能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当今的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只停留在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方面,更加需要具备多个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建立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具备国际化、多元化知识的人才,是当前社会的所需人才。在“一带一路”的经济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更要与时代接轨。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把商务英语的专业课学好,还应该掌握商务礼仪、心理学、国际贸易学等多门学科,并且要视野开阔、具备聪明的头脑和较高的情商,只有这样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此外,针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而言,高校学生还要对于我国的国情和国家发展战略以及就业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要建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例如,可以在高校非英语专业的选修课中,设置国际礼仪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等相关的实用型专业,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高校要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结合各专业的职业规划和专业的研究方向,增设与本专业相关的必要科目,并要注意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例如可以在高校非英语专业的选修课中,设置国际礼仪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等相关的实用型专业,提高大学生就业的综合能力。

(三)设置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内容

高校要根据当地对于人才的实际要求来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以英语专业为例,专业教师可以增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小语种课程的选修课,并延长英语实践课的时间,使大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得到提升。同时高校也可以增设与“一带一路”战略有关的相应课程,配合当下经济形式,使高校人才的培养与实际的经济建设紧密结合。

(四)学科交叉培养综合创新型人才

知识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经验总结,是人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一个人创新思维能力的强弱,创造想象力是否丰富,都与其知识和经验有关。没有知识,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往往是在不同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交叉渗透中产生的,广博而系统深入的知识是产生创造性灵感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知识狭窄的人能够多大的创新能力。虽说一般人才也应具有广博的知识,但于创新人才而言,应具备更为宽厚的知识基础。

从事科学研究要有跨学科意识,注重跨学科研究,这是从一般意义上说的,不涉及科研体制、跨学科研究的重大项目及其组织管理等问题,在当代,一门学科要求得发展,往往要突破本学科的狭隘界限,向其他学科伸展,在各门学科的交叉口,特别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缘结合部和交叉点上,正是科学工作者可望取得重大成就的领域,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要求科学工作者变封闭型研究為开放型研究,开阔学术视野,善于吸收其他学科乃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大科学的优秀成果,具有跨学科研究的能力。

三、结语

各高校在对就业导向型人才进行培养时,要明确本地区和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并且要掌握高校当前对于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和现状,要正视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在“一带一路”路的经济背景下,要尽快建立本校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并将人才培养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完善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

猜你喜欢

大学生就业人才培养一带一路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