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自主学习能力差的成因与促进对策
2017-12-28罗麦娟��
罗麦娟��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中职生自主学习能力差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促进对策。旨在引起社会特别是家长的关注,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职生;自主学习能力;成因;对策
一、 中职生自主学习能力差的成因
1. 家庭原因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孩子身上反映出来的问题,往往与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
幼儿阶段,孩子模仿性、可塑性最强,独立意识萌芽,争着自己吃饭、穿衣、洗漱,可因动作不协调,父母怕麻烦,图省事,凡事大包大揽,渐渐养成孩子生活上的依赖性,错过孩子独立意识的最初培养阶段。
小学阶段,是孩子性格与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发现问题,不是引导孩子认真思考,寻求解决方案,而是直接指出错误所在,告诉他正确的做题方法,久而久之,孩子在学习上产生了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生活方面,父母凭借经验,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孩子若不顺从,家长就开始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批评指责,用命令的口吻施加压力,对孩子做的事情缺乏认同感,久而久之,孩子对自己的做事能力产生怀疑,认定自己就是“坏孩子”、“笨孩子”,从而自卑、自我否定、敌对他人,做事无自信,不持久。
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关键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易叛逆。而这时大多的父母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智轻德,过分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却无力纠正孩子的行为偏差,只知道一味的唠叨: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重点高中,上不了重点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学,将来找不到好工作。孩子考试失利,父母不是心平气和地根据孩子的学习能力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总结经验,而是打骂、惩罚,久而久之,孩子便产生了学习恐惧心理,学习兴趣荡然无存,逆反心理陡然上升。
2. 学校原因
(1) 班级规模
教育部对小学、初中班级人数有明确规定:小学班额不超过40人,中学班额不超过45人,但因客观原因,现在条件较好的小学、中学每班人数均在60人以上,这种超标准的大班级,给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受课时、课堂教学任务、老师精力影响,老师无法对每个学生进行均等教育,无法与每个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纽带,致使部分学生被冷落,无归属感。因学习平平带来的自卑感,使这些学生失去很多参与课内外学习活动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学习态度消极,学习行为懒散,个性发展不良。
(2) 毕业安置
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学生毕业后想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使自己所学专业在工作中得到发挥和发展,日后成为真正的技能型人才,实现自我价值。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学校能对口安置的学生只占少数,大多数学生被安置在劳动密集型的电子企业,成为流水线上的一名操作工,这些企业和岗位准入门槛低,对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没有要求。只要肯吃苦,学与不学照样找工作,学多学少同样有人要,通过毕业生的口口相传,对在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产生消极影响,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
3. 学生自身原因
调查数据显示,升入中职的学生有90.05%是初中毕业生,他们的入学成绩大多在300分左右甚至更低,这些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的最佳阶段,因缺乏正确的引导与教育,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应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展开学习,识别能力差,他们只习惯于记住上课所學的知识内容,不具备深究所学知识的意义,不会进行知识迁移、制定学习计划,无反思习惯,缺乏纠错能力,因而变成了初中学习阶段的“学困生”,应试教育的弃儿,他们在学习上缺乏成功的体验,一次次的考试失利、家长指责、沮丧、自卑的情绪体验导致他们产生严重的自我否定,自信心丧失,他们把学习失败归因于智商低、能力差。他们学习热情不高、对学习灰心甚至害怕的心态在初中阶段已渐渐固化,这些消极因素给中职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 促进中职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职生自主学习能力差不是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好的教学方法就能改变的。培养中职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学生间的通力配合。
1. 家庭方面
美国教养专家约翰·罗斯蒙在《如何诱导孩子做功课》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平常在日常生活上不能自主的孩子,在功课上也会有同样情形。他们不是想要失败,而是根本不知道如何才能成功。”因此,从孩子有独立意识开始,家长就要从生活中培养孩子自我负责的意识与习惯。其次,家长应多读有关育子书籍,学习相关心理知识,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与孩子一起成长。当孩子在学习、生活上遇到瓶颈时,有能力帮助孩子一起突破。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孩子自主学习,勤奋做事。
2. 学校方面
中职学校班级人数一般在30人左右,有的专业班级人数更少,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对每个学生进行均等教育,与每个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纽带,不用分数区分学生的优与差,使他们尽快走出分数的阴影,重拾自信与归属感。帮助学生分析习得无力的内因和外因,寻找应对措施,制定学习计划,改进学习方法,通过降低知识难度、改变评价模式、强化成功体验,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富有成效的自我效能感,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成败进行积极归因,让学生体会学习是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渐进过程,无捷径可走。
3. 学生自身方面
学生要有自我培养意识。自我培养意识的形成能很好地促进中职生的自主学习,是中职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学生自我培养意识不是一次两次的训练就能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持久长期的过程。首先,在学习上,学生应尽量克服对老师的依赖心理,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其次,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培养自己对时间的把控能力、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第三,端正学习态度,学会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老师组织的一切教学活动中来,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搜集、处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大胆发表自己见解,不懂就问,积极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中学教育学.西北大学出版社.
[2]中学教育心理学.西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