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传承与发展探析

2017-12-28朱轶琳

艺海 2017年11期
关键词:广西壮族传承与发展

朱轶琳

〔摘 要〕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的种类繁多,并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本文分析了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的现状以及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的研究价值,同时也对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广西壮族 多声部民歌 传承与发展

广西壮族音乐文化形式多样且丰富多彩,尤其是祖祖辈辈在劳动中和生活中传承下来的少数民族音乐,已经在我们宝贵的民族音乐资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多声部民歌是在和谐生活中人类进化的成果,体现了人类集体生产劳动的精神。可是随着时代变迁,少数民族的生产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多声部民歌已经处在比较危险的处境,因此壮族民歌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是当下我们不可忽视的责任。

一、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的现状

(一)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的发展史

广西大约有一百多种不同歌腔的壮族多声部民歌,流传比较广泛的是柳州、河池、南宁等地。民歌的演唱方法也有很多,一般分为重唱、领唱、合唱这些方法,这些唱法将民歌展现得别具一格。1980 年,范西姆作为广西壮族民族的音乐家第一次发现了民歌“三顿欢”。从此多声部民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完全推翻了外国音乐界关于“中国无多声部民歌”的说法。多声部民歌在上林地区流行,属于支声异口同声性质,旋律悠扬的音乐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很受广大青年的喜爱。壮族人能歌善舞,从古至今他们就用民歌来展现自己的情感,来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歌圩”就集中体现了这一传统。

(二)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特点

壮族多声部民歌品种多样,节奏独特,旋律丰富优美,语言生动,风格浓郁,具有浓郁的地方艺术特色。不管是在民歌的形象塑造上,还是在感情的表达方式上,其音乐形式、声乐方法和演唱手段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这种独特的演唱风格,充分体现了壮族地区民间的传统特色。特别是壮族多声部民歌有着让人自豪的高思想性和艺术性,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也显得比较成熟和完整。它是壮族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的精神支柱,是他们精神思想和艺术创作的成果。无论是在种地下山的农村,还是上山砍柴的山区,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逢年过节,广西壮族的青年男女们都用山歌来表达情感,特别是男女之间的爱意都用山歌来表达,甚至在一些地方,家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时也以歌代言。

二、壮族多声部民歌的研究价值

(一)对壮族多声部民歌的多元性研究

1.多元化的研究视角。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有从文化史、民俗节日、祭祀歌、民歌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当然还有一些是暂时无法分类的。这些文章涉及到音乐本体论、演唱风格、音乐演唱方式等多方面。

2.现代性研究对象。随着人们对南宁国际民歌节的熟悉与了解,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民歌,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田野,开始关注舞台。

3.区域综合性研究。在广西壮族民歌的庞大体系中,前人虽做了大量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广西地形复杂,调查肯定会出现遗漏的现象,当前有更多的学者不畏艰难来到边远地区采集,弥补现有资料的缺失。

(二)壮族多声部民歌的功能性价值

1.壮族的多声部民歌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我们培养更多的歌唱人才。壮族歌曲也得到了传播。

2.民歌有助于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原生态民歌无法成为主流,但培育出它们的土壤依然存在,况且当代人心中对民歌有着强烈的热情,他们渴望回归传统。壮族民歌起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上,壮族的多声部民歌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

3.使社会和经济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多声部民歌是在传统的壮族民歌基础上創造出来的,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这种新型的多声部民歌对于广西的旅游经济发展起到了进一步的促进作用。

三、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的传承发展

可以说,壮族民歌不仅是一种艺术形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我们必须对它充分保护,并让它长久生存下去,使它能够走进现代人的生活,走进国家乃至整个世界。但长期以来,壮族多声部民歌的传承只是口头上的,有着极强的地域性,交流也不是很频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壮族民歌生存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继承和传承的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壮族民族的原生民歌正在消失,主要体现在歌手的急剧下降和观众的大量外流。因此,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宝贵的音乐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一)对民族文化进行收集与保存

应善于采集并保存最原版的多声部民歌,加大对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拯救的力度,积极做好保护工作,夯实壮族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基础。效率较高的一种途径就是采风,可以通过去广西地区亲身体会并深入了解壮族多声部民歌的发展历史与习俗传统,收集并记录出它的民俗特点,最好是刻录成影像资料等。同时在进行删选时,最好保持原有歌曲的风格特点,进而留住属于民族特有的精华。

(二)将民族文化的传承融入生活中

广西壮族景色如画,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壮族民歌就在这片土地上幸存下来了。壮族多声部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可以与旅游资源的开发相结合,这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一条捷径,通过旅游将民歌与风景相结合,形成风景-民俗-民歌为一体的旅游体验。在旅游的过程中可以和游客进行互动,让游客们学习壮族民歌,加大外界对壮族多声部民歌的认知度。此外,还可以使壮族人民体验到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又可以使人们始终保持对多声部民歌的高度热爱。这是最有效的传承方式。

(三)举办各种形式的民俗及文艺活动

积极提倡群众组织一些集体的民间歌舞活动,或由官方承办一些民歌表演活动,宣传和发扬广西壮族的多声部民歌。尽管南宁在国际民歌艺术节上宣传了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但这些还不够,我们还可以积极举办“三月三”歌圩,开展多种多样的节日文化,尤其是在高校的大学生艺术节或歌唱类比赛中多添加一些多声部民歌的比赛项目,使全国广大的群众都可以体验到广西壮族多部民歌的魅力,这样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

(四)开展高校民族音乐的教育培训

广西高校应加强学生们对壮族历史的学习,特别是对壮族民歌的教学以及更多相关问题的探索,同时提高教学水平,让民间音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有计划地将民间音乐进行收集、整理和改编,真正将民族文化应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民谣歌手,让民族文化遗产在教学创新中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为民歌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结?语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壮族多声部民歌也要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将一些新的思想和元素加入到壮族多声部民歌的创作中,结合当代的时尚元素,与壮族民歌的精华融合在一起,就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广西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的展现,也是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承载。

参考文献:

[1]高尚学. 广西民歌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开发策略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06):118-123.

[2]王华琦. 关于广西地区少数民族合唱音乐传承的几点思考[J]. 音乐时空,2015,(02):87-88.

[3]覃月葵. 广西壮族民歌研究综述——20世纪80年代至2013年[J]. 大众文艺,2014,(17):42-43.

[4]刘玲玲. “非遗”保护理念与广西民歌传承保护[J]. 歌海,2014,(02):52-56.

[项目名称:《新时代背景下广西壮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7KY1321,立项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猜你喜欢

广西壮族传承与发展
浅谈广西壮族三月三歌圩的审美教育内容和意义
广西壮族民歌修辞手法探析
广西壮族与越南岱、侬族三月三扫墓节习俗比较研究
浅淡德宏瑞丽傣族传统舞蹈迦楼罗舞的传承与发展
钢琴音诗化的广西壮族民歌音乐浅析
浅谈贵州地区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杜尔伯特蒙古族短调民歌探微
广西壮族文化元素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