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蜂针经穴散刺法与直刺法对类风湿关节炎ESR与RF的影响

2017-12-28廖雪段晓荣王祖红李彩莲李丽李艳包雄英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12期
关键词:蜂针蜂毒经穴

廖雪,段晓荣,王祖红,李彩莲,李丽,李艳,包雄英



蜂针经穴散刺法与直刺法对类风湿关节炎ESR与RF的影响

廖雪1,段晓荣1,王祖红2,李彩莲1,李丽1,李艳1,包雄英1

(1.云南中医学院,昆明 650500;2.云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昆明 650500)

观察蜂针经穴散刺法与直刺法对类风湿关节炎ESR与RF的影响。将7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蜂针经穴散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蜂针经穴直刺法治疗,均每星期治疗3次,1星期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星期及治疗2星期ESR与RF的变化。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ESR与RF均有显著变化(<0.05),两组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ESR与RF的影响相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蜂针经穴散刺法与直刺法均能改善类风湿关节炎ESR与RF,且蜂针经穴散刺法患者易于接受。

蜂针;穴位疗法;散刺法;直刺法;关节炎,类风湿;ESR;RF

类风湿关节炎[1-3]是以慢性关节炎症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手足小关节,多呈对称性发作,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病变呈持续性、反复发作过程[4-6]。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病率在0.32%~0.36%[7]。蜂针操作手法较多,且操作手法欠规范,现代研究表明[8-10],蜂针能有效降低类风湿关节炎的血沉(ESR)和类风湿因子(RF),但是不同的蜂针刺法对类风湿关节炎ESR与RF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观察蜂针经穴散刺法与直刺法对类风湿关节炎ESR与RF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自昆明市中医医院针灸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7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蜂针经穴散刺法)和对照组(采用蜂针经穴直刺法),每组36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ESR、R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组间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根据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RA)公布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11],符合以下7项中4项或以上者。①晨僵持续1 h以上(≥6星期);②关节肿胀有3处以上(≥6星期);③PIP(近位指节间关节)、MCP(指关节)、手关节肿胀(≥6星期);④关节呈对称性的肿胀;⑤出现皮下结节;⑥检查类风湿因子呈阳性;⑦手X线出现典型类风湿关节炎样改变,其中包括骨质疏松明显、骨侵蚀。

分期标准采用Steinbrocker的疾病分期标准,按病情分为4期。

第1期:①X线摄片无骨质损坏;②X线检查可有骨质疏松现象。

第2期:①X线显示伴有轻度软骨下骨质损坏的某种骨质疏松现象,可有轻度的软骨损坏;②虽有关节运动受限,但无关节畸形;③关节周围的肌肉萎缩;④可有结节及腱鞘炎等一类的关节外软组织病变。

第3期:①X线显示骨质疏松外,还有软骨以及骨质的损坏;②半脱位、尺侧偏位或过度伸直等,但未伴发纤维化或骨性强直;③高度肌萎缩;④可有如结节以及腱鞘炎等一类的关节外软组织病变。

第4期:①纤维化或骨性强直;②此外,还需具有第3期全部变化。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及分期标准,病情分期在第1期和第2期的患者且ESR>20 mm/h、RF>30 mg/L;②年龄18~65周岁;③与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①过敏体质者;②患者有其他类型的风湿类疾病;③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④久病体虚、痴呆、严重神经官能症、重度骨质疏松、妊娠者;⑤同时配合其他治疗者,或本观察开始前3星期之内接受其他疗法者;⑥根据研究者判断,认为不宜入选者。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局部阿是穴,配合辨证取穴。寒痹,关节剧痛,加肾俞、腰阳关;热痹,关节红肿疼痛,加曲池、大椎;行痹,关节游走性疼痛,加膈俞、血海;湿痹,关节酸胀疼痛,加足三里、阴陵泉。

2.2 试验材料

蜜蜂(中华蜜蜂),由昆明市中医医院提供。

2.3 操作方法

2.3.1 拔针法

医师左手用敷料镊轻轻捏住蜜蜂的腰部,蜜蜂受到攻击时就会将螫刺伸出,然后右手持游丝镊子,趁螫刺伸出时将活蜂螫器官拔出。

拔出的活蜂螫器官,用游丝镊夹持螫刺上1/3和下2/3交界处,太偏上会影响贮液囊收缩和蜂针液排出,太偏下因螫刺较细易被夹伤,用劲稍小又易失落。

2.3.2 蜂针过敏试验

医师先在患者前臂下端内侧皮肤处作常规消毒,然后用拔针法,将刚从活蜂体中拔出的螫刺在患者前臂下端内侧皮肤处,刺入皮肤1.5 mm,随即拔出。20 min后观察,如仅在前臂部出现红肿疼痛反应,24 h后再观察有无广泛的局部剧烈红肿、奇痒等反应,及皮肤水肿、皮疹、支气管痉挛、恶心、呕吐、腹痛、心悸、乏力、发热等全身反应,如无此类反应,即可进行蜂针经穴治疗。

2.3.3 观察组

采用蜂针经穴散刺法。先行蜂针过敏试验,皮试阴性者,再行蜂针经穴散刺法。患者取适当体位,1%安尔碘皮肤消毒液对取穴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医师用拔针法,将刚从活蜂体中拔出的螫刺在选定的穴位附近针不离镊,垂直点刺,点刺3次后,将螫刺刺入选定的穴位,留针5 min,再将螫刺拔出。

2.3.4 对照组

采用蜂针经穴直刺法。先行蜂针过敏试验,皮试阴性者,再行蜂针经穴直刺法。患者取适当体位,1%安尔碘皮肤消毒液对取穴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医师右手用敷料镊轻轻捏住蜜蜂的腰部,将其尾部对准穴位,让螫刺自然螫入穴位,留针5 min,再将螫刺拔出。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星期及治疗2星期记录患者血清ESR与RF值。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两者间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时,组间采用独立样本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校正’,不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秩和检验;组内采用配对样本检验。非等级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以<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治疗前后ESR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SR均降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E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对血清ESR的影响相当。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ESR比较 (±s,mm/h)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5

3.3.2 两者治疗前后RF比较

两组治疗后血清RF均降低,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E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对血清RF的影响相当。详见表3。

表3 两者治疗前后RF比较 (±s,mg/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5

4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反复、致残率高,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多因人体正气虚弱,复感风寒湿邪,而致邪毒蕴结,痹阻经络[12-14]。类风湿关节炎病因和发病机制未明,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15]。

蜂针经穴疗法是通过蜂毒与蜂螫对经络腧穴的刺激达到治病效应[16-18],以蜜蜂螫刺为针,具有针刺疗法的功效,蜂针刺激经络穴位,既激发了经络,促进卫气,又布散了营气的运行;在针刺同时,将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等作用的蜂毒注入体内,又发挥了蜂毒的药物作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9-21]。有关研究显示[22],蜂针可以起到刺激患者经络的作用,用以疏通经络、调气和血;蜂针注入机体内的蜂毒液,其中含有多种酶类、脂类、多肽类等物质[23-25],可以作用于人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从而起到调节免疫、改善微循环和抗炎、止痛、抗风湿等作用,蜂针刺入机体后,可以使局部充血红肿、皮温升高,起到类似温灸的效应,从而起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且疗效显著。

本研究通过观察蜂针经穴散刺法与直刺法对类风湿关节炎ESR与RF的影响,以局部取阿是穴为主,配合辨证取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结果显示蜂针经穴散刺法与直刺法均能改善类风湿关节炎ESR与RF,且蜂针经散刺法与直刺法影响相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蜂针经穴散刺法与直刺法均能改善类风湿关节炎ESR与RF,且蜂针经穴散刺法由于留针时间较长,注入的蜂毒量也较多,患者更易于接受,值得临床应用。但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样本纳入偏少,研究周期短等,下一步仍需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

[1] He Y, Wong AY, Chan EW,.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ofacitinib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2013,14:298.

[2] 王伟钢.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药治疗概况[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19):74-77.

[3] 磨红,马宗伯,吴成龙,等.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研究进展[J].内科,2017,12(3):334-337.

[4] 石锋.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治[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1):11,13.

[5] 刘子玄,孙铀.糖皮质激素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进展[J].医学综述,2016,22(16):3183-3186.

[6] 武瑜,王雪梅,张国建,等.生物制剂靶向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5,21(9): 1540-1543.

[7]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848.

[8] 陈世云,李万瑶.蜂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因子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6):1437-1438.

[9] 黄胜光,李万瑶,李万山,等.国外研究蜂毒抗炎抗痛作用的情况简介[J].中国蜂业,2009,60(4):38-39.

[10] 庹航行,孙晋民,陈相.蜂毒及其主要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0):1190-1192.

[11]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J].现代实用医学,2004,16(3):184-188.

[12] 李长云.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现状与进展[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2):62-64.

[13] 牛晓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2,(2):109-112.

[14] 李建武,曾超.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概况[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6):63-65.

[15] 陈莹,杨路,冼培凤,等.三种蜂针剂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随机对照研究[J].时针国医国药,2015,26(6): 1400-1401.

[16] 周熙,田丰玮,毛翔,等.蜂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6):1050-1052.

[17] 韩励兵,王苏娜,段晓荣,等.近年来蜂针临床运用及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3):70-72.

[18] 韩诗筠,李索咪,诸佳燕,等.蜂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7, 41(3):62-65.

[19] 黄胜光,陈辉,周汝云,等.蜂针疗法对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2,18(9):16-18.

[20] 卜海龙,罗迪.蜂毒治疗四类常见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外医疗,2009,(6):167-168.

[21] 李显,顾敏琪.蜂毒与蜂针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正骨,2016,28(2):69-72.

[22] 马辉,袁敏哲,姚卓.蜂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6):1063-1064.

[23] 贾杰.精制蜂毒注射液治疗关节炎76例[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3,(5):35-36.

[24] 王德群,王政.蜂毒提取液刮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6, 29(4):245-246,248.

[25] 严序柄,王令嘉.蜂毒注射液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86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6):370.

Effects of Separate and Direct Bee Sting Punctures at Acupoints on ESR and RF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1,1,2,1,1,1,1.

1.Y650500,; 2.650500,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eparate and direct bee sting punctures at acupoints on ESR and RF in rheumatoid arthritis.Seventy-two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were randomized to observation and control groups, 36 cases each.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separate bee sting puncture at acupoi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 direct bee sting puncture at acupoints. In both groups, treatment was given once every other day, three times a week, one week as a course, for two courses. ESR and RF were measured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and at one and two weeks after.ESR and RF changed significantly in both groups after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before (<0.05). The effects of the two treatments on rheumatoid arthritis-related ESR and RF were equal 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0.05).Both separate and direct bee sting punctures at acupoints can reduce ESR and RF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Separate bee sting puncture at acupoints is easy for the patients to accept.

Bee sting; Acupoint therapy; Separate puncture; Direct puncture; Arthritis, rheumatoid; ESR; RF

1005-0957(2017)12-1459-04

R246.2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7.12.1459

2017-05-20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7YJS122)

廖雪(1991—),女,2015级硕士生,Email:784398960@qq.com

段晓荣(1970—),女,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Email:KMDXR@163.com

猜你喜欢

蜂针蜂毒经穴
综述蜂毒的应用
蜂针疗法
蜂毒的美容作用及其安全性
蜂毒注射过敏的应对措施
青藤外敷散模型家兔膝关节经穴、非经穴部位皮肤渗透性比较
相关经穴与非经非穴、非相关经穴的机体反映和效应差异
针刺任脉经穴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效果探讨
蜂针配合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验案一则
古代文献中各类病证的常用经穴探讨*
蜂针疗法安全性研究的思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