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弹性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7-12-28王继红
王继红
(平顶山学院医学院护理系,河南 平顶山 467000)
高等院校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弹性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继红
(平顶山学院医学院护理系,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弹性状况及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法抽取河南省不同高校医学类专业男生240名(护理专业和非护理专业各120名),使用心理弹性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应对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弹性得分较低,三个维度每题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自强性、坚韧性、乐观性;护理专业与非护理专业在自强性(t=3.430,P=0.001)、乐观性(t=2.590,P=0.010)、坚韧性(t=2.079,P=0.039)及心理弹性总分(t=2.923,P=0.004)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学历男护生在自强性(t=-2.057,P=0.042)、乐观性(t=-3.176,P=0.002)及心理弹性总分(t=-2.094,P=0.039)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护生客观支持与自强性、乐观性、坚韧性、心理弹性总分均呈正相关(r=0.189~0.263,P<0.05);主观支持与自强性呈正相关(r=0.189,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自强性、乐观性、坚韧性、心理弹性总分均呈负相关(r=-0.332~0.206,P<0.05)。结论男护生心理弹性状况较差,且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性。
男护生; 心理弹性;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护理
心理弹性指个体面对丧失、困难或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良好适应,是个体进行自我保护的重要能力[1]。随着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临床中男护士越来越多,男护士因其自身特点,日益受到重视。但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男护士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在学校里,由于护理专业女生居多,男护生应对能力与适应能力明显不足。男护生作为未来护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处于易出现心理问题的青少年时期,心理健康应引起足够重视。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其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护生面对应激时的应对和恢复状况。目前有关护生心理弹性的研究[2]显示其水平并不理想,而针对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弹性的研究更少。本研究通过大范围的现况调查,了解目前护理专业男生的心理弹性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促进其心理健康,进而为我国的护理队伍培养更优秀的人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河南省内各高校医学类专业在校男生240名(其中护理专业和非护理专业各120名);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护理专业男生120份,非护理专业12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235份,有效回收率97.92%;其中护理类116份(本科68份,大专48份),非护理类119份。
1.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问卷主要包括:(1)一般情况调查表,由调查者自行设计,包括专业、学历、年龄等。(2)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该量表[3]共25个项目,3个维度,采用5级评分法。由肖楠等[4]人在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的基础上修订,Cronbach’sα系数为0.91。(3)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该量表[5]包括10个项目3个维度,总分为各条目得分之和,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9。(4)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6],该问卷共20个项目,分为2个维度,按照“没有、偶尔、有时、经常”4个等级对应评分为0、1、2、3分。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0。
1.3质量控制 参阅相关文献,根据研究目的,建立初始调查表。选取一定数量学生进行预调查,评估问卷使用情况并形成最终的问卷。正式调查前,对参与调查的人员进行培训,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在调查时,采用匿名填写方式以保证所获数据的科学性与真实性,发现漏项、错填,及时提醒。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和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弹性水平采用描述性分析;护理专业男生与非护理专业男生的心理弹性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学历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弹性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男护生心理弹性得分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采用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n=240)
续表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n=240)
2.2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弹性测评结果 见表2。
表2 高等院校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弹性状况 分
2.3护理专业男生与非护理专业男生的心理弹性状况比较 二者心理弹性总分为(34.33±16.12)vs(40.27±15.02)分,t=2.923,P=0.004。见表3。
表3 护理专业男生与非护理专业男生的心理弹性状况比较 分
2.4不同学历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弹性状况的差异 本科男护生和大专男护生的心理弹性总分为(36.42±12.03)vs(31.73±11.67)分,t=-2.094,P=0.039。见表4。
表4 不同学历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弹性状况的比较 分
2.5男护生心理弹性得分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见表5。
表5 男护生SCL-90得分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注:*P<0.05。
3 讨论
3.1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弹性状况 此次心理弹性状况调查的结果显示: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弹性水平较低,三个维度每题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自强性、坚韧性、乐观性;与非护理专业男生相比,护理专业男生在自强性、乐观性、坚韧性及心理弹性总分方面均较低。分析原因可能为:(1)受到传统观念和社会地位的影响,人们常认为护士的社会地位及收入不及医生,这使得选择护理专业的男性承受了更大的心理压力,削弱了男护生的心理弹性。(2)护理专业中男女比例相差较大,男生较少,在护理专业的群体中常常处于被忽略的地位;同时对于大多数护理专业的男生而言,护理并非其第一志愿,对护理专业认识不充分,职业规划不明朗,职业认同感较低;而心理弹性水平又与职业认同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7],职业认同感较低或许是造成男护生心理弹性较低的原因之一。
3.2不同学历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弹性状况具有差异 本科学历男护生与大专学历男护生在自强性、乐观性、心理弹性总分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本科男护生得分高于大专男护生。这与颜琬华等[8]的研究结果相类似。分析原因可能为:(1)与本科生相比,大专学生心理年龄偏小,其自强性较弱。(2)大专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短,相比本科和专升本的同学将更早地进入临床,学习压力较大;就业方面,与本科学生相比,大专学生就业竞争更为激烈,待遇较低,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9],形势不容乐观。
3.3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专业男生的心理弹性水平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密切相关。客观支持与自强性、乐观性、坚韧性、心理弹性总分均呈正相关(P<0.05);主观支持与自强性呈正相关(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自强性、乐观性、坚韧性、心理弹性总分均呈负相关(P<0.05)。相关研究[10]显示:社会支持是心理应激的主要中介因素,与心理弹性成正相关。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对男生从事护理专业的认可度并不高,护理专业男生社会支持较低。而有效的应对资源能为个体提供安全感和用于应对压力的条件[11],消极的应对方式则不利于心理健康。由于男性与女性在处理问题方式上的差异,在以女生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护理专业中,男生在遇到问题时多采用消极应对,从而影响其心理弹性水平。
综上所述,虽然护理专业男生越来越多,但其心理弹性水平依然不容乐观。院校应根据男生的具体特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处理应激的相关课程,加大对男性从事护理专业的宣传力度;利用男性体力上的优势和易对机器感兴趣的特点,积极为护理专业的男生进行职业规划的引导,如进入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急诊等较适合男生从事的科室,或成为血液净化师、呼吸机治疗师等与机器相关的专科护士;在护理专业男生面对困难挫折及逆境的时候,需要更多地引导他们以积极观念和态度面对外界要求,增强其自信心和责任心,缓解男护生的心理压力,提高男护生的心理弹性水平,为日后适应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1] Herrman H,Stewart D E,Diaz Granados N,et al.What is resilience?[J].Can J Psychiatry,2011,56(5):258-265.
[2] 杨燕,颜琬华,李翠香.高等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弹性现状及影晌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5):65-68.
[3] Connor K M,Davidson J R T.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J].Depression and Anxiety,2003,18(2):76-82.
[4] Nan X,Zhang J X.Factor analysis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Connor- Davids on resilience scale in Chinese people[J].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07,35(1):19-30.
[5] 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2010:13-19.
[6] 解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2):114-115.
[7] Cunningham C A,Weber B A,Roberts B L,et al.The role of resilience and social support in predicting post deployment adjustment in otherwise healthy Navy personnel[J].Mil Med,2014,179(9):979-985.
[8] 颜琬华,唐永云,赵晓敏.高等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8):3719-3722.
[9] 魏丽.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5(5):23-25.
[10] 毛平,罗爱静,杨金福,等.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的压力和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0(3):303-310.
[11] Kleehammer K,Hart A L,Keck J F.Nursing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anxiety-producing situations in the clinical setting[J].Journal Nursing of Education,2009,29(5):183-187.
Male nursing student;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Social support; Coping style; Nursing
R471
B
10.16821/j.cnki.hsjx.2017.24.013
王继红(1975-),女,河南西华,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临床护理
2017-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