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清六字“真言”,轻松解决“困扰”
——高考语文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选项设置技巧浅析

2017-12-28湖北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7年4期
关键词:真言接受者语句

湖北

记清六字“真言”,轻松解决“困扰”
——高考语文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选项设置技巧浅析

湖北吴神兵

近几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题选项的设置,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一是选项的表述有了明显的不同,改变了过去对原文摘录式的呈现,采用转述的方式表达,加大了理解的难度;二是“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改变时态”“扩大范围”“强加因果”“以偏概全”等设项技巧运用得更加隐蔽;三是干扰项的迷惑性加大。这三个变化,给考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是,我们细细分析这两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项设置方式,也可以发现如下一些规律。

一、增。就是在原文语句的基础上,增加词语或句子形成选项,使其在形式上与原文的语句有区别,从而影响考生的判断。如:

1.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3题C项:“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原文相关内容是:“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相较原文,C项增加了一些内容“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尽管增加了这些内容,而且增加了因果关系,但核心意思却没有改变。

2.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3题D项:“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一性。”原文相关内容是:“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两相比较,我们很容易发现,选项加了不少内容,但基本上是扩写,没有改变原意。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增加的词语或句子,有时是无关紧要的,不影响原文的意思;但有时是非常关键的,改变了原文的意思,如传统的设项技巧“无中生有”。

二、减。就是在原文语句的基础上,删减词语或句子形成选项,使其在形式上与原文的语句有所区别,从而影响考生的判断。如:

1.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1题A项:“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吉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原文表述“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相比,减少了“巨大”一词,但意思基本未变。但下面一例则不同。

2.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1题D项:“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原文是这样的:“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选项将原文中“殷王世系”这个关键短语漏掉,造成范围扩大。这实质上是将概念的内涵减少,而将概念的外延扩大了。

三、调。就是对原文语句的表达顺序进行调整形成选项,使其在形式上与原文语句有区别,从而影响考生的判断。如: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2题C项:“‘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原文是这样的:“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两相比较会发现,选项调换了原文句子的顺序,并且强加了因果关系。原文表达的是“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影响着理解”,这是一个事实,而选项却将之调换为“因接受者不是被动的,所以结构影响着理解”。

四、换。就是将原文语句中的某些词语或句子换个说法形成选项,使其在表达内容方面与原文产生一些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效果,从而影响考生的判断。如:

1.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1题C项:“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原文相关内容是:“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选项将“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换为“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将“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换为“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是在正确理解原文意思的基础上进行的压缩。

2.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3题B项:“在宋代,出典人将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一笔典价,且不必支付利息。在典期内,典权人不但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同时还拥有出租权。”原文相关内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选项除了调动句子顺序外,还将原文中的“收益支配权”换成了“出租权”,尽管这两个概念字面意思不同,但“出租权”是“收益支配权”的一个方面,换了概念,却不是“偷换概念”。

五、组,即组合,将原文不同位置的语句组合在一起,组成新的句子,让考生判断其意思与原文是否相同。这种方式用得最普遍。如: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2题C项:“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学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原文相关内容有两处:“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选项对两处文字做了有理解跨度的处理,分析时一是要理解“二重证据法”的含义,二是要理解“不仅……也……”的结构关系,这样组合最容易迷惑考生。

六、推,就是对原文表达的意思进行正向推断或反向推断,得出新的结论或新的事实,让考生根据原文进行判断。如:

1.2016全国新课标卷Ⅱ第3题D项:“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与本项对应的原文是:“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选项对原文的两部分内容进行了组合叙述与合理推理,其内容主要来自于原文的“减损或逐渐消失”“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这样不仅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更是考查考生根据原文内容推断文外内容的能力。

2.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第1题B项:“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度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原文相关内容是:“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选项中的结论“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这句话在原文中没有,属于推断,推断的理由是,政府“赈贷的形式”,私人的“高利贷”,“赈”本身就有“救济”的意思。当然,如果考生不理解“赈”的意思,也可通过比较“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与“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来理解。

出题者在设置选项时,主要着眼于对文本理解的考查,为了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选项的表达形式力求与原文存在“隔阂”,或形同意异,或形异意同,或形异意异,让考生处于“恍惚”中,但我们明了出题者的设项技巧,做题时还是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依的。

湖北省通城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真言接受者语句
回首十年代表路:以心换心以情动情
宁围:垃圾分类的“四字真言”
重点:语句衔接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考论
西夏文铜镜的真言文法与四臂观音像研究
如何认识一件艺术作品
游戏、电影和接受者:跨媒介时代融合的新方式
历史文化资源利用方式的新视角
我喜欢
作文语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