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例证实力的三大抓手

2017-12-28江苏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7年4期
关键词:从军事理花木兰

江苏

提升例证实力的三大抓手

江苏姜有荣(特级教师)

举例论证虽然是议论文写作中一种常用的论证方法,但是多数考生运用得不好,还处于堆砌事例甚至讲故事、凑字数的能力水平上。广大考生要想提升自己的例证实力,就必须从储例、用例、述例三个方面入手修炼“内功”,现以一篇习作为例,对其基本策略和方法作一指津。

【例文】

做将天顶起来的“高个子”

梁明成

滚滚红尘,物欲横流,有些人的善良天性在追名逐利中正渐渐消解,他们少了一份担当,心机却多了几分,这才有了“南航急救门”等诸多事件的频发。提高全社会的担当意识,已刻不容缓。

担当需要一个人有良好的品德。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品德,才会有责任感;有了责任感,才会自觉地承担起自己应尽的那份责任。巾帼英雄花木兰的良好品德体现在何处呢?首先,她有忠心。“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边关战事十万火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木兰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其次,她有孝心。“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身为子女,木兰出于对年迈父亲的关心和疼护,毅然决然地“从此替爷征”。自古忠孝难以两全,但木兰以强烈的忠心和孝心,为国抗敌,替父从军,实现了“忠”和“孝”的双赢。由此观之,我们要学会担当,就必先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担当需要一个人有果敢的勇气。有时候,担当就意味着付出,而付出是需要勇气的。担当,敢说的人很多,但能够做到的又有几人呢?说到而做不到,大多是因为缺少担当的勇气。花木兰为国抗敌,替父从军,这需要何等的勇气!一则有从军之苦。在奔赴战地途中,“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在沙场之上,“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作战环境极其凶险。二则有性命之忧。于国而言,女扮男装,一旦暴露,就是欺君之罪,定会被处斩无疑;于敌而言,驰骋沙场,出入刀枪,“古来征战几人回”,战死的概率极高。但巾帼不让须眉,生为女儿身的木兰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出生入死十二载,让“担当”不止于说说而已,真正做到了“担当”。一位英姿飒爽的女英豪从此载入史册。担当有时会让人失去很多,这就是考验你勇气的时候。

担当需要一个人有过硬的能力。一个人如果没有过硬的能力,即使“想”担当,“敢”担当,也承担不起那份责任。那么,花木兰有没有能力来担当为国抗敌、替父从军的重任呢?事实是最好的明证。其一是她身份始终未露,“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其二是九死一生而归,虽然“将军百战死”,但木兰却“壮士十年归”。其三是立下了赫赫战功,“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凭借着自己过硬的能力,不仅担当起了为国抗敌、替父从军的重任,而且做得十分出色。担当并不是逞能,担当是要以能力为底气的。因此我们要担当,就必须先增强自身的实力。

或许担当正是疗救当今社会诸多弊端的一剂良药,那么,就让我们涵养品德,蕴蓄勇气,历练能力,一起来做那个将塌下来的天顶起来的“高个子”吧!

本文在举例论证上不仅随兴驱遣、得心应手,而且剥茧抽丝,十分给力。它给我们的“内功”修炼以如下三点启示。

一、储例,集开掘点

在举例论证时,要从自己的素材库中找出一个能支撑中心论点的例子并不难,但要遴选出一个还能同时支撑所有分论点的例子绝非易事。何故?素材库中储存的例子开掘点太少。那么怎样来集成例子的开掘点呢?

策略有三:

一是梳理。储备例子时要画出“一网一线”,“一网”就是事物的发展要素网,“一线”就是事理的逻辑推进线。我们只有把“一网一线”梳理清楚,才能对例子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二是收集。我们在画“一网一线”时,往往会遭遇“网残线断”的尴尬。对此,可以通过“谈(与同学交流)”“搜(上网搜索)”“问(向老师请教)”等方法对例子加以修补,从而使其要素网完整,推进线闭合。

三是积淀。随着阅读视野的拓展,我们又会接触到关于所储例子的新信息,这时可以通过摘抄、剪贴等方法将之整合到自己的素材本上。经过不断积淀的例子,其“一网一线”会更加缜密,开掘点会更加密集,普适性也会不断升级。

梁明成同学在梳理花木兰代父从军这一例子时,画出的要素网是“品德、勇气、能力”,他烛照事理,多点开掘,可谓目光犀利,慧眼独具;理出的逻辑推进线是“想担当→敢担当→能担当”,它合乎事理,顺乎情理,可谓环环相扣,推理严密。在收集达成要素时,梁明成同学在众人皆知的“孝心”基础上,通过网上查询资料修补上了“忠心”这一要素,顿时使花木兰的一片孝心升级为更难能可贵的家国情怀,发人之所未发,可谓独辟蹊径。

二、用例,一例贯之

议论文用例的功力不在堆砌,而在剖析,因为堆砌起来的是“人”和“事”,剖析出来的却是“事理”,而论“理”才是议论文的要义所在。一篇800多字的简短议论文,用例一定要少而精。少到什么程度才最见功力呢?一例贯之。精当到一文一例,就可以为深入剖析、充分说理、通透论证留下广阔的空间。而且,一文一例,也逼着我们克服思想的惰性,去厘清、理顺例子内在的事理逻辑。一例贯之是以“少而丰”胜“多而瘪”的用例策略,“少”可以使笔力集中,定点钻透;“丰”可以使“析”有层次,“串”有逻辑。在论证过程中,如何运用这个精选出来的例子呢?一个易于操作的做法是:在中心论点的统领下,按照分论点的需要对此例进行“切割”,然后,将切割出来的几块分别“投档”,放到相对应的分论点中去。见下图:

梁明成同学在文中走的就是“一例贯之”的论证路线,他首先将花木兰从军的例子切割为三块:第一块是“心”——为国抗敌,替父从军。第二块是“胆”——一不怕苦(从军之苦),二不怕死(性命之忧)。第三块是“力”——身份未露,荣归故里。然后分别投放到“品德”“勇气”“能力”这三个分论点中去。一例贯之,将对诸多“担当”事例的简单罗列升级为对“花木兰从军”一例内在达成机理的深刻剖析,收到了“以一当十”的论证效果。

三、述例——以议带叙

有些考生举例论证时喜欢在议论的“框架”中嵌进一个记叙、描写的“大肚子”,结果把文章搞得既不像议论文,又不像记叙文,成了“两不像”。何故?他们忘记了举例的真正目的。在议论文中举例的真正目的是“说理”——把“理”说得深入浅出、令人信服,而不是“叙事”——把“事”叙得形象生动、活灵活现。为此,在举例论证时不能描述,只能评述。其基本策略是“以议带叙”——以说理带动叙事,而不是“以叙代议”——以叙事代替说理。

其操作流程有二:

一是“洗例”,即以中心论点及其分论点为“剪”打理例子。直击观点、紧扣见解者,留之;若即若离、旁逸斜出者,去之。这一流程旨在使例子“去形象化”,变得简洁洗练,不蔓不枝。

二是“摆理”,即解剖其内部构造和外在联系,评说其生成原因和发展趋向等。要像律师辩护一样把例子中能支撑中心论点及其分论点的事理一条一条地摆出来。这一流程旨在使例子“显事理”,“论”见依据,“证”见逻辑。

梁明成同学在文中以“担当”及其所需的“心”“胆”“力”为“剪”打理例子,只从形象丰满、故事性强的叙事诗中抽取出了几根筋,却将花木兰能担当起“从军”这一重任的思想动因、意志品质和功力底气“评”得理直气壮,让人无可辩驳;“述”得言之凿凿,让人口服心服。以议带叙的策略将“花木兰从军”这一例子从“故事版”升级为“评述版”,这不仅使《做将天顶起来的“高个子”》一文的议论文文体特征更加鲜明,而且使论证的文气更加贯通。

举例论证这一常规武器的制胜法宝不在“奇巧”,而在“功力”。广大考生只有把牢上述三大“抓手”,扎实修炼“内功”,才能切实提升例证实力,铸就例证力作。

江苏省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从军事理花木兰
阐释现象 揭示事理——说明文写作六步曲
花木兰
语 丝
送友人从军戏作
木兰从军
安阳有个“花木兰”
一语中的
抗战时期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微精事理 宏揽全局──《战时美国的欧洲战略》评介
俄罗斯的“花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