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积极体验的影响
2017-12-28翟清华张振香卞玲玲王利娜张晶晶
翟清华 张振香 卞玲玲 王利娜 蒋 慧 张晶晶
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14 2) 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4
·论著护理园地·
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积极体验的影响
翟清华1)张振香2)卞玲玲1)王利娜1)蒋 慧1)张晶晶1)
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14 2) 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4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积极体验的影响。方法选取93例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别设为对照组(n=46)和干预组(n=47)。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常规护理和认知行为干预。干预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正负性情绪评分和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干预结束后,干预组正性情绪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负性情绪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前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降低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正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增加其积极体验。
认知行为干预;脑卒中;康复期;积极体验
脑卒中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较高的致死率[1]。研究发现,我国现存的约700万脑卒中患者70%~80%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是解决脑卒中躯体功能障碍的主要途径,而康复期患者常因认知不足、生活方式不健康等,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2- 3]。由于负性情绪与免疫功能存在负相关,因此,积极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干预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免疫功能[4]。认知行为干预(CBI)是通过识别患者的不良认知,并帮助患者认知重建、同时建立合理的行为模式,影响患者应对疾病的认知和行为,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增加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和技术[5]。本研究用以验证认知行为干预减轻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负性情绪、增加其积极体验的效用,以期为形成适用于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身心维护方案提供循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 05-2016- 04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老年医学科、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将2015- 05-2015- 10入院的46例作为对照组,2015- 11-2016- 04入院的47例作为干预组。纳入标准:(1)首发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或者MRI确诊为脑卒中。(2)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者。(3)意识清楚能够配合研究者。排除标准:(1)有意识障碍、有精神病史。(2)伴其他危重疾病者,如恶性肿瘤、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严重外伤等。(3)患者及家属拒绝参与本研究者。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n(%)]
注:1)为t值
1.2方法
1.2.1 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首先对参与认知行为干预的研究人员进行为期1周的相关知识培训,掌握认知行为疗法的概念、干预方法和效果评估,规范干预行为流程。对患者实施为期12周的认知行为干预,2次/周,2 h/次。干预措施:①第1周,认知行为评估: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生活史,与患者进行深入交流,并进行认知行为评估,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测量其基线资料。通过讨论,找出患者对疾病不合理的认知和应对方式,获知其内心深藏痛苦及焦虑等,以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干预过程中避免使用专业性术语,态度诚恳,得到患者的信任,充分理解并配合本研究。②第2~3周,疾病相关知识讲解:通过疾病知识健康讲座、小组讨论、个别指导、同伴式教育等方式。系统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几个不同阶段的注意事项,常见健康问题及对策,并为患者讲解实验结果、治疗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疾病诱发因素、营养学知识以及情绪对疾病的影响等。③第4~6周,认知行为重塑:通过与患者对既往认知的分析,制定个体化的行为干预措施,针对患者的不良行为,护理人员进行逐一纠正或疏导,如强调康复锻炼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日常活动,保证生活起居规律、睡眠充足,重新建立合理的生活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行为模式。④第7~8周:给予患者心理指导,全面调整其心理状态,指导患者学会运用调息训练、肌肉放松疗法、冥想等减压措施。鼓励患者多与朋友交流沟通,表达内心和自己的情绪体验,以建立正常的情绪反应模式。培养患者积极向上的观念引导患者树立疾病治疗的信心,使其了解负性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学会疾病的自我管理,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⑤第9~10周,家庭支持干预:通过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减轻家属的心理压力,使家属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感染病人,增加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同时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情感支持,如增加探视次数、时间,改善家属与患者交流的态度及方式等[6- 7]。⑥第10~12周,对患者进行再教育,巩固干预效果:帮助患者逐渐掌握与错误认知和不良情绪进行斗争的方法,并在后续治疗中自我强化,并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干预结束后进行基线资料的收集及干预后效果评估。
1.2.2 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疾病护理模式,包括入院介绍、疾病常规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
1.3评价指标
1.3.1 正性负性情绪量表(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 PANAS):该量表包含了两个分量表,即正性情绪量表PA和负性情绪量表NA,分别由描述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的10个形容词组成,采用“完全没有”(1分)到“非常强”(5分)5点记分方法,主要评定在某一时间内个体体验到的每种情绪的强度。
1.3.2 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表(SF- 36):该量表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力、精神健康和一般健康状况8个维度,满分100 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2组干预前后正负性情绪比较见表2。
2.2 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见表3。
表2 2组干预前后正负性情绪比较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1)P<0.01;2)P>0.05
表3 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1)P<0.01;2)P>0.05
3 讨论
3.1认知行为干预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正性情绪,增加其积极体验,并降低其负性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正性情绪明显提高,积极体验增加,同时负性情绪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吴巧巧[8]、刘晓丽[9]以及郝尉荣等[10]研究结果相符,表明认知行为疗法可明显降低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负性情绪,并增加其积极体验。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因神经功能缺损,以及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易造成其负性情绪增加,正性情绪降低,对这类患者的预后产生明显的影响[11]。负性情绪患者的错误观念或不正确的认知过程常导致不良行为和情绪,进而使患者的思维发生变化。认知行为干预是一系列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以改变不良认知、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认知行为理论认为当机体遭遇某种紧张事件时,其心理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并通过神经内分泌的变化引起脏器功能改变,造成生理紊乱,如果机体有一定的了解,即可相对缓解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12]。 本研究通过认知行为评估、疾病相关知识讲解、认知行为重塑、心理指导、家庭支持干预等改变了患者不正确的认知活动,恢复患者现实中的自我角色意识,动员自身防御功能,消除患者的失落感和悲观心情,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控制了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消极因素,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患者有意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从而使体内通过心理一神经、心理—神经—免疫、心理—神经—内分泌等三方面的调节达到平衡[8],进而提高了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正性情绪,增加其积极体验,同事降低其负性情绪。
3.2认知行为干预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其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力、精神健康以及一般健康状况8个维度也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徐文等[13- 15]研究相符,表明认知行为干预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在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的同时,通过指导患者按照康复计划进行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家属配合康复计划,并鼓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沟通等,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促进脑卒中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躯体功能恢复,改善脑卒中病人心理及社会功能,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但是本研究仅评价了干预后的即刻效果,其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正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增加其积极体验,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1] Hazhemi F,Rahimi Dolatabad F,Yektatalab S,et al.Effect of Orem self- care program on the life quality of bum patients referred to Ghoth- al- Din- e- Shirazi Burn Center,Shiraz,Ira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J].Int J Community Based Nurs Midwifery,2014,2(1):40- 50.
[2] 易红娣.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J].中国临床护理,2013,14(2):135- 136.
[3] 韦艳燕.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负性情绪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8):2 166- 2 170.
[4] 李俊英,车红梅.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3,15(17):76- 77.
[5]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5.
[6] 周莎莎,胡平.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患者积极率与其家庭动力学关系[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2):908- 909.
[7] 许彬,徐娟兰,杨阳,等.国内家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健康状况影响的mate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10):1 124- 1 128.
[8] 吴巧巧,屈玲玲,林敬.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述情障碍与积极率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12):1 281- 1 283.
[9] 刘晓丽.认知行为干预改善脑卒中患者抑郁障碍和生活质量的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0):111- 112.
[10] 郝尉荣.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焦虑与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3):109- 110.
[11] 吴培香,汤继芹,颜丙娟.基于Orem自理理论对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3):1 163- 1 165.
[12] 韩荣.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负性情绪及相关因素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4):241- 242.
[13] 徐文,汪晓蓉,陈敏.认知行为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0):62- 63.
[14] 靳岩鹏,邢凤梅,景丽伟,等.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和血脂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12):4 553- 4 555.
[15] 王新华.早期被动功能锻炼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认知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3):1 794- 1 796.
Theinfluenceofcognitivebehavioralinterventioninpositiveexperienceofstrokepatientsduringrehabilitationperiod
ZHAIQinghua*,ZHANGChenxiang,BIANLingling,WANGLina,JIANGHui,ZHANGJingjing
*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450014,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on positive experience of stroke patients during rehabilitation period.Method93 stroke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2015 to April,2016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ased on the admission order.Both groups
routine health care.Besides that,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was implemented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scores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and living quality of the stroke patients from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fter three months.ResultsAfter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the score of positive emotion and living qualit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intervention group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1),while the score of negative emotion was obviously lower in intervention group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1).Conclusion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can decresase the negative emotion of stroke patients during rehabilitation period,improve their positive emo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and increase their positive experience.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Cerebrovascular Accident;Rehabilitation;Positive experience
10.3969/j.issn.1673- 5110.2017.20.022
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132102310108);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504002)
翟清华(1978-),女,硕士,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内科护理、护理管理。Email:zqh166@126.com
R473.74
A
1673- 5110(2017)20- 0093- 04
(收稿2017- 06- 11)
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