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体系的衔接研究

2017-12-27高云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7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

【摘要】现阶段,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建设进程的不断加深,各行业领域对于专业型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作为专业型人才的主要输出单位,职业院校在我国教育体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在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衔接上依旧存在着内容相关性低、基础课程内容差距大等弊端。为加强我国职业院校教育革新工作,并提升我国职业院校的人才输出质量,对中高职教育的体系衔接问题进行研究具有着积极意义。现以会计专业为例,浅析我国中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体系的研究问题。

【关键词】职业院校 专业会计 教育衔接 教育体系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省职教学会2017-2018年度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与教学有效衔接的研究与实践”(XHJX201704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233-02

1.引言

中职与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不同阶段,其教育内涵与课程设计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其中,加强二者教育内容关联,体现教育的阶段性与层次感不仅能够使得职业院校学生能够快速的适应不同阶段的教育模式,更能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有效提升人才质量。我国国务院关于职业院校的教育体制衔接工作也作出过相关指示,可见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调整已然成为了我国职业教育革新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现就笔者观点,浅析中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教育体制建设中的衔接方式。

2.现阶段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现状

我国在职业教育建设的历史发展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即五年一体化结构教育以及独立结构模式。其中,五年一体化结构模式作为我国职业院校教育中的主要模式,在不同的高职院校中还存在着不同的体现。根据不同的职业类型,职业院校在开展五年一体化结构模式的衔接教育中存在着五年一贯制教育模式以分段制教育模式。在进行专业性较强的职业教学时,职业院校普遍采用的是五年一贯制教学模式。五年分段制教育则普遍适用于对学生全面能力存在着较大需求的职业类型。

3.中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体系衔接主要问题及相关对策

3.1 中高职院校中会计专业教育体系衔接问题

就我国中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育模式来看,在中高职教育的衔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公共基础课程的脱节以及职业内容教学领域的两方面。由于职业院校在生源选择时往往入学的学生与高校学生存在着学习基础的差异性,且学生自身素质普遍不高,因此在专业性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能够体现出较为优异的接受能力,但在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成绩普遍不理想。而现阶段我国在教育体制建设工作中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又存在着较大需求,因此公共基础课程的脱节会严重制约中高职院校人才输出的实际质量。同时,由于我国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普遍不具备较为频繁的合作与交流,因此在职业性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中高职院校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复性,这不仅制约了职业教育的教学进度,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存在着一定影响。

3.2 提升中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体系衔接度的具体措施

会计专业作为就业能力强、人才需求量大的职业院校重点专业,其教育体系的衔接应注重以下方面的建设。首先,加强会计资格证书的衔接建设。作为会计行业的从业水准考量模式,从业证书能够体现会计在行业中具备的相关价值。因此学生在高職教育期间校方应当加强对于从业资格证书与会计资格证书考评条件的相关建设。在中职教育阶段,学生应当满足基础公共课程的学习以及基本会计能力的培养才能够考取初级会计资格证,终极会计资格证以及高级会计资格证书则应在学生接受过中职教育和接受高职教育过程中进行分级考核。这一举措能够有效避免学生考取相关证书后并不具备相关从业能力的现状,且能够提升学生接受高职教育过程中的学习热情。其次,在学生接受会计专业的技能教育时校方也应加强技术教育的衔接性。只有在接受相关阶段的教育后,学生才能够将自身从业技能等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既保证了学生接受教育的阶段性,同时也能够保证学生在接受中高职教育时其自身综合能力能够在阶段性提升的过程中得到稳固。

参考文献:

[1]吴莅芳;李文博.刍议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建设——以江西省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试点为例[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14(02): 24-25

[2]刘松林,杨秀平.中职与高职专业衔接的研究——以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2(05): 31-32

作者简介:

高云(1987.7-),女,汉族,江苏金坛人,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助理讲师,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职教会计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影响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研究
试论职业院校分层教学的策略分析
教学能力比赛促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职业院校国家安全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策略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心理效益探析
广东省规范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管理
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研究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广东省参赛选手获奖名单(中职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