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发展为本 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2017-12-27胡开斌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7期

胡开斌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善学”。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注重学习体验、重视学习方法指导,使小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中知识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

【关键词】以学生发展为本 创设氛围 注重体验 重视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142-02

一、创设学习氛围

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可以使学生的情绪不易紧张。例如在教学一年级学习《搭配》一课时,可以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老师带小朋友去知识乐园参观,可是被智慧大门挡住了去路,打开智慧大门的密码是一个由2和3組成的两位数,想一想,这里的密码可能是什么数字?”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很快找到了由2和3组成的两位数:23和32。智慧大门悠然开启。孩子们的脸上马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进入智慧乐园之后,这时又被智慧闯关游戏大门挡住了去路。教师接着提示:智慧闯关游戏大门的密码是一个由1、2、3组成的三位数,谁能有序地说出由这三个数组成的三位数分别是多少呢?学生马上进入互相问答、互相讨论的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

二、联系生活实际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出示一则招领启事:四年级一个同学拾到人民币a元,请失主到大队部认领。学生通过分析理解,人民币的数目不能写出来,所以用字母a来表示。这里的“a”表示钱数,学生就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是来自于生活实际中的数学问题。

又如教学《高和矮》一课,课前可以让一个高个子的学生到黑板写上自己的姓名,再让一个矮个子的学生到黑板擦去。因为他个子矮擦不到,显得十分吃力……,让全班学生在刚才这样尴尬的一幕中比较高和矮,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思维方法去探究、去发现,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本质。

三、注重学习体验

学习活动应在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体验中进行,学生的学习体验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积极的体验和发现,促进小学生自主建构终身受益的情感态度、知识能力。

四、重视方法指导

教师教给学生不仅“知其然”更重要的是“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我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即改变以往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现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例如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自学合作的能力,从不同角度、 不同层次分析大胆探索解决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等。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真谛。

在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下,学生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要以学生发展的需要来确定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和多变性。让学生的学习充满情趣,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必须以小学生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本,提升学生品位。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师

[2]小学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