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切从头起万物皆自然

2017-12-27董焕颜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7期
关键词:激活强化渗透

董焕颜

【摘要】在整个社会信息化进程越来越快的今天,国民是否能掌握足够的信息技能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为此,世界各国政府都把信息化教育放到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把信息素养作为衡量一个人整体素质的一部分,成为未来信息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关键词】意识 渗透 激活 运用 强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061-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提出本次课程改革在课程实施方面的具体目标时,强调通过课程实施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教育的特点出发,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首先应该培养他们搜集信息的意识,因此,教师应该借助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一方沃土,让学生吐露信息之芽!

一、儿歌学拼音,渗透学生搜集信息意识

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工具。在拼音教学中,学生对个别声母字形的掌握是难点。为此,我引导学生搜集儿歌来学习拼音。如:“两扇小门m m m,一扇小门n n n”、“伞把t、拐棍f”……这样的记忆方法不仅有趣而且有效,同时我也给学生展现的机会,并给予莫大的奖励,大大提高了搜集信息的兴趣!

二、多法识生字,激活学生信息搜集的意识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而现在的识字要求学生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同时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识生字,如何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意识呢?可以从以下幾方面入手:

1.标榜“识字量”,调动学生识字热情。

由于学生大多受过良好的学前教育,考虑到学生知识的已有水平,我在学生中提出了“评选识字大王”的口号,口号一提出,学生的识字热情被调动起来,每个人都在搜集着未学过的汉字,并在“小舞台”展示,他们自学的生字正是搜集信息的结果。

2.铺设“信息路”,拓宽学生识字途径。

低年级学生信息搜集的途径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便根据学生好奇善问的特点,鼓励学生拓宽信息搜集途径。当学生汇报新认识的生字,我便让他说说是怎样认识的?这样学生的识字途径变得更加多样,他们不仅局限于问父母、问学长,更向看图书、看电视等多途径扩展,甚至有的学生还开展了“信息交流”,即小伙伴“换生字”。这样,学生搜集信息的途径不再单一,而变得丰富,可谓是“条条小路来识字”。

3.提倡“多角度”,鼓励识字方法。

良好识字方法的运用无疑为识字学习注入了一溪活水,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语文课堂上,如果每人想出一个好办法,那么,全班便有几十种方法,这样学生便会从中选择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体验了识字的轻松,也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三、阅读查资料,运用学生搜集信息的意识。

《新课标》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借助所查阅的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教学重点应集中在培养学生阅读方法上。因此,我充分利用学生初步养成的信息意识来指导他们阅读课文,并鼓励他们将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运用到课堂上。

四、交际“说”生活,强化学生搜集信息的意识。

新课程提出: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实际来解决学习问题,而口语交际除了培养学生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之外,最终的目标是为生活服务,能真正地在生活中交际。因此,口语交际与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各种信息更能有效地为口语交际服务。

1.结合实际,开展信息交流。

在学校“读书月”活动中,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与热情,更为了将每个学生从书中搜集到的信息达成共享,我开展了一次口语交际教学——《我喜欢的童话人物》。这样每个学生将自己在读书过程中“认识”的主人公,介绍给全班同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认识了小红帽、白雪公主……他们每个人都成了童话迷、童话通!

2.联系生活,进行口语交际。

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许多内容往往是围绕生活实际来开展的,这样对于这些不具备丰富生活经验的低年级孩子来说,广泛地搜集信息是他们交际的“法宝”。如:在教学《该怎么办?》一课时,我在课前便布置了学生所要搜集信息的内容,这样在课堂上为他们精彩回答的掌声此起彼伏,而在回答的背后,则有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的功劳,因为他们所回答的内容都是从这些生活经验丰富的人身上搜集的!

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技能,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则更应从点滴做起,学生每天生活在社会中,也被各色信息所包围着,那就让信息成为学生学习的一双翅膀吧!

猜你喜欢

激活强化渗透
强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
创设情境,激活政治课堂
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纪检监察工作分析
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探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