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公益视角下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问题与对策初探

2017-12-27张立峰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7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高校

【摘要】微公益是人们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一种新型方式,具有扩展性、创新性以及便捷性等优点,其思想时尚符合当代潮流,不断影响着当代高校学生的公益意识与思想,提升公益事业的影响力。因此,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微公益视角下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微公益视角 高校 共青团青年 志愿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7;D2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029-01

引言: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我国志愿服务行业快速崛起,共青团青年逐渐成为志愿服务工作的主要成员。志愿服务是参与社会经济建设的载体,对于青少年培养自身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作用。因此,在微公益视角下,开启了公益事业新时代,以新媒体形式为基础,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形成了高校共青团志愿服务。

一、微公益视角下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志愿服务人员数量较多但活跃度较低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在校大学生有一半以上人员注册过志愿者,但在实际的志愿服务过程中,只有少数的大学生能定期或长期进行自发的志愿服务,而大部分学生只参与过一次或两次甚至未参加过任何公益服务,便不再继续参与,人员活跃度较低。

(二)志愿服务信息的获取途径比较局限

当前,我国的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或部门获取志愿信息的主要途径为公益组织、官方公益组织以及相关政府部门,信息来源单一,导致公益活动次数较少,并且受传统理念束缚,志愿服务创新力度不足,难以达到宣传的目的。

(三)志愿服务活动项目较为单一

在我国高校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公益活动的项目主要包括书籍衣物用品的捐赠、热点事件、孤儿院与敬老院等服务、突发事件、支教活动以及公益引导活动等,活动内容与项目单一传统,需要大量的人员组织、管理,创新形式不多,导致宣传效果不明显。

二、微公益视角下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改进措施

(一)深化微公益时代的价值树立新理念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公益组织、公益事业以及公益政策,都是以公益文化为基础,因此,高校共青团组织者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深度挖掘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公益思想与服务理念,加大宣传力度,迎合当前时代的需求,不断改革创新,提升强少年的自身素养水平,以此来提升志愿者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应加大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力度,扩展当前传统思维,利用现有的先进手段,将分散的志愿个体不断整合聚集,从根本上提高志愿服务的工作效率。通过多方面的宣传与整合,能有效的扩大志愿者数量,并提升志愿人员整体的活跃性与积极性,激发青少年的工作热情,从而焕发志愿组织的生命力与活力。

(二)提升我国高校青年志愿者的组织能力

想要提升志愿服务工作的效率,必须从提升青年志愿者自身的组织能力开始,结合当前时代的发展需求,从微公益视角出发,组织一系列的公益活动,从不断实践中加强高校青少年的组织能力,以此来提升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的专业化水平,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体系以及标准的公益组织机构。与此同时,加大志愿服务信息的获取途径,提升公益事业的活动频率,以此来提升人们的公益素养。利用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新媒体平台、微博微信、论坛网站等传播载体,加大公益事业的宣传力度,扩大志愿服务的影响范围,以此来促进公益事业的开展[1]。

(三)建立完善的志愿者监督奖励机制

在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过程中,为更高效的开展实施公益活动,逐渐形成的志愿者监督奖励机制,但是相对来说还不够完善,影响工作开展。因此,应加大力度完善相关机制体系,以此来促进工作有效实施,例如,当前高校可以以微公益视角为基础,借助现有的微平台,或者将学生的奖学金测评、学分实践等相結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以此来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根本上提升志愿服务与公益活动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为我国的青少年树立服务理念,力求形成人人参与公益、人人奉献的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结论:

综上所述,在微公益视角下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发动社会的力量,多方面共同努力,加强宣全力度,以服务奉献为基础,从微公益视角出发,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奉献力量。但在志愿服务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组织者加强传播力度,从身边做起,充分发扬志愿者精神。

参考文献:

[1]毛逸伦.微公益视角下高校共青团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9:239+238.

作者简介:

张立峰(1989年8月22日-),男,汉族,山西运城人,2014年毕业于长春工业大学社会学专业,现供职于长春大学团委,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高校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红十字建设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