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策略

2017-12-27陈建荣

考试周刊 2017年37期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现状

陈建荣

摘要:新课程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变革,而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的能力是新课程背景下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现在的初中教育模式已逐渐从以教师为主体的学习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因此,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教师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让每个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使学生们主动的去学习,去发现,去探究,保持学生的求知欲望。本文将结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学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梳理,并提出相应问题的对策,有利于构建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學习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现状;对策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通常都是采用直接灌输知识的方式,而学生则主要通过背诵相关知识点进行记忆,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但束缚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而且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显而易见,这种学习方式是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情感渲染和文化的熏陶,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一、 当今新课改后课堂教学现状

1. 课堂上教师经常用问答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灌输。教师在讲台上提问,抽取学生来回答,以此来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和促使学生学习。课堂上充斥着各种“是不是”,“对不对”,“怎么样”等毫无启发的问题,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变成毫无意义的问答。这种师生之间的互动,实际上是教师在给学生被动的灌输知识。

2. 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但只是重在形式而无实质。一些教师只是片面的追求小组学习模式,没有对小组学习的目的、时机和过程进行设计和要求。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对讨论的问题没有认识,对一些不值得讨论的问题进行讨论,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如果小组学习没有组织引导好,往往会缺乏平等的交流,一些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意见就代替了整个讨论小组的讨论结果,大多数学生只是陪衬而已。更有甚者某些学生则打着小组讨论的幌子聊些与数学学习无关的东西,导致小组合作只是流于表面。

3. 对任何学科的知识都要进行探究。新课改后,大力发展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然而,在学习中不是任何学科任何知识都适合探究性学习法。对于一些体现实物名称,概念等方面的知识就不需要学生浪费时间去探究学习,只需要听说理解便可以掌握,只有合理使用探究性学习方法才会提高学习效率。

二、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学习有效性的对策

1. 确立学习目标,让学生投入学习中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探讨,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适当的指导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讨论,辨析,让学生自主摄入知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是为了教师传授知识而设计的。教师给学生传授的知识都是通过自己消化总结之后的精粮,学生难以理解其本质,只是片面的记忆接受,理解不够深刻。而新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将结果灌输给学生不如教授学生得到结果的方法,以“探索尝试”为核心来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大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课堂学习效率

现如今学生已转变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行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数学知识学习是比较抽象的,难以直接描述,不易理解。学生学习起来困难,学生自然而然会产生厌学情绪。如何使抽象的问题通俗化,就得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诠释。比如,我们对二次函数的增减性问题为例,在a大于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像一个山谷,当a小于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像个山峰。这时我们便可以利用先爬上山峰再下到山谷的概念比较直观的进行解释,这样既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也大大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3. 鼓励质疑,提出问题,活跃思维

提出质疑是探求知识的开始。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之所以能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就是养成了善于思考,发现问题,提出质疑的习惯。当一颗苹果掉下来砸中他脑子的时候,他便会思考为什么苹果会从苹果树上往下掉落,而不是往上、往左或者往右。带着这些问题牛顿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究最终发现万有引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学生在提出和解决质疑时,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引导不足,学生似懂非懂;过分引导,则会取代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良好的质疑解疑关系才能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日常学习中,教师应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并在解疑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

4. 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

计算机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以其卓越的性能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媒体作为新兴的教学辅助设备,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使用,使得教学效益逐步提升。通过课件的展示,将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东西用画面,文字,声音结合的方式简单化。让学生多感官参与进来,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习理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 结束语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学生初中数学学习效果,不仅要所有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不断反思,对不符合新课标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善或者剔除。而且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发现新的教育方法,并引用到实际初中数学教学当中,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实现新课标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愈明.防差足优,人人成功,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袁艳.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3]王保军.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才智.

[4]安城日,安东日.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赤子(上中旬).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程初中数学现状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