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双宾结构及其格转化结构的研究述评

2017-12-27王婷婷

考试周刊 2017年37期
关键词:接口

王婷婷

摘要:双宾结构及其格转化结构是英语中最重要和最常见的论元结构之一,对它的习得涉及到语言的两个层面,即句法和语义。文中对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双宾结构及其格转化结构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与回顾,并对其进行了评论,指出对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双宾结构及其格转化结构的研究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在英汉语双宾结构及其格转化结构跨语言对比方面还比较薄弱,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也有待丰富。

关键词:论元结构;双及物动词;双宾结构;格转化结构;接口

一、 引言

动词在语言中往往是最复杂的词类,因为它可以具有域外论元(external argument)和域内论元(internal argument),而且不同动词的论元数目差异也较大。论元类型和论元数目的不同使得动词的论元结构非常复杂。另外,不同语言的同类动词在论元结构上又往往存在跨语言差异,因此,动词的论元结构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和热点内容。几乎每种语言都存在的动词是双及物动词(ditransitive verbs),由它构成的双宾结构(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s)及其格转换结构(dative alternation constructions)是语言中最基本的论元结构之一。因此,对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双宾结构及其格转化结构的研究还可以验证“接口假说”的正确性。本文将对有关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双宾结构及其格转化结构的前人研究进行梳理和回顾,回答上述问题,并对前人研究做出总结和评论,以期对今后该课题的研究提出建设性指导和建议。

二、 研究回顾与评论

总体上看,有关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双宾结构及其格转化结构的研究数量比较有限。

Inagaki(1997)是最早研究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双宾结构及其格转化结构的研究者。他基于Pinker(1989)将英语动词分为四类:throw类,push类,tell类以及whisper类,虽然这四类动词都可以用于格转化结构,但只有throw类和tell类动词可以用于双宾结构,而根据Huang(1994),这四类动词对应的汉语动词中只有tell类动词可以用于双宾结构,而且只有tell类动词不能用于格转化结构。作者采用可接受度判断任务对32名中国成人英语学习者进行了考察,作者将被试的上述表现归为母语迁移,因为汉语中的tell类动词可以用于双宾结构,而whisper类动词不能用于双宾结构,故而中国英语学习者能够区分这两类动词,由于汉语中的throw类和push类动词都不能用于双宾结构,故而中国英语学习者不能区分这两类动词。另外,由于汉语中的tell类动词不能用于与格转化结构,而其他三类动词都可以,故而中国英语学习者对tell类英语动词用于与格转化结构的接受度较低,对其他三类用于格转化结构的接受度较高。

谷丽霞(2009)也采用构式语法将英语双及物动词分为若干类,将双宾结构表达的意义分为核心和若干非核心意义。通过对比CLEC和Brown语料库,她发现,中国大学生与英语本族使用者相比,在英语写作中,中国学习者使用了更多的双宾结构,但使用的双及物动词类型较少,主要基于少数几个双及物动词;他们使用的双宾结构主要集中在核心意义,并倾向于使用第一、二人称代词的施事和接受者,呈现口语化特点;低水平中国大学生使用的双宾结构主要是其核心意义,高水平中国大学生使用了核心和非核心意义的双宾结构;最后,中国学生对与汉语相似的英语双宾结构掌握得较好,而在与汉语不同的英语双宾结构上容易犯错。

该研究是基于CLEC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双宾结构习得,但该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它没有对英汉语的双及物动词和双宾结构进行系统对比,从而使得作者无法细致地考察母语在习得英语双宾结构中的作用,而只是笼统地将错误归为母语负迁移,将习得好的双宾结构归为母语正迁移。

三、 总体评论

本节我们将对有关“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双宾结构及其格转化结构”的前人研究,从理论框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进行总结和评论。

从理论框架上看,前人研究采用最多的是构式语法,对英语双及物动词和双宾结构意义进行分类,将英语双宾结构意义从核心到非核心也分为若干小类。比如将双宾结构视为核心,将格转化结构视为非核心,实际上应该是将双宾结构本身分为核心意义和非核心意义两大类。

从研究内容上看,大部分研究都着重于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的英语双及物动词类型以及核心和非核心意义的双宾结构。但更重要的是,不少英语双及物动词还可以施惠格转化,使用V+DO+for+IO结构,前人研究似乎都没有涉及英语双及物动词的施惠格转化。

从研究方法上讲,语料库固然能够提供大量的语料,但是,语料库也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是对于双及物动词和双宾结构没有出现在语料库中的无法考察,会导致对中国学习者习得英语双宾结构的研究不是很全面,结论也不会很可靠;二是语料库只记录了语言产出,而二语习得者的语言产出和语言理解存在不对称现象,从理解角度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双宾结构及其格转化结构也是必要的。

四、 结语

双宾结构及其格转化结构是英语中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常见的论元结构,这两种结构的使用涉及句法知识和语义知识,与词汇的掌握也是密切相关。对于这一论元结构,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具有格转化的英语双及物动词时,呈现出何种特点?汉语在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双宾结构及其格转化结构过程中,发挥何种作用?另外,细致的英汉语跨语言对比以及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科学性也是未来研究需要做到的。

参考文献:

[1]Childers, J.&M. Tomasello. 2001. The role of pronouns in young childrens acquisition of the English transitive construction[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7:739-748.

[2]Huang, S. 1994.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dative alternation in Mandarin and Taiwanese.

[3]Sorace. A. 2011. Pinning down the concept of ‘interface in bilingualism[J]. Linguistic Approaches to Bilingualism 1:1-33.

[4]Sorace. A&F. Filiaci. 2006. Anaphora resolution in nearnative speakers of Italian[J].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22:339-368.

[5]谷麗霞.2009.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双及物构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接口
现场采购代表与总部及现场各部门的接口关系
某电站工程设计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接口关系研究
西门子SPPA—T3000在委内瑞拉燃机电厂中的应用与接口
高性能计算机管理软件基本原理研究
基于海洋石油XGIS平台组件式开发接口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HIS的体检软件设计与应用
中俄网络语言编码接口问题的研究
含有二氧化钛薄膜增强虚拟阀的微流控芯片用于二维凝胶电泳分离
经济法律系统与ERP、财务管控系统的业务应用集成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