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模式

2017-12-27黄锋

考试周刊 2017年41期
关键词:双导师制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

黄锋

摘要:新形势下,社会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与实际工程相关的教学内容已经成为教育重点。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学院遵照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索,采取双导师制并加深校企合作教育,改革核心课程,努力培养出适合社会的人才。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双导师制;校企合作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2010年6月国家教育部基于提高工科院校专业教育教学水平而正式启動推出的,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经济日益趋近一体化,国家与企业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重庆交通大学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对不同学院的5个专业实行卓越计划培养。对于土木工程学院而言,将2012级隧道与轨道工程专业为试点专业。本文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培养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才,简单介绍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模式。

一、 双导师制教学模式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针对当前的社会需求而提出一类人才规划目标和方案措施,为高校工程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方向。

双导师制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配备一个学校专职教师的同时,在企业为学生配备另一个兼职教师。两位导师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同一门课程。卓越工程师意在培养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同时也对教师队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土木建筑行业企业公司选择有较高学历与职称的技术人才,经土木学院有资历的老师进行相关培训,合格之后学校进行聘用。对于专职教师,按照每位老师带不超过8名学生的原则,在每年12月份之前为大学新生安排专业导师;根据对学生的调查问卷的分析,建立专业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导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工作、科研等进行指导;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年级,对学生因“年级”施教,实行“研带本”、“老带新”的政策。对于兼职教师,同样按照每位老师带超过8名学生的原则,在大三下学期为每位学生安排兼职教师。

二、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91%的试点高校实施了“3+1”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即大学期间有三年在学校学习基本课程,另外一年在企业进行培养学习。我校试点专业也采取这种模式,但目前“3+1”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种种不足。一是资金投入不足,教学条件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二是学校企业联系不够紧密,合作不够深入。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我校制定出一些改革措施:

1. 加大经费投入

过去,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我校土木学院每年组织学生去企业实习时间较短,学生往往只能经历实际工程的一个或者两个步骤,这不能满足培养卓越工程学生的实践需要。通过加大经费的投入,在第7学期一开始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实践学习,使学生经历一个工程完整的投标、开工、完工、运营,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深化校企合作

所谓校企深度合作,主要是针对过去校企合作内容比较狭隘、合作目的比较单一、缺乏互惠共赢的利益机制,全面深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要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结合我校办学特色与企业共同制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提高企业积极性,培养出适合社会的新型人才。

三、 核心课程改革

相比于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我校的教学内容理论知识明显偏多,缺少实践教学。理论课程的学分数约为知名高校的1.5倍,课程门数也较多,这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是相背离的。

针对这一问题,我校土木学院在基础学科学分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原有专业课程学分,新增工程案例分析、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两门专业课程以及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课程设计、隧道工程设计企业实训、创新能力拓展项目三门实践课程并积极开展桥梁承重大赛、“周培源”力学竞赛、隧道竞赛等活动,以增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四、 结语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对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重庆交通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结合自己优势科目和办学特色,在土木工程学院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模式,努力培养出有创新精神,有专业能力,适应社会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2010.

[2]林健.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1):51-60.

[3]郁婷婷.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J].出国与就业,2010,10(3):18-19.

[4]王振洪,邵建东.构建利益共同体推进校企深度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1(3/4):61-63.

[5]顾祥林,林峰.中美英德加五国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6,(3).endprint

猜你喜欢

双导师制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
国际化、大工程背景下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试析落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要素和模式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