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草之王”人参 有故事的滋补佳品

2017-12-27于蛟龙

养生大世界 2017年12期
关键词:长白山人参

于蛟龙

人参在中国保健药用历史已有四千年,是著名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之首;满族人把人参称作“奥尔厚达”,“奥尔厚”是草类总称,“达”是首领、头人的意思,译成汉语即 “百草之王”;人参和鹿茸、冬虫夏草并称为中医三大补品;还和何首乌、灵芝、冬虫夏草一起,合称为“四大仙草”,更被尊为“补气第一要药”。有人做过调查,问最有名的保健中药是什么,几乎百分之九十的答案都是人參,可见人参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

人参自古是皇家贡品

长白山是满族人的故乡,人参因此而沾光。据说努尔哈赤小时候跟着七个小伙伴进山采参,受山神爷(老虎)的指点,挖到了64棵大人参,当然这毕竟是传说。但满族作为一个偏居东北的少数民族,能有雄厚的财政基础,从而发动对明朝强大的军事攻势,除了军事兼并和掠夺外,其财力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辽东马市上的人参贸易。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规定,采参必须经过允许。后世皇帝对人参更为重视,诏令参夫入山采参,均要由户部发给准票,对其所得抽成交纳官府,并选上品送入大内。

喜欢看清宫戏的朋友,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桥段,某娘娘气弱游丝躺在床上,翘起兰花指,冲丫鬟喊道:“参汤——”其实,人参也确确实实是清宫宠爱的御药。人参最能补气,振阳助神。清宫中,几乎各朝的皇帝、后妃都常常服用。以乾隆皇帝来说,据记载,他在13个月中,一连服用人参359次,每日约用1钱余。乾隆二十五年,皇太后的一次记录,就用人参2.2斤。雍正十三年,清宫一年仅用五等人参就达230斤。慈禧太后也是喜好人参的食客,在她步入中年之后,几乎每日噙化人参,日约1钱,她交待总管切片按日包好逐日饲候供其含服。宫中的点心也常用人参做原料,如八仙糕、八珍糕里面就掺有许多人参。

清朝酷爱人参,也许是祖传,据说人参在当年伐明的战争中还发挥过作用。野史记载,明朝大将洪承畴率兵攻打辽东,兵败被俘,谁劝也不降。孝庄皇后出面,一番道理开导之后,奉上一杯茶说,请将军润润喉咙吧。洪承畴不好拒绝,接过一喝,原来不是茶,是参汤!洪承畴大受感动,当下请降。当时北京城都以为洪承畴为大明翘了辫子,正准备给他开追悼会,忽然传来消息,说洪承畴已投降,这个乌龙事件让崇祯很没面子。恐怕谁也想不到,这老家伙是被一碗参汤撂倒的。

人参是最有故事的中药

在中药界,要说谁的新闻最多、故事最多、文化最多,恐怕人参说第二,没有哪个敢说第一了。就连采参、挖参,都有一套神圣又繁琐的仪式和规矩,一辈辈的采参人,严格遵守,从不僭越。说起人参名字的由来,都颇具哲学意味。两兄弟进山打猎,遇大雪封山,吃人参得生,顾名“人生”,后来,人们又把“人生”改叫“人参”。人生如参,莫过于此,参在离开大地之时,看似幻灭,实则永生;参在深山老林生长时,看似绚烂,却也不免悲凉。

采参人也是有门有派的,他们供奉的是“老把头孙良”,孙良是第一位进山采参的人。山东莱阳遇荒灾,百姓饿死无数,孙良为谋生路,挥泪闯关东。凭借自己的胆量,硬是闯过官兵把守的台站,历尽艰辛来到长白山,但是放了很多天山,却没有挖到参。这一天,突然听到有人说话:“深山密林,向阳背阴,欲要见我,椴树下寻”,孙良第二天放山,在向阳背阴的椴树下,见到一个叫张禄的放山人,二人一见如故,结为生死兄弟。

二人相约,分头放山,三天回原地见一面,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也按时归来。一开始,孙良没挖到参,直到第三天傍晚,他终于发现人参,不由得大喊一声“棒槌”,急忙把妻子给的红线绳拴在人参叶上。正想抬参,忽然想起今天是和张禄见面的日子,便急忙赶回去,可张禄却没有来,孙良苦苦等一夜。第二天,孙良又去寻张禄。一连三天,不知翻过几座山,趟过几条河,脚上的鞋磨破了,嗓子喊出了血,也没有找到,实在走不动了,就顺着蝲蛄河往下爬,生命垂危之际,捉了一个蝲蛄吃了,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在卧牛石上咬破手指,写下绝命诗:家住莱阳本姓孙,飘洋过海来挖参,路上丢了亲兄弟,沿着蝲蛄河往上寻,三天吃了个蝲蝲蛄,找不到兄弟不甘心。

孙良死后,他那颗忠于兄弟的心却没有死,魂魄还在寻找张禄。从蝲蛄河一直走到棒槌山,在山下,一个猛虎扑向孙良,孙良打退猛虎。在山前转水湖,又被七个姑娘拦住,逼他结婚,孙良一心想着兄弟,百般不依,姑娘们见他心诚,放他上山。山上全是人参,一片连一片,红通通,甚是喜人。孙良仍不动心,被一棵人参枝挂住动弹不得,孙良说:“我不挖人参,只找我兄弟。”大参摇了摇,张禄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原来张禄是长白山人参王,正在寻找长白山守护神,他见孙良有情有义,为人正直,决定引渡他成神,掌管长白山。从此孙良成了长白山山神,人称“老把头”。

民间流传着很多人参故事,大多都是采参人结合自己的经历加工而成,这些故事将神话与现实相融合,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善良的老把头神会帮助挖参人挖到宝参;美丽的参姑娘会和年轻的挖参人结成伴侣;毛驴参可以不吃草料而为穷哥儿们开荒种地;龙参放到水里,河水就能长流不息,消除旱灾;深山的梅花鹿,林间的雀鸟,乃至一草一木,都会成为挖参人的忠实朋友和生活助手,人参也大都被人格化。人参精的形象直接取自人参宿根酷似人形的特点。在故事中被描绘为穿红肚兜的小孩、头插红花的美丽姑娘、善良的白发老翁等。

腹有“人参”气自华

百病皆生于气。古代中医认为,气是万物的基础,也是人体的物质基础。当人体的“气”出现问题,就会受寒气、病毒等邪气侵袭,影响健康,并且“气”还有促进“生血、行血”的功能。气不顺,则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等疾病问题。所以,养生应先养气。

中药补气的药物很多,但常用的主要是人参。其大补元气,回阳救逆,能很快地缓解气虚、安神生津、缓解心血管疾病。很早的医书《神农本草经》就认为,人参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的功效,“久服轻身延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对人参极为推崇,认为它能“治男妇一切虚症”。

现代医学也证实了人参的药用价值,证明人参含有丰富的人参皂甙、氨基酸、人参酸等物质。具有滋补强壮、补气、固脱、安神、生津、止渴、明目、开心、益智功效;能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能力,降低疲勞,提升血液中血红素的含量、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增强肝脏解毒功能,改善骨髓造血能力,活跃内分泌系统,提高肌体免疫功效。对于治疗虚症发热、内伤中风、病后体虚失血、治虚脱及心血管疾病、胃和肝脏疾病、糖尿病、不同类型的神经衰弱症、抗癌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有中医这样说,人参杀人无罪。这句话乍听有些危言耸听,实则告诫我们:补,可以,但不可以乱补。盲目食用人参反而会影响自身健康,甚至会带来诸多伤害。

从现在开始走近人参

曾经高不可攀的人参,现在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吃人参更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但是很多朋友,往往有很多疑问,为什么看似同样的参,价格差距如此之大?人参到底有多少种,哪一种更有价值?

园参:人工种植的普通人参,容易大面积种植,市面上入药的、药店里的,基本都是园参。

红参:为便于园参保存,把园参煮熟、烘干、加糖,就是红参。

白条参:园参晒干,为白条参。

林下参:野山参的近亲,参农在山上找一片适合人参生成的林子,把种子撒下去,任其生长。如今市面上很多所谓野山参,大多都是这种“赝品”。

野山参:人参的神秘和名气都来自野山参。但野山参可遇不可求,极为少见。

此外还有西洋参、高丽参等人参品种。选择人参是一门学问,既要保证货真价实,还得吃出健康和疗效。长白山参茸特产联盟是一家集人参种植、人参加工、人参销售于一体的人参销售平台,以弘扬人参文化、传播养生理念为宗旨,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环环相扣、体系完整,一产二产三产有机融合,衍生出独具特色的鲜参、干参、各类高中档人参礼盒、人参酒、人参含片等深受人们喜爱的人参制品。选对人参才养生,长白山参茸特产联盟直接面对参农,每一棵参都精挑细选、精心加工,从一棵幼苗到走向市场,经历无数道工序,在保证品质的同时,更加注重养生功效。让每颗人参都有故事,让每个人都能体会到人参的魅力,是他们的终极目标。欢迎朋友们走近人参、了解人参、喜爱人参,与参结缘,食参受益。

小贴士 人参食用方法推荐

炖服:将人参切成2厘米薄片,放入瓷碗内,加满水,封碗口,放置锅内蒸炖4~5小时。

嚼食:以2~3片人参含于口中细嚼,生津提神,甘凉可口。

磨粉:将人参磨成细粉,每天吞服,用量视个人体质而定,一般每次1~1.5克。

冲茶:将人参切成薄片,放碗内或杯中,用开水冲泡,闷盖5分钟后即可服用。

泡酒:将整根人参切成薄片装入瓶内,用50~60度的白酒浸泡,每日斟情服用。

炖煮食品:人参在食用时常常伴有一定的苦味,如果将人参和瘦肉、小鸡、鱼等一起烹炖,可消除苦味,滋补强身。

猜你喜欢

长白山人参
长白山新增“天眼”
“冬吃萝卜赛人参”有新解
水中人参话鳅鱼
漫步四季,探索不一样的长白山
长白山册封始于金代
清爽可口的“水中人参”
问道长白山之人杰地灵
清代的人参故事
吃人参不如睡五更
岚雾情吻长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