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穴青龙摆尾刺法治疗失颈的临床观察
2017-12-27陈静梅成
陈 静 梅 成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哈尔滨 150036)
落枕穴青龙摆尾刺法治疗失颈的临床观察
陈 静 梅 成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哈尔滨 150036)
目的 观察落枕穴青龙摆尾刺法治疗失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失颈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落枕穴青龙摆尾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落枕穴。2组均行针两次,针刺一次。观察2组治疗后疼痛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治愈率90.0%,对照组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落枕穴青龙摆尾刺法能激发经气,飞经走气,显著提高对失颈患者的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落枕穴 青龙摆尾刺法 激发经气 失颈
失颈是以疼痛伴项部僵硬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又称“落枕”、“失枕”,是临床针灸科常见病之一。常因颈部姿势不当、枕头的高低不适,外邪侵袭等因素引起项部经络气血运行受阻,临床中常以针刺经验穴落枕穴治疗,并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也有大量临床数据支持。笔者尝试在临床中使用落枕穴青龙摆尾刺法激发经气治疗失颈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做如下报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采集的60例病例均来自于黑龙江省中医医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针灸六科门诊患者,按照失颈患者的就诊先后顺序,在随机数字表法下随机分为治疗组(落枕穴青龙摆尾刺法)30例和对照组(常规针刺落枕穴)30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的比较上,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
(1)一般无外伤史,多因睡眠姿势不良或感受风寒后所致。
(2)急性发病,睡眠后一侧颈部出现疼痛,酸胀,可向上肢或背部放射,活动不利,活动时伤侧疼痛加剧,严重者使头部歪向病侧。
(3)患侧常有颈肌痉挛,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大小菱形肌及肩胛提肌等处压痛,在肌肉紧张处可触及肿块和条索状的改变。
(4)颈椎X线可见退行性变或未见明显异常。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简明脊柱外科学》[2]
(1)突然发病,常因睡觉姿势不当所致。
(2)颈部疼痛及活动受限,疼痛主要在颈部,也可以模糊地放射至头、背和上肢。
(3)受累的肌肉多为斜方肌、肩胛提肌及胸锁乳突肌等区域,或颈部筋膜和韧带组织等;发病时该处肌肉痉挛,有广泛压痛。
(4)颈椎X线片检查常无明显异常,少数患者侧位片可见颈椎生理性前凸减小或变直,关节间隙增宽等。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无外伤史;
(2)患者的基本情况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和《简明脊柱外科学》[2],且不符合排除标准;
(3)患者同意并配合本次临床试验的治疗方案。
1.4 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
(2)对金属过敏体质及惧针、晕针者,人身或哺乳期孕妇;
(3)年龄<20岁或者>60岁;
(4)患者不遵从治疗方案或同时应用其他医学试验治疗方案者。
2 治疗方法
取穴:见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针灸学》[3]中定位,取患者肢体双侧落枕穴,在手背,第2、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0.5寸凹陷中。操作方法:采用安迪牌一次性无菌规格Φ0.35×40mm毫针,常规消毒后,由针直刺双侧落枕穴,进针深度均为0.5寸。
治疗组:行青龙摆尾手法。
操作方法:在取穴针刺后,先执针不转,提针至穴位浅层(天部),按倒针身,针尖朝向痛点,拇指食指执针不转,一左一右慢慢摇动针柄,像用手扶船舵,使针感向痛点传导,施手法30秒后停止。留针15分钟时再次行青龙摆尾手法,行针时间30秒,留针30分钟后出针。
对照组:普通针刺治疗
操作方法:针刺在提插捻转手法下取得酸麻胀痛感之后,留针15分钟时再次行针,时间30秒,留针30分钟后出针。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3.1.1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颈项部疼痛、酸胀消失,压痛消失,颈部功能活动恢复正常。
好转:颈部疼痛减轻,颈部活动改善。
未愈:症状无改善。
3.1.2 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分 患者根据自觉症状,对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对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对比。
3.2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疗效比较[n]
如上表所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xs)
差值与治疗前比较P<0.01
4 讨论
失颈属于西医颈椎病范畴,目前常采用牵引、复位等物理治疗手段配合止痛药物综合治疗。失颈主要是各种原因导致的患者项部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导致项部僵硬,活动不利,临床治疗以疏经通络,调和气血为主。中医常使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落枕穴作为治疗失颈的经验穴,以其效果的显著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多采用落枕穴配合其他穴位,而少有利用飞经走气手法加强疗效。青龙摆尾手法出自《金针赋》:“若夫过关过节催运气,以飞经走气……一曰青龙摆尾,如扶船舵,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拨动。”是通关过节针法之一,善于疏通经络,调节气血,气至针下后,引气至病所。《灵枢》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针刺之时,得气后才会达到效果,气至病所,疾病方能去除。而青龙摆尾手法正是引针下经气达到病所,从而加强临床效果。而从症状表现来看,而青龙摆尾手法正是通过飞经走气,通过针刺得气将经气从落枕穴激发后,以手法刺激,疏通经络,使气由沿经络一路走向项部,最终直达病所。本研究在针刺落枕穴的同时,加入青龙摆尾手法,增强了普通针刺的针感,有着更强的激发经气,疏通经络的效应,同时助气直达病所,较常规针刺有不可比拟的效果。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刺可以较长时间的交感性作用,对皮肤血流量有调节作用,青龙摆尾手法可以通过穴位,从而刺激大脑释放内源性阿肽片来发挥镇痛效用,针刺信号进入脑区以后,可增强内源性阿片肽的活性,提高人体的痛域,从而达到镇痛的效果[4]。同时,青龙摆尾手法操作简便,无需借助其他工具。故在落枕穴处施以青龙摆尾手法可明显改善经络中气血运行状态,疏通经络。通过观察上述结果,可以表明笔者所采用的落枕穴青龙摆尾刺法治疗失颈疗效明显,且操作方便,值得进一步推广。
[1] 李国锐.《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质量技术监督研究,1995(2):5-5.
[2] 张绍文.《简明脊柱外科学》.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年
[3] 石学敏.《针灸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年
[4] 严坤立.青龙摆尾针法对肩周炎疗效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