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视角下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认知调查分析

2017-12-27葛伟曹宝花高丽王晶陈赵云徐莎莎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

葛伟, 曹宝花, 高丽, 王晶, 陈赵云, 徐莎莎

学生视角下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认知调查分析

葛伟, 曹宝花, 高丽, 王晶, 陈赵云, 徐莎莎

目的从学生角度探讨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认知情况,为构建基于核心能力的护理研究生教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采取方便抽样方法调查某大学59名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对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认知情况。结果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认知评分排序为综合能力(4.73±0.32分),研究能力(4.71±0.33分),发展能力(4.63±0.40分),专业能力(4.61±0.47分),教育能力(4.51±0.49分),管理能力(4.44±0.55分);毕业生与在读生对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能力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对各维度认知评分排序存在差异,毕业生认为综合能力最重要,在读生认为专业能力最重要;不同学位类型对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能力、教育能力、发展能力及综合能力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002,0.013,0.026)。结论学生对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认可度高,不同类别研究生对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加强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不同角度认知探讨。

护理教育; 研究生; 核心能力; 认知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核心能力本位教育理论逐渐成为高等护理教育的研究热点[1-2]。核心能力本位教育是以岗位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来保证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综合考虑社会、学生、学科和职业发展多维度需求因素[3-5]。以往针对护理研究生核心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核心能力的探讨,即从学科发展角度探讨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目前,我国护理研究生人才培养和个人需求不匹配问题比较突出,人才培养无法满足研究生个人发展需求[6],然而,针对护理研究生学生自身视角核心能力认知方面的探讨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学生对于护理学研究生核心能力认知情况,为构建以核心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及指导不同就业意向的学生选课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15年5月,利用方便抽样法,整群抽取某大学护理学硕士研究生59人作为调查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悉研究目的,并自愿参与本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调查工具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5,7-8],采用专家咨询法,设计护理学研究生核心能力调查问卷,包括学生一般情况和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调查表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入学时间、学位类型、毕业研究生从事工作类型、在读研究生就业意向;第二部分为护理核心能力调查表,包括专业能力、研究能力、管理能力、教育能力、发展能力、综合能力6个维度,共20个条目,采用Linket 5级评分法,每个条目根据重要程度不同进行赋值(5代表非常重要、4代表比较重要、3代表一般重要、2代表比较不重要、1代表非常不重要)。内容效度CVI值为0.80,对20名研究生进行预调查,进行统计分析,Cranach'sα系数为0.79,说明问卷具有较好信、效度。

1.2.2调查方法通过电子邮件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共发送邮件71份,回复59份,回收率83.1%。

1.3 统计学方法

对收回的资料核对后,采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双份独立录入数据。数据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对数据进行描述性、非参数检验等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选取的59名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中,男生1人,女生58人;年龄22~38岁(28.9±3.2岁);学术学位研究生43人(72.9%),专业学位研究生16人(27.1%);毕业生32人(54.2%),在读生27人(44.8%);毕业生工作时间1~6年(2.1±1.2年);从事护理教育10人(31.3%),护理管理8人(25.0%),临床护理11人(34.3%),其他3人(9.4%);在读生希望从事护理教育及管理的13人(48.2%),临床护理的6人(22.2%),其他8人(29.6%)。

2.2 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认知评分情况

将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对各维度职业核心能力重要程度认知评分进行排序,结果见表1。

表1 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认知情况

2.3 不同分组特征研究生对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认知评分比较

将研究生按不同特征进行分组,对核心能力各条目进行两两比较,因条目较多,仅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列表显示,其余未显示各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1毕业生与在读生对护理学研究生核心能力认知评分比较将毕业生和在读生两类人群对护理学研究生核心能力各条目认知评分进行两两比较,在专业能力维度、护理专业技能、岗位任职能力(护理实践)上,毕业生与在读生的认知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毕业生与在读生对护理学研究生核心能力认知评分比较

2.3.2不同学位类型护理硕士研究生对护理学研究生核心能力认知评分比较将不同学位类型研究生对护理学研究生核心能力各条目认知评分进行两两比较,在专业能力、教育能力、发展能力、综合能力这4个维度中,护理专业技能、岗位任职能力、教学知识体系、教学方式、创造新知识、新理论的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心理护理能力这些条目上,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认知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不同学位类型护理硕士研究生对护理学研究生核心能力认知评分比较

3 讨论

3.1 研究生对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认可度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20项条目评分均高于4分,调查问卷所涉及指标条目核心能力均很重要,表明研究生对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重要性表示认可。与同类研究相比较,护理研究生群体对于职业核心能力的认知情况明显好于医学生[9],在意识上更重视职业核心能力。研究结果中,各维度评分排序依次为综合能力、研究能力、发展能力、专业能力、教育能力、管理能力。条目评分最高的前5项二级指标项,即认为最重要的前5项职业核心能力依次为科研素养、护理伦理、护理与法、评判性思维及团队协作能力。纪翠红等[7]对300名护理研究生进行的自评能力的调查得分显示,最高的能力依次为法律伦理实践和协作能力、专业态度及自主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解决问题及临床思维能力,基本上与本研究条目评分较高的指标相一致,说明意识上重视是提高职业核心能力的前提[9]。同时,评分最低后5项依次为教育学知识体系、管理学知识体系、科研方法、管理方法以及人文素质。从得分结果可以看出,研究生认为伦理道德素养的培养重于知识的获得,此结论比较符合教育意义人格培养论[10]。

3.2 不同群体特征研究生对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认知有差异

3.2.1不同阶段护理学研究生核心能力认知影响分析将研究生分为毕业生与在读生两群体进行比较,毕业生与在读生对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认知评分排序存在较大差异:毕业生认为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排序为综合能力、研究能力、发展能力、教育能力、专业能力、管理能力;而在读生认为的排序依次为专业能力、研究能力、综合能力、发展能力、教育能力、管理能力;两群体均认为研究能力在核心能力排名靠前。毕业生认为个人综合能力最为重要,专业能力重要程度排名靠后;而在读生认为专业能力最为重要,且对此维度下护理专业技能、岗位任职能力评分显著高于毕业生评分。

以往研究显示,患者疗效及满意度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业务专业水平的高低,同时取决于其沟通、心理护理服务观念等综合素质[11-14]。毕业生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其对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重要程度做出的判断更符合临床的需求。相比而言,学习阶段的在读生则认为专业能力更能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同时,我国护理研究生的临床实践效果不佳,专业能力有待提高,46.43%的研究生本身对临床实践效果的不满意[15-16],更好地解释了在读生认为专业能力更重要,更期待提高专业能力。因此,护理院系应在充分培养其专业能力的同时,利用各种机会,通过跨学科教育等方式方法[17],培养护理研究生综合素质能力发展,为将来进入工作岗位更好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于研究能力,目前我国临床护士仍以未经历过系统的科研能力培训的本科及以下学历专科生为主,护士的整体科研水平较低,研究能力成为制约护理人员晋升发展的瓶颈[18-19]。研究能力作为区别于研究生于本科及以下学历人员的本质差异,固然被认为是重要程度排名靠前的能力。同时,已有研究证实,研究生在专业发展和科研能力两方面能力高于普通护士[20]。

3.2.2学位类型对护理学研究生核心能力认知影响分析不同学位类型研究生对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认知评分排序趋于一致:两群体都认为综合能力与研究能力的重要性排名靠前,教学与管理能力相对重要性排名较低;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专业能力与发展能力评分相等。本研究与宋琦等[16]的研究部分结论存在一致性。科学学位类型的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自己能力的认知比较符合专业培养趋势和定位,专业学位类型护理硕士研究生对本学位类型该具备的核心能力要求认识不足。建议加强专业学位的宣传,提高专业学位认知度,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从入学开始即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与定位,更好地实现培养效果。专业学位研究生对护理学研究生核心能力认知评分均值显著高于科学学位研究生认知评分均值。一方面可能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对研究生核心能力的培养诉求更高;另一方面,可能由于调查研究样本数量所限,专业学位硕士样本量较小所致。

3.3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本研究旨在建设以核心能力为导向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研究样本仅为一所医学院校的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受可纳入样本量的限制,研究结论尚需更大样本研究予以验证。护理研究生将是未来我国护理科、教、研和临床护理发展的领军和中坚力量,是促进护理事业发展的源动力。核心能力本位教育有利于保证护理研究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不同群体的认知和需求不同,应加强护理研究生核心能力不同角度探讨,为更好地构建以核心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及指导不同就业意向的学生选课提供参考依据。

[1] Scott Tilley DD.Competency in nursing:a concept analysis[J].J Contin Educ Nurs,2008,39(2):58-66,94.

[2] 纪翠红,王惠珍,徐南楠.以核心能力为本位探讨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模式[J].护理学杂志,2010,25(18):89-91.

[3] 秦永杰.基于核心能力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2.

[4] Blazun H,Kokol P,Vosner J.Survey on specific nursing competences:Students' perceptions[J].Nurs Educ Perspect,2015,15(5):359-365.

[5] 李校芒,张平,赵红.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护士核心能力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0,7(9):423-425.

[6] 马玉萍.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护理研究,2009,23(8):2200-2202.

[7] 纪翠红,翟惠敏,王惠珍.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2,27(10):72-74.

[8] 李胜玲,杜茜倩,穆国霞,等.德尔菲法构建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哈尔滨医药,2014,34(2):106-108.

[9] 张灵灵,张翘楚,李钟琪,等.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认知及能力调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8):33-34.

[10] 李会春.通识教育的意义:一个话语分析的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15(9):12-19.

[11] 董伊人,陶鹏德.病人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24(1):116-120.

[12] 任香玲.病人满意度与临床护士沟通能力的研究[J].全科护理,2012,10(12):3329-3330.

[13] 王桂琴,刘桂萍,刘春花.心理护理对术前患者的影响及影响护理效果的因素[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5):639-640.

[14] Calman L.Patients' views of nurses' competence[J].Nurse Educ Today,2006,26(8):719-725.

[15] 刘哲军,胡雁,苏颖,等.临床能力考核对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129-130.

[16] 宋琦,谭洁,何朝珠,等.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认知的比较[J].护理学杂志,2015,30(9):67-69.

[17] Beth S,Sherry W,Aprn BC.Achieving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competencies and outcomes through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J].Clin Nurse Spec,2006,20(2):75-80.

[18] 史宏睿,程金莲.护理科研成果应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初探[J].护理研究,2012,26(4B):1047-1049.

[19] 徐凤玲,查婷婷,朱瑞.安徽省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发挥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4,21(17):27-29.

[20] 李倩,彭华,周建辉,等.重症监护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4):420-424.

SurveyontheCognitionofNursingPostgraduate'sCoreCompetencesundertheStudents'Perceptive

GE Wei,CAO Baohua,XU Shasha,et al.
SchoolofNursing,Fourth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Xi'an,710032,China

ObjectivesTo learn the cognition of nursing postgraduate on nursing postgraduate's core competences,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core competency-based nursing education.Methods59 nursing postgraduate students from one university were conveniently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through email.ResultsThe importance degree rank of the nursing postgraduate's core competences was comprehensive ability(4.73±0.32 points),research ability(4.71±0.3 points),development ability(4.63±0.40 points),professional ability(4.61±0.47 points),education ability(4.51±0.49 points),management ability(4.44±0.55 points).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gnition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scores between graduated postgraduates and postgraduates studying in the university(P=0.005).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gnition of research ability,education ability,development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scores between different degree type of postgraduates(P=0.016,0.002,0.013,0.026).ConclusionsStudents attach importance to nursing postgraduate's core competences.Different factors influence students' cognition on nursing postgraduate's core competences.It's better to investigate the cognition of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Nursing education; Postgraduate; Core competences; Cognition

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3BY124)

第四军医大学护理学院,陕西 西安,710032

徐莎莎

G646

A

10.3969/j.issn.1673-5625.2017.06.008

2016-12-18)(本文编辑 甘勇)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
“六有五化”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护理学杂志》稿约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