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守儿童耻感心理及与同伴冲突应对方式研究

2017-12-27刘芳杨培东李桂玉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耻感同伴冲突

刘芳, 杨培东, 李桂玉

留守儿童耻感心理及与同伴冲突应对方式研究

刘芳, 杨培东, 李桂玉

目的分析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耻感心理及其在同伴冲突情况下的应对方式差异。方法选取1 029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儿童耻感问卷和同伴冲突应对方式问卷两部分。结果留守儿童行为耻感因子得分较非留守儿童低(P<0.001);在面临同伴冲突的情境时,选择幻想、攻击、退缩的应对方式较非留守儿童高(P<0.05);选取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较非留守儿童低(P<0.05)。结论留守儿童的耻感心理及其面对同伴冲突时采用的应对方式均与非留守儿童存在差异,有必要给予留守儿童一个好的成长环境,使其能形成正常的耻感心理,以及改善其同伴冲突时应对方式的选择。

留守儿童; 耻感心理; 同伴冲突; 应对方式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一方无监护能力、一方外出务工或父母双方同时都外出务工而留守在户籍所在地的年龄不满16周岁的儿童[1]。该特殊群体出现在我国社会的转型时期,近年来逐年增加[2]。研究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 000万,11周岁及以下儿童为1 953万,占农村留守儿童的32.01%;12~14周岁儿童为995万,占16.30%[3-4],有50%的留守儿童正处于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分布,以中西部及沿海地区为主,湖北、河南、江西、安徽、四川、贵州等省份的留守儿童数均超过70万[5]。耻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情感心理,是当个体在面对羞耻现象时自发产生的,为了维护被个体内化了的社会道德承受性的最低限度时体验到的一种负性情感,是一种基本伦理观念。留守儿童大多处于耻感心理形成的重要时期,父母关爱及教育的缺失,生长环境的特殊使其耻感心理水平偏低,容易出现性格缺陷、情感淡漠、习惯不良等异常心理行为[6-7]。有研究表明[8],耻感心理与冲突应对方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留守儿童的耻感缺失,会使得其在面临同伴冲突时更容易采取不恰当的应对方式[9]。本研究旨在分析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耻感心理差异,以及在面临同伴冲突时采用的应对方式,为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健康同伴关系提供一定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十堰市竹山县的4所乡镇小学的学生1 029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留守儿童537名(六年级100名、五年级81名、四年级138名、三年级218名),男生227名、女生310名;非留守儿童492名(六年级85名、五年级112名、四年级121名、三年级174名),男生305名、女生187名。

1.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匿名问卷调查的方法,由专门人员指导被试者进行集体测试。调查问卷包括儿童耻感问卷和同伴冲突应对方式问卷两部分。其中儿童耻感问卷包括身体耻感、个性耻感、行为耻感、关系耻感4个维度18个条目,采用Likert 4点计分,得分越高耻感度越高;同伴冲突应对方式问卷包括幻想、退缩、寻求帮助、问题解决、攻击5个方式,采用Likert 5点计分,以各维度题目分数相加除以该维度的题目数量即为该维度平均分数。儿童耻感问卷α系数为0.861,同伴冲突应对方式问卷α系数为0.932,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29。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儿童耻感心理比较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行为耻感因子得分低于非留守儿童(P<0.05),而两组儿童在个性耻感、关系耻感、身体耻感3个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耻感心理各维度得分比较

组别例数个性耻感关系耻感行为耻感身体耻感非留守儿童4922 29±0 952 14±0 902 60±0 992 70±0 87留守儿童5372 21±0 542 21±0 582 20±0 762 64±0 74t值-1 6431 580-7 251-1 099P值>0 05>0 05<0 001>0 05

2.2 同伴冲突应对方式的基本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在面临同伴冲突的情境时,选择幻想、攻击、退缩的应对方式得分较非留守儿童高(P<0.05);选取问题解决方式较非留守儿童低(P<0.05);选取求助的应对方式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组别幻想攻击问题解决退缩寻求帮助非留守儿童3 41±0 813 29±0 793 01±0 973 29±0 753 50±0 65留守儿童3 59±0 733 63±0 712 74±1 143 49±0 773 42±0 86t值4 3576 548⁃2 8863 054⁃1 637P值<0 001<0 001<0 01<0 01>0 05

3 讨论

耻感心理是人在与重要他人交往过程中受其影响而潜移默化逐渐内化形成的,而重要他人的教化指导及其言传身教,对于人类成长过程中行为耻感的形成非常重要[10]。本研究发现,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行为耻感因子得分较低,这一结果与许多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结果一致[11]。分析原因,可能与留守儿童大多生活在农村环境中有关,大多的留守儿童主要与其祖辈父母生活,而其祖辈父母因承担的家庭负担过于沉重及年龄因素而对留守儿童的行为举止缺乏及时到位的监督与教导[12]。同时,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的疏离,导致其在面对困境时无法得到支持与疏导,从而使留守儿童的负性心理问题堆积,而过多的心理问题会又导致儿童出现反社会行为,从而使得留守儿童的行为耻感降低,甚至是缺失[13]。

此外,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儿童身体耻感、个性耻感、关系耻感得分与非留守儿童相似,这一研究结果可能与留守儿童在社会上所获得的关注度增加有关。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逐渐增加,使得外出务工的父母意识到自己对家中留守孩子缺乏必要的关爱,使得他们能够有意识地在物质及精神层面上增加自己的关爱,同时社会各组织给予的社会支持,也使得大部分留守儿童得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生活习惯,并能正确认识自己[14]。

本研究显示,在同时面对同伴冲突时,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更多地是采用幻想、攻击、退缩的应对方式,与留守儿童面对应激情景时采用不成熟型或中间型应对方式的研究结果一致[15]。这可能与留守儿童不良的成长环境及负性心理问题堆积有关。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社会支持度的利用能力上不如非留守儿童,因其与父母长期分离,从而导致其面对冲突时不善于寻去帮助解决问题,而是选择退缩、幻想、攻击的方式应对[16-18]。同时关于留守儿童负性心理问题堆积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存在紧张焦虑、抑郁压抑、自卑拘谨、自控力差、情绪不稳、冷淡孤独、乐群性低的特点,其内心消极悲观、自我概念低,因而极少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处理与同伴的冲突。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其公正感较非留守儿童低,因此其违法违纪行为几率较非留守儿童高[19-20]。不良的生活环境、监督教养及父母关爱的缺失,使得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过多的堆积,而产生自负冷漠的情感障碍甚至是严重的攻击或反社会行为。面对困境时留守儿童采用的应对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心理健康情况,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耻感心理和在同伴冲突情境下的应对方式状况存在一致性,在面临同伴冲突时关系耻感越高越倾向于寻求帮助,而行为耻感越高则越倾向运用幻想应对,这与本次研究的结果相一致[21-22]。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的耻感心理及其面对同伴冲突时采用的应对方式均与非留守儿童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给予留守儿童一个好的成长环境,给予他们足够的父母关爱、社会支持以及物质供给,使得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培养其耻感心理,有助于他们面对同伴冲突时采用合理的应对方式。

[1] 张茂元.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比较研究——基于广东五市的实证分析[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6,28(2):39-44.

[2] 杨静,宋爽,项紫霓,等.流动和留守儿童生活事件和人际关系与利他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11):833-837.

[3] Angelini L,Bisogno G,Alaggio R,et al.Prognostic factors in children undergoing salvage surgery for bladder/prostate rhabdomyosarcoma[J].J Pediatr Urol,2016,12(4):265.

[4] 匡仪,吕飒飒,刘枫,等.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主观幸福感之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6):919-922.

[5] 杨通华,魏杰,刘平,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人格特质与社会支持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2):285-292.

[6] 李旭,李志鸿,李霞,等.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父母情感温暖的关系——基于潜在剖面分析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30(5):375-377.

[7] Davis J.Educación o desintegración? Parental migration,remittances and left-behind children's education in western Guatemala[J].J Lat Am Stud,2016,48(3):565-590.

[8] Ban L,Guo S,Scherpbier RW,et al.Child feeding and stunting prevalence in left-behind children:a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data from a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ese population[J].Int J Public Health,2017,62(1):143-151.

[9] 胡登全,邓倩.基于留守儿童文化生活的农家书屋建设——以重庆市留守儿童为例[J].编辑之友,2014(6):13-16.

[10] 廖传景,吴继霞,张进辅,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研究:安全感的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88-97.

[11] 魏军锋.留守儿童气质性乐观、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4(11):58-61.

[12] Al-Sobaihi S,Nakamura K,Kizuki M.Undernutrition among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f age in Yemen:Role of adequate childcare provided by adults under conditions of food insecurity[J].J Rural Med,2016,11(2):47-57.

[13] 李世玲,甘世伟,曾毅文,等.重庆市永川区小学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研究[J].重庆医学,2016,45(10):1357-1359.

[14] 刘奉,蒋祥林,邹飞,等.重庆三峡库区留守儿童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调查与干预措施[J].重庆医学,2016,45(29):4123-4125.

[15] 季彩君.教育公平视阈下的留守儿童教育支持—基于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差异的实证调查[J].基础教育,2016,13(2):48-57,81.

[16] Darmstadt GL,Howson CP,Walraven G,et al.Prevention of Congenital Disorders and Care of Affected Children:A Consensus Statement[J].JAMA Pediatr,2016,170(8):790-793.

[17] 葛缨,胡媛艳,张智,等.心理剧对城市留守儿童网络成瘾及社交回避的改善效果[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6):458-465.

[18] 魏军锋.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希望与应对方式的多重中介效应[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5):361-365.

[19] 胡长舟,冯玉韬,李秋丽,等.宁夏留守儿童抑郁情绪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3):246-249.

[20] 王金华.中国农村社会治理不能忽视留守儿童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5(3):6-8.

[21] 闫茂华,陆长梅.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以连云港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2):898-900.

[22] 曹艳春,戴建兵.基于多维风险指数的农村留守儿童风险预警和分级干预机制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科学版),2016,18(5):503-509.

StudyonLeft-behindChildren'sPsychologicalSenseofShameandCopingStyleinPeerConflictSituation

LIU Fang,YANG Peidong,LI Guiyu.
ShiyanWomenandChildrenMedicalCareCenter,Shiyan,442000,China

ObjectivesTo analyze the psychological sense of shame and coping style in peer conflict situa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non-left-behind children.Methods1 029 children were selected to conduct a questionnaire survey.The questionnaire included two parts:children peer conflict coping style and the sense of shame.ResultsThe behavior shame factor of left-behind children was lower than that of non-left-behind children(P<0.001).In the face of peer conflict situation,left-behind children were more likely select fantasy,attack,retreat coping styles than non-left-behind children(P<0.05),while they were less likely select problem solving coping style than non-left-behind children(P<0.05).ConclusionsLeft-behind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shame and coping style in peer conflict situations are different from non-left-behind children,and it is necessary to provide left-behind children with a good growth environment,so that they can form a healthy sense of shame psychology,and improve peer conflict coping style selection.

Left-behind children; Psychological sense of shame; Peer conflict situation; Coping style

湖北省卫生厅科研一般项目(JX6B109);十堰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项目(15R45)

十堰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中心,湖北 十堰,442000

杨培东

G444;B848

A

10.3969/j.issn.1673-5625.2017.06.015

2017-04-18)(本文编辑 王芳)

猜你喜欢

耻感同伴冲突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消失的“耻感”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消失的耻感
寻找失散的同伴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消失的耻感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
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