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的家校沟通

2017-12-26张冬芝王智莹

湖南教育·A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信群家校互联网+

张冬芝+王智莹

“互联网+”时代,校园微信平台、微信群已成为向家长、社会介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阵地,成为家长与学校互动交流的新场所。如何建立高效、互信、有生命力的班级微信群呢?结合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目标愿景———家校协同牢筑基石

班级微信群建立的根本目的在于统筹家庭、学校、社会各方信息资源,提升家庭教育力和家校协同,助力学生成长;同时也达到增加学校教育教学透明性、提高家校互信度的目的。

1.提出目标定方向。

每个班级微信群在建立之初都要提出共同的育人目标。班级如何发展?班级的核心文化是什么?班级育人特色要具备怎样的优势?关于这些问题,不仅教师要思考与明确,同时也要让家长明晰与认同。

2.共商名称立精神。

有了共同的目标后,必须有一个群名称,能够将所有人的力量集中起来,向目标奋进,而且名称必须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如我校100班在新建一个微信群之后,钱桂林老师就马上引导家长们共同讨论给群起一个名字。经过家长们的热烈讨论,最终将微信群的名字定为“书香126”,共同盟约做有书香味的人,共同努力引导、培养孩子爱阅读、会阅读。四年级119班群名为“童心同心119”,即希望每个人都以孩子自身的发展为出发点,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3.建立规则促互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微信群从建立之初,应建立彼此信任的规则,这个规则包括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首先,全体家长须按照“孩子姓名+爸爸或妈妈”的“备注名”形式修改自己的群名片,让所有的家长在里面都以实名制入群,确保群类人员的纯粹以及表达的真实性、微信群的正面性等;其次,信息发布的时间、方式、内容以及反馈的方式要有明确的规定,如真诚交流、和谐相处、注意措辞,不得在群内发泄自己片面过激的观点,遇见自己孩子成长的问题应尽量私聊,不在里面发布其他与孩子成长无关的信息特别是广告等。通过这样的操作过程,微信群的管理和沟通文化就基本建立起来了。

二、打破壁垒———家校互通助力成长

建好微信群后,教师可通过分享学生学习、生活精彩片段等,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同样,家长也可以通过微信分享孩子家庭生活、学习等情况,以此破解横亘于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壁垒,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通。

1.班级小喇叭。

信息发布是微信群的主要功能之一。其发布的信息包括学校通知、活动,班级日常工作、学生表现等,这有助于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工作开展和学生在校表现。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时懵懂无知,学校里的一些活动,比如亲子运动会、我是小歌手、班级“我型我秀”等,尽管老师当面解释过,但孩子毕竟还小,回去转述时有可能会表达不清、意思不明,班级微信群能将学校里重要的通知第一时间传达给家长,让家长知晓要做些什么,给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很多便利之处。

2.信息回收站。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由于很多家长因工作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不多,以致不能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通过微信的互动,教师能第一时间推送消息,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在微信群交流、讨论,个别问题可以进行一对一交流,同时家长也能够及时地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反馈给老师,帮助班主任联合家长,让教育更有针对性。

3.精彩记录册。

作为家长,对于孩子在校的表现很是关注,班级微信群既是家长了解孩子在校活动表现的一个窗口,也是学校文化的传播站。学校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如班级“我型我秀”、好书漂流、人人会演奏等,班主任会及时用图片、视频记录下每一个精彩的瞬间,并发送到微信群,让家长通过微信群及时领略到学生在学校里丰富多彩的生活,参与到孩子在学校的成长,看到孩子的另一面,同时实现对校园文化的认可以及了解孩子所在班级的整体状态。为了更好地展示学生的活动和作品,班主任也可使用美篇将每次活动过后的照片、视频配上文字及适合的背景音乐发布在班级微信群中,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生活,同时指导感兴趣的、乐学好学的家长通过美篇记录孩子的生活片段,并进行分享,为孩子积累一份宝贵的成长档案。

三、能量传播———家校互动提升教育力

在媒体发达的今天,“吐槽”“牢骚”成了家常便饭,“负面情绪”也像脱了缰绳的烈马,停不下脚步。班级群一不小心就会成为一个传递负面情绪的垃圾站。因此,我们要利用好微信的各种功能,让教育“正能量”传递开去,带动和鼓励更多的家长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

1.示范带动。

每年四月,学校会开展“为你读诗”活动,这个活动的内容是教师、学生、家长将朗读录音并配上音乐,在微信群中与所有人分享,他人可以展开点赞、评价与讨论,以促进彼此朗读水平的提高。活动开展以来,学生在微信群中分享了大量的优秀朗读录音,大家一起在活动中收获,在活动中成长。

“21天读书计划”。此计划旨在21天爱上阅读。在这21天里,不仅孩子要每天固定时间阅读,而且家长要帮助分享感受。每天由两个孩子担任小主持人,晚上七点将自己读到的有意思、有意义、值得推荐给大家的书籍及读后感在微信群中作介绍,既可以通过打字的形式,也可以语音说(读)给大家听,其他的同学可以作出评价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最美家庭”。学校每学年评选一次最美家庭,发挥高素质家长的引领作用,将这些家庭的育儿经验通过美篇进行推广。家长的育人经验不仅有针对性而且非常接地气,对其他家长有很强的启发。

2.智慧提升。

学生家长素质、受教育程度、对教育的认识程度、教育的方式方法良莠不齐,为此我们利用微信群来开设“好家长课堂”,影响家长、提升家庭教育力。这包括每周分享一篇家庭教育文章,介绍先进的家庭教育经验;定期开展家庭教育分享会,共聊育儿话题,引导家教水平高的家长发表观点,以家长影响家长等方式将家长们的见解融合成共识。

在一次爱心公益活动家庭教育分享会中,三年级杨悦妈妈在班级微信群这样写道:“助人为乐是我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富强社区的阳光家园,生活着一群残障朋友,他们虽然智商较同龄人不同,但是个个都像娃娃们天真可爱,精神蓬勃……短暂的停留给我带来了强烈的心灵震撼。我们的孩子身体健康,生活无忧无虑,不更应该向残障朋友们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吗?从今往后,我将从自身做起,教育孩子做个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人。同时也呼吁大家关注弱势群体,关爱残障儿童,传递希望,奉献爱心,参与到更多的公益活动中来。”其他家长纷纷点赞,并有九名家长带着孩子参加了爱心助学、慰问孤寡老人、走进福利院等活动。

“影响不创造任何东西,它只是唤醒。”通过分享,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逐渐唤醒,并将学到的经验运用到教育孩子中,可以说,班级微信群是家长的“网络学校”。【本文为常德市教科院立项课题《数字化家校沟通平台有效运用模式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CDJYKY201311】

(作者单位:常德市武陵区工农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群家校互联网+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失范理论视角下基于微信群的家校互动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圈”言“群”语,如何把握法的边界
第200位驾到红包漫天的狂欢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