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发性引导,开放式学习

2017-12-26余桑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启发体验兴趣

余桑

摘 要:很多小学生在幼儿园已经学过很多语文初级知识,进入小学后感觉自己都会,所以往往丧失了学习的动力,产生了骄傲的情绪。所以,小学低年级要注意进行兴趣启发和思考引导,让孩子们以丰富多彩的方式体验和思考语文知识。从教学实践出发,对低年级语文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进行分析。

关键词:兴趣;启发;交流;体验

客观来说,小学阶段是系统学习语文知识的发端,但是当前很多幼儿园都提前给孩子们教授了拼音和一定量的汉字。提前启蒙固然有其好处,但是也会让有的孩子进入小学阶段后一看知识都学习过,产生骄傲的情绪,进而形成惰性思维,这在三年级前尤其严重。实际上,语文不仅仅是让孩子们掌握字词,还要引导他们掌握思考和逻辑方法,培养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及能量。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我们一定要認真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情绪,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启发和引导,让他们走出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开启思考与实践的新语文学习体验,这样师生齐用力,啐啄同时才能生成最大课堂效能。鉴于此,我从下面几个角度说一说低年级语文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

一、有兴趣才有动力

在课堂上兴趣就是第一生产力,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欲望。前面说过,当前很多一、二年级的学生因为幼儿园已经学习过很多知识,感觉这些内容都会,往往骄傲自满起来。其实幼儿园学习的语文知识并不系统,如果这时我们再不及时吸引学生兴趣,改正他们的学习态度,那在接下来的中高年级他们就会感到吃力,进而丧失信心。分析出这些基本学情,然后我们再结合小学生以形象认识为主、喜欢听故事等认知规律,整合教学内容,紧抓学生兴趣点,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和探究中来。

新改版的语文教材筛选的文章也在积极寻找学生的兴趣点。比如,二年级上册第一课的《小蝌蚪找妈妈》和第三课《植物妈妈有办法》,故事性比较强,易于通过听故事、演故事来吸引兴趣,为深入学习字词,以及口语表达奠定情感基础。第二课《我是什么》是一篇科普文,以拟人的方式说了“水”的不同状态,让孩子们猜谜语,巧妙地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便于孩子们兴趣十足地深入到学习中来。

二、有问题才会思考

问题是驱动学生深入思考的原动力。语文知识面比较广,所以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记忆和默写,还要启发学生思考。只有经过思考,才能将散漫的语文知识点串联起来,生成自己的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能抓住知识关键点设置问题,通过驱动和启发,让同学们深入思考,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就拿第一课的《小蝌蚪找妈妈》来说,幼儿园学的时候,只是作为一个故事。但是二年级教学过程中还要启发孩子认识青蛙的成长过程,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热爱自然的热情,以及口述故事的能力。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设置问题引导:(1)小蝌蚪长什么样?(2)小蝌蚪的妈妈又长什么样?(3)从开始到最后,小蝌蚪自身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问题,就会驱动孩子们去探究细节,并经过思考来体会故事的表达技巧。

三、有体验才能生成

实践出真知。知识如果停留在记忆和背诵阶段,肯定不能生成运用能力。所以,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体验,让他们通过体验来解决实际问题,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弥补来提升能力

比如,学习完《小蝌蚪找妈妈》后。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复述故事。为了增强复述的趣味性,我们可以将课文改变成课堂剧。利用孩子们都喜欢表演的心理,吸引他们在排练和表演中将课文背得滚瓜烂熟,无形中提升了口语表达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深入体验知识运用,才能有效完成从表象知识到能力运用的转化和迁移,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四、有互动才能扩散

萧伯纳说:你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相互交换,还是每人一个苹果,你一个观点我一个观点,相互交换,每人两个观点。一个班几十位同学存在客观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背景的不同,所以针对同一问题,学生想到的观点也不一样,如果能互动交流,则会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取最大知识效能。

这里还以《小蝌蚪找妈妈》教学为例。经过上面几个步骤的启发和引导,同学们不但掌握了知识的梗概,而且初步拥有了一定的理解表达和口述能力。但是每个人由于理解能力和角度的差异,会有不同的看法,为了让大家通过交流取长补短完善自我,我们可以进行几点互动鼓励和提示:(1)学到的生字,看看大家分别怎么组词;(2)课文是怎么把小蝌蚪写得那么生动的?(3)小蝌蚪为什么和妈妈长得不一样……从这几个提示出发,孩子们可以交流观点,这样就强化了对语言灵活表达的认识,潜移默化生成能力。

本文是我结合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对如何吸引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语文知识的几点分析。总而言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思考、体验和互动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师生一心,啐啄同时在体验和互动中完成能力迁移,达成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喻志娟.浅谈小学语文低年段识读结合[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1).

编辑 高 琼endprint

猜你喜欢

启发体验兴趣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