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和语感培养初探
2017-12-26卢朋艳
卢朋艳
摘 要:对于刚刚进入小学的学生来讲,加强朗读学习,不仅有助其语感的恰当培养,也能够进一步拓展其学习视野,且朗读教学水平的高低也会给整体语文教学质量带来直接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应不断加强朗读教学的创新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语感培养
作为语文学习的关键组成部分,加强朗读教学,有助于全面调动小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进一步锻炼、拓展其综合素养,让其在此过程中积累更丰富的语文知识。因此,为了获得更理想的语文教育培养效果,教师应采用更新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来开展朗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一、带领学生观看朗读视频
基于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其在做任何事时,通常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进行的,或者是在教师、家长的组织安排下完成的。在传统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是在正式授课前让几名学生简单朗读一下文章,这样很难吸引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关注,进而难以获得理想的朗读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小學生都喜欢观看电视这一特点,带领学生通过观看相应视频来激发其朗读参与积极性[1]。
比如,某教师在讲解《大禹治水》这篇文章时,在让学生朗读这篇文章前,就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这篇文章的朗读视频,让学生先对别人的朗读方式、语气等方面进行聆听学习,以此来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聆听,学习、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朗读方式,且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朗读学习中,而经过长期坚持,学生既可以积累更新颖、丰富的朗读技巧,也有助于良好语感的培养。
二、通过领读营造良好氛围
小学生的思维、智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在朗读学习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细细品味,慢慢理解消化,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从中获得启示[2]。
比如,某教师在带领学生朗读学习《桂林山水》这篇文章时,针对文章第二段描写的“漓江的水真静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段排比句式,若仅仅是让学生对其中漓江水“清、净、绿”的特点进行欣赏学习,学生则难以真正领略到其中的魅力,理解也不够透彻。对此,就可以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文中以砂石来反衬水清,其实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一种回归自然本心的愿望,是对好山好水好文化这一道理的间接表达,对于整篇文章来讲,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段话,但是若能够引导学生理解地去朗读,则一定可以领略到更深层的涵义。
三、适当增加小学生阅读量
对于语文朗读学习来讲,应先熟读,直到书中的话就像是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语言时,才能够真正称得上有所收获。为此,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适当增加阅读量,特别是对于还没有足够经验、能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理论的小学生来讲,通过不断的阅读模仿学习,可以积累更丰富的经验,进一步丰富自身文化底蕴,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对其意蕴进行模仿,综合思考文章内容,才能够拓展出属于自己的理论,以及对文化的独特敏感度[3]。
因此,在培养小学生语感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仅凭自己的讲解,是难以实现学生自我修养的大幅度提升的,再加上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十分有限,其中选取的文章只是文学海洋中极小的一部分,所以,要想真正产生自身独特见解,就必须要加强积累与反复思考,也只有通过阅读量的适当提升,才能够实现对不同风格文化知识的吸取。
四、积极组织各种朗读比赛
基于小学生年龄、性格特点来讲,其往往都喜欢在家长、教师面前表现自己,期望获得家长与教师的认可与表扬,对此,在日常朗读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好这一特点,对这种争强好胜的心理做出正确引导,可以通过各种朗读比赛的开展来进一步培养、拓展学生的朗读水平,促进其语感的不断增强。比如,某教师在讲解完《陶校长的演讲》这篇文章后,就组织学生开展小型的朗读比赛,鼓励小学生积极到讲台上进行课文朗读,台下的学生则是评委,给台上的同学打分,这样不仅可以吸引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也能够在朗读锻炼中不断提升自身朗读能力,形成良好语感,更为其今后的语文学习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到加强朗读教学,以及学生语感培养,对增强其学习兴趣与效果,优化课堂教学环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探索、尝试更新颖的教学策略,设计出更生动、高效的朗读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基础上,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卢丽霞.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及语感培养分析[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2):185.
[2]陈芬.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和语感培养解析[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5(1):49.
[3]钟艳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与语感培养探究[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8):31.
编辑 赵飞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