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绘本,让培智数学绘声绘色

2017-12-26陈伟峰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生活情景动手实践绘本教学

陈伟峰

摘 要:数学的逻辑性、抽象性,对于培智学生来说是无法接受理解的。而绘本以其丰富的内容、鲜活的画面,引发培智学生的遐想,为培智学生搭建了数学情景的实践平台。教师可以借助绘本,创设几种方式来训练培智学生的数学生活能力:动手实践、生活情景、多感官刺激、满足需求。

关键词:绘本教学;动手实践;生活情景

培智学生普遍存在逻辑思维差、记忆时效短、认知能力不够等问题。再加上,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环境、教学手段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培智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经常出现无话可说的局面。怎样激发培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培智学生的生活数學能力,就成了我们培智教师共同努力的目标。

幸运的是,在教研活动学习时,我们遇见了绘本。绘本以其丰富的内容、鲜活的画面,引发培智学生的遐想,为培智学生搭建了数学情景的实践平台。绘本在老师的精心改编下,孩子们徜徉在由丰富的画面和动人的叙述交织而成的美丽故事中,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绘本以它的神奇魔力,架起了培智学生数学学习的桥梁,带领他们开始了一段绘声绘色的美丽旅程。

一、以培智学生为本位选择绘本,以培智学生现有能力进行绘本改编

绘本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以现有能力为主,从生活情景、实践动手、认知、满足需求、教育功能等多方面考虑。不要把绘本拿来就给培智学生用,这是不符合培智学生需求的,虽然很多绘本只有图片,非常简单,但是对于培智学生来说,没有经过处理改编的绘本,同样是一本天书,且学习的价值不高。

比如《时间:滴答滴答向前走》这本绘本读物是关于时间的认识,时间本就是个抽象的概念,通过故事中的主角小猪作息时间的安排,让普通儿童能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并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但是对于培智学生来说,如何读懂钟表都存在问题,又如何建立时间的概念呢?为此,我们就需要对绘本进行改编;首先,删除复杂的内容(问题、图片、文字),尽可能留下简单易懂的内容(问题、图片、文字);其次,修改内容(问题、图片、文字),再比如《时钟,滴答,滴答》绘本中,就把时间改为整时、半时,方便培智学生的认识;最后,就是增加培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学习自己有需求的数学知识,并能在课堂外使用自己学习到的知识。

二、引导培智学生成为绘本教学的主体

培智学生的现有能力,决定了在课堂上常常处于被动的情况。我们的教学理念一直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实际上,绘本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绘本本身存在的情景创设和想象空间,都是课本所无法具备的,这也正是我们培智学生所需要的。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绘本这一特点,让培智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数学绘本课堂中,让培智学生在绘本创设的生活情景中,动手实践,学习他们所需求的知识能力、生活技能等。同时绘本本身色彩鲜艳,人物可爱有趣,有些更以立体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对于培智学生来说又是一种感官刺激。

三、用动作、神态辅助语言,把绘本内容“演”出来

绘声绘色地给培智学生把绘本内容“演”出来,是带领培智学生学习绘本知识的第一步,当把这种快乐、喜悦带给学生的时候,学生才能深入到教学内容的学习中。

如在《时间:滴答滴答向前走》的绘本学习中,虽然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也比较难理解,但是在绘本的“演绎”下,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绘本教学的主题,即使部分培智学生因先天的因素导致无法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习,但贯穿整个绘本的教学重点可以提高这一部分学生的生活体验。

绘本世界缤纷无限。绘本以它独有的精妙的语言和明快的画面,营造出了一片新的教学氛围。它给予培智学生的不仅仅是眼睛的享受,更多的是细节的领悟和心灵的体会,以及生活经验上的积累。在绘本数学的课堂上,我们要努力挖掘“图”的作用,认真落实“演”的训练,让培智学生也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童真和童趣,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轻松。

四、多感官体验绘本

培智学生先天的局限性,导致不仅需要在内容上进行改编,在绘本的材质上也需要进行修改,提高多感官的刺激!比如,在绘本上呈现出立体的花卉,且能闻到花香,嗅觉上的刺激帮助学生记忆;关键部分需要选择粗糙的材料制作,进行触觉上的刺激;视觉上,争取使用3D绘本,提高学生空间想象的能力。只有在这样多感官的刺激下,培智学生才会在每一次的绘本接触中,学习到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总而言之,绘本以其形象生动的呈现方式,为培智学生带来了一场多感官的教学刺激,同时绘本教学能够给培智学生带来更多的欢乐,并在欢乐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到数学知识。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生活情景动手实践绘本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贴近生活学数学的教学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