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认识

2017-12-26李煜文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李煜文

摘 要:作业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测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因此作业布置也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来设计,绝不是机械的、随意的,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对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改革;作业数量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新理念的推动下,我国各学科的教育教学都在进行改革,小学数学也不例外。作业布置力争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下作业布置的弊端,致力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么,针对小学数学的作业改革,主要包括哪几方面呢?

一、减少作业数量,为学生减负

随着国人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任何一位家长都不愿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学生从幼时起就奔波于各个兴趣班,进入小学后各科补习班应接不暇,占据着孩子们的课余时间,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来。数学学科作为一门理科,很多教师沿袭的依然是“题海战术”,认为成绩的提高是依靠大量的习题磨出来的,进一步地压榨着孩子们的时间,动辄几张卷子、几十道类型题,正所谓“人生路上苦多难,而我却作业如山”。随着时代的进步,做任何事都在追求高效,教学和学习也是如此,包括作业的布置,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很多时候布置得多了,学生反而会没有耐心继续做,导致作业的完成质量下降,毕竟小学生年纪小,精力有限。相反,如果教师布置的作业数量少,却都是精挑细选的经典题型,学生反而会更加认真地去完成。

例如,我在进行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时,通常都是不留作业的。一来不想给学生带来太多的负担,二来不想在开启数学知识的新大门时就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堆积如山的作业压垮他们。习题的处理争取在课堂上完成,并且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二、以课堂作业为主,家庭作业为辅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学科教师都在反映学生在完成作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借助网络资源或搜题软件等工具来完成作业。这样一来,作业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然而,数学这门学科往往是当堂讲当堂练的效果更佳,因此,为了防止学生不独立完成作业,保证作业质量,及时反馈教学效果,教师应将家庭作业的完成时间挪到课堂上来完成,趁热打铁。并且在教师的监督下,在同学们共同做题的紧张氛围中,学生的状态更佳,并且随做随批改,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学生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当然,家庭作业的比重并非缩减为零,教师可相应地布置一些学生无法借助辅助工具去完成的作业,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勤于思考,将一切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因素扼杀在萌芽中。

例如,在讲授“量一量”这节课时,我布置的家庭作业为:利用你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测量工具,测量生活中的一个物品并做好记录。一改以往枯燥乏味的习题模式,并且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又杜绝了学生去搜索答案的可能,学生十分喜欢这种活动性的作业,乐在其中,通过反馈来看完成的效果也十分不错,对这节课所学知识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将知识点扎实地落到了实处。

三、作业布置的层次性

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并不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在作业布置上,却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学生的天资、基础、兴趣、成绩等因素都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再用同样的作业去要求他们显然是不科学的。在作业设计中体现出层次性,能够有效地弥补班级授课制班额大、人数多的局限性,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比如,有的学生天资聪颖,对数学也体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学起来毫不费力,常规授课对他们而言显然“吃不饱”,教师就可以以作业的形式给他们“开小灶”,为他们布置奥数题来开拓思路,活跃思维,或同一道题启发他们用不同的解法答出来,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又如有的学生成绩平平,在班级中处于中下游,通过对他们考试试卷的成绩分析会发现这些学生基础知识点掌握得并不扎实,很多学生以为自己已经掌握,其实只是一瓶不满半瓶晃荡,对于这类学生,他们在哪个知识点上栽跟头,我会就这一知识点为他们布置类型题反复练习,直到弄懂为止,扫除知识盲区。

四、建立错题集,同样的错误不再犯

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够做到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那么学习成绩自然会得到飞速提升,对于数学这一学科更是如此,因为无论大小考试,都是万变不离其宗,考查的都是那些知识点。从小学起,就应引导学生养成建立错题集记录错题的习惯,督促学生绝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每错一道题就把它工工整整地誊写在错题本上,并用不一样颜色的笔标记好错题原因、正确答案、今后该如何避免等等,看起来虽更加费时费力了,但学生为了减轻负担,在做题时就会提起精神,全神贯注,久而久之,自然就形成习惯了。这对于小学生而言实施起来的确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磨刀不误砍柴工”,渐渐地,就会发现学生的错题集上由最初要写很多错题到越来越少、最后甚至不需要再写,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个过程。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面积”时,学生常因粗心大意忘记换算单位导致错误,或将不同图形的计算公式记混,对此只能采用最笨拙却也是最有效的对策——错题集。在饱受誊写之苦后,学生果然长了记性,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總而言之,作业的布置一定要从学情出发,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满足学生的情感和心理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作业最大的价值,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葛培杰.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方法[J].学园,2014(11).

[2]邹昌荣.试析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J].读与写(上,下旬),2016(23).

编辑 温雪莲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