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017-12-26丁瑜

商情 2017年36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培养

丁瑜

【摘要】本文结合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内开设艺术欣赏类课程,培养高职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现状,从开设此类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创造力等方面的作用,讨论了此类课程开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职学生 艺术欣赏能力 培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为响应此要求,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根据自身情况在本校的非艺术专业也开设艺术欣赏类课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什么是艺术欣赏?其实艺术欣赏的过程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审美活动是在人摆脱了直接生存危机的困扰后,取得的活动空间和精神自由。审美需求的产生是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而形成的,而审美不单单是简单的“美”或者“不美”,人们用自己的感官接触到艺术作品,在欣赏的这个过程中包括了对艺术作品的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再创造等综合心理活动,是以人们在对艺术作品审美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整过活动的感悟是由欣赏者自身素质所决定的,欣赏者由此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满足,艺术修养较高者还可以获得更高的人生体验。在高校中开设艺术欣赏课程是希望引导学生掌握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和提升审美意识。在高职院校开设艺术欣赏课程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

通常在高职院校中对大学生的培养比较侧重于其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在其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相对考虑较少。然后在当今社会发展日益全球化、多元化的广阔背景之下,在提倡全面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就比较迫切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培养的不能是只有生存本领的大学生,更应培养一个能使自己的精神世界与物质生活一起获得幸福感的人。

科学是理性的,艺术是感性的,人文则有理性思考,又具有感性情感,艺术作品正好成为了联系两者的关键。而在高职院校中开设艺术欣赏类课程,是提升高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艺术一直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艺术也是一种文化,教师通过引导高职学生在各类文化场景中认识艺术、了解艺术。艺术也和我们日常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在艺术欣赏课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人的本质、思想、情感等,竖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

二、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观念

艺术一直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而美学的作用就在于,帮助我们理解人生和艺术。审美需要的产生是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而形成的,从人类社会发展来看,审美已经成为人生必备的修养,在要求综合素质的现代社会,美学修养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审美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一种审美经验,是一种感性和理性相交融的活动,并不单纯局限于色彩和空间形态的感受,还与整个社会的文化底蕴和时代氛围相关联。要达到一定的审美境界并不容易,需要日常的积累和培养才能不断的提升,与学习知识不同,审美更需要的是心灵的感悟。

通过艺术修养的提高,人能更好的感悟生活的本质,更理性的面对人生,从现实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而要获得审美体验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素质,审美素质培养就是我们开设艺术欣赏课的目的。

艺术是创作者将自身生活中实际的所见所想与艺术表现手法相互结合而进行的一种再创造,简单来说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相互结合的产物。在高职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中,通常是以优秀的艺术作品与艺术家的创作经历等,让学生在了解作品的基本表现方式以及创作目的的同时学会评价作品,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精神振奋的同时从中受到教育。这些艺术作品中都体现了艺术家的人文主义精神,学生通过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使学生对艺术作品和艺术文化有更好的理解,这样学生才能去理解和感悟艺术作品的美。通过艺术欣赏使学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理解力,并将这些能力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积累自己的审美经验,提升审美能力。

三、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这个词是现今社会提得最多的,也是我国发展最需要的一种能力,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创造力也是我们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高级技能型人才,观察力和创造力是必不可少的两种能力。通常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是逻辑的、精确的,而人文社会科学的思维往往是发散的、多元性的,这种思维方式一般来说更有益于创造力的培养。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两种思维方式交互进行,有益于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全面的锻炼。历史上许多有名的科学家不仅在自然科学方面表现卓越,在人文社科方面也表现优异,比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他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小提琴演奏家。由此可见两种思维方式的交替锻炼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非常有益。

在艺术欣赏课中,观察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正是其中的内容,例如在介绍一副画的时候,教师可以介绍画家的生平和作画时的背景资料,分析画家所处社会环境和自身经历,由此联想画家作画时的心理历程,学生在欣赏作品的时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观察作品的作画细节,体会作家作画时候的心情和感受,从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欣赏作品。一般优秀的艺术作品中都包含了作者對现实生活的美好向往或者是不满等情绪,学生在整个欣赏的过程中,细致观察并加以分析,达到了提升学生观察力的目标,学生在全面的观察和分析后,将自身带入到作者作画时场景中,通过想象作者当时的心情感受中,和作者感同身受才能深刻体会艺术作品的真正含义,达到欣赏作品感受美的目的,通过这种锻炼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是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内容,想象力是一种发散思维模式,是创造力的必要阶段,具有创造力的想象是一种新颖、独立的想象。创新思维的培养对学生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要具有良好的创造力,才能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中开设艺术欣赏类课程,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不仅是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通过对学生全方面素质的培养提升社会人才的整体水平,对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助推民族复兴起到关键的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学生培养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