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生活化不可或缺
2017-12-26奚燕
奚燕
摘 要:小学低年级数学应该在生活联系中建构知识,在动手探索中锻造学生,在拓展中提升学生。唯有学用结合,在实践中拓展,在实践中延伸,才能让所学所得在记忆的知识库中“站稳脚跟”。
关键词:生活联系;动手探索;探究延伸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角”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生活中处处有“角”的或窈窕或高挑的影子。但是,给这些角脱去漂亮的外衣之后,图形中的角到底指的是哪个部分,二年级的孩子们还是有些模糊,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那么,如何引领孩子们通过认角、找角、折角、比角、画角等一系列的活动,认识到角的真面目呢?
一、在生活联系中建构知识
对于低年级孩子而言,现实生活中,“角”就在我们的身边,就隐藏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去发掘这些资源,或者如何让“角”自然而然地介入孩子们的认知系统中;同时,关键也在于,如何在新课伊始就点燃孩子们的兴趣之火,以此引领孩子们在“角”的深处发现得更多,收获得更多。
以下是“角的初步认识”在上课伊始的教学设计:
课件出示实物:钟面、红领巾、剪刀、吸管……问:这些物体中都隐含着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角,让我们给这些角脱去漂亮的外衣,就变成这样,(课件演示:从实物抽象出角来,声光提示)你们看,在我们的校园生活里,就藏着许多的角,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角在哪儿呢?引领孩子们观察找角并汇报。先由学生说看到的角,师说: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找到的角(多媒体出示更多的角,并在有角的地方红色闪烁。)
在这样的设计中,孩子们自己交流,自己尝试发现,自己捕捉到“角”就在我们触手可及的现实生活中,就在我们司空见惯的眼皮底下,正所谓:“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不得不说,在学生“看得见”或“触手可及”的地方建构知识,发现“角”的影子和更多奥秘,是一种务实的态度。教师就应该抱着这样务实的态度,引领孩子们在“看得见的地方”发现数学、学习数学、享受数学。
二、在動手探索中锻造学生
对于低年级儿童而言,过多的理论灌输或者被动接受,都有可能导致孩子们心不在焉。重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才是聚焦学生的一剂良方。正所谓:“方法固然重要,然而,无论我们做什么,最能获得实践效果的东西是,在操作中去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
1.折角。(学生用准备好的不同形状的纸试着折一个角,折好了把角举起了,让大家欣赏。并指明说你是怎样折的?谁折的和他不一样?)
2.摸角。(把折好的角,用手摸一摸,感受感受。并指明说,你摸的是角的什么地方?有何感受?)
3.玩角。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活动角,玩一玩,发现了什么?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反之,角的张口越小,角越小。
4.猜角。猜一猜哪个角大?猜一猜—演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5.创造角。(4人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学具创造一个角)
6.画角。(课件演示—师板演示范—生试画—评价—读画角儿歌,加深画法)
瞧,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折角、摸角、猜角、创造角、画角,以此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深化和拓展,以此引领孩子们向着课堂的更深处挺进,发现更美的风景。尽管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们而言,“角”的大小有点难以把握,顶点、两边和开口方向等概念有点“神秘莫测”,但在孩子们自己想、自己折、自己涂、自己说的过程中,“角”渐渐露出了它的真面目。
三、在拓展中提升学生
好的数学课堂,不能拘囿于教材,不能停留在当下,而是要引领孩子们走向生活,与现实深度对接,与生活紧密联系。唯有学用结合,在实践中拓展,在实践中延伸,才能让所学所得在记忆的知识库中“站稳脚跟”。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角,关于角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角的许多秘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它们的美丽和奇妙吧!启发引导学生角在生活中太广泛了,它无时无刻不在装扮我们的生活,只要你们用心去观察,用灵巧的小手去创造,就一定能学到更多的有关角的数学知识。在此基础上,有兴趣的学生设计一幅简单的美丽图案,用上角的知识,或者回家后找出家中的一些角,指给家人看看。
小数课堂,不仅仅是“理论灌输课”,也是“动手实践课”;不仅仅是静态课,也是动态课;不仅仅是窗内课,也是窗外课。比如,从课后的检查中发现,部分孩子们设计了很多与角的知识有关的图案:锐角、直角、钝角;角边的长短不同但角的度数一样的两个角……
好的数学课堂不能“止于文本,否则学生的生成空间不大,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发展。”只有引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拓展延伸,才能引领孩子们走得更远,收获得更多。教师应该率先引领孩子们走在这样的课改之路上,并且在数学的密林中渐行渐深。
参考文献:
帕克·帕默尔.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6.
编辑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