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2017-12-26董翠红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数感培养数学

董翠红

摘 要:学习数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要有数感,没有数感的学生很难学好数学这门学科,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关键词:数学;数感;培养

学习一门语言我们要有良好的语感,作为一合格的驾驶员要有良好的车感,我们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要有数感,没有数感的学生很难学好数学这门学科,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感,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感的点滴经验。

一、在社会生活情境下培养学生的数感

让学生在自己身边的环境里对具体、生动有趣的事物上建立起数感,培养学生的数感不只是在我们的课堂中,我们还扩展到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去,也就是说由室内扩展到室外,由学校扩展到社会中去,让我们的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和大脑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事物,运用数学理念和数学语言去描述和展现周围的客观存在的社会和实践中的问题,教师要更好地运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去进行自己的数学教学,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并体验数感。如:自己家的门牌号、自己的学号,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的车牌号码,火车的车厢编号、报警电话号码、急救电话号码、爸爸和妈妈的手机号码,以及学生自己的年龄、你的身份证号、教室里灯的盏数是多少……上面的这些数字都来源于我个周围的生活实践,孩子们非常容易地就能理解和接受,这样可以使孩子们在生活中体会数的含义,进而建立良好的数感。

有些东西是通过动手实践得出来的,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孩子们进行动手实际操作,在动手操作中建立起数感,从小学生的生理发展来看,他们的认知是从具体到抽象的一个认知过程,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数感也离不开动手实际操作。如在进行学生识数的教学中,让学生认识一下100以内的数,可以让学生数一数100个小球是多少,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数出100个小球,一些学生说我是一个一个数的,一些学生则说我是五个五个数的,还有的学生说我先10个为一堆,然后数出十堆,然后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哪一种方法更好,让学生选择不同的物品用大家公认的最好的方法数出100。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感受出圈套数的实际意义,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感。

二、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的概念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认识数的概念与数感是密不可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和课本中的逻辑顺序,使他们在认识数的过程中,较多地经历和接触一些具体的情境和实际例子,在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和感受数感。这样的学习会使学生对数的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更加有利于学生建立数感。在我的数学教学中,我设定出一些情境,让学生表达出数,书本中抽象的数学符号不是表达数的唯一的方式,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形式方法去表达数,这样会使学生真切地了解数的发展历程,使孩子们认识和了解数,使他们的数感得到增强,例如,我们在进行“万以内的数的认识”教学后,我就巧设一个主题为“寻找家中的数”,孩子们去收集自家里的一些数,并把他们拿到课堂上来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孩子们收集上来的数多种多样,有家中电一个月用了多少度,水一个月用了多少吨,水费多少钱,电费多少钱,厨房墙面用了多少块瓷砖,按一吨水3.2元计算,一年用多少钱,怎样进行节水节电。在交流过程中一些学生提出质疑,小亮家一个月用了132吨水,那一天用了多少吨水?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数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合作探究中增强了学生的数感。

三、在数的运算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学中应该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在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运用恰当的算法,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运算的真正的实际意义有一个更好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例如“一支笔9元钱,全班41人,给全班每名學生买一支笔,同学们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钱?”有的同学说:“10×41=410,估计在410元左右。”而有的同学则说:“9×40=360,一定会比360多。”每当这时我都会对学生加以鼓励,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在加强他们的合作探究中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并且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算法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不断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合理运用估算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使学生的数感在估算中不断得到提高。

四、让学生去实践动手操作,在合作探究中增强学生的数感

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是对知识学习的探究过程,通过实践动手操作,学生可以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我为学生创设一个个小活动、思考等情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来,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进行交流,学生都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切实的感受,使学生的数感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所以我们在小学课堂教学中,不断创设一个又一个最佳的教学情境,不拘一法,使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成长,不断提高对数的感知,从而达到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编辑 李琴芳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感培养数学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巧估算 妙解题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