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对策
2017-12-26邓戈
邓戈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与改革尤为重要,尤其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更需要推进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及模仿能力都比较强。为了缓解学习压力,可以尝试合作学习教学手段的应用,从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能够从合作学习中锻炼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学习习惯,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对策
合作学习在各学科教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应用地位,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组建学习团队、制定共同目标并共同努力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就必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合理对学生进行分组、把握开展合作学习的时机、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要求,对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有效评价,深入了解学生的合作效果,通过有效的实施途径来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积极参与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对学习活动都有一种好奇心,并且喜欢集体活动的气氛,希望在活动中找到快乐,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参与习惯非常简单,首先教师要有培养学生参与习惯的意识,其次就是不断更新活动形式,采用新颖的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与积极性,最后对学生的参与给予鼓励,培养学生的参与习惯就是在为小组合作学习创造基础条件。
2.认真倾听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好动的性格特点使教学难度有所提高,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也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制力,能够按照活动要求进行。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倾听习惯进行培养,不断观察学生的行为意向,对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并提出正确的做法。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对不同的意见进行表述,更要懂得倾听别人的发言,并对所提出建议的可行性进行思索,在培养倾听习惯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尊重他人的道德素质。
3.良好组织纪律的培养
遵守纪律是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生涯中都会学到的一种素质能力,这关系着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中对学生纪律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这个纪律约束是建立在遵守教师安排的基础上,还要懂得自我约束,保证课堂纪律,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是娱乐还是学习、是交流还是倾听都需要自我约束,在保持活力的同时,还要对行为进行规范,不可以扰乱课堂秩序,影响其他人。
二、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小组就是指学生自主或者在教师安排下分为两个人或者两个人以上的小队伍,通常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都是以4到6人为一组的形式进行,而在分组过程中,要保证其组员划分的合理性,一般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其一,一般一组之内优等生、学困生各一个,中等生两个。具体情况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而决定。在小组互动中,从最初的“帮扶”学习发展为互帮互学,从而使小组学习水平整体提高。其二,小学生感情丰富,常常靠情感行事。教师应先选定各组小组长,再让各小组组长和组员进行双向选择,达到相对的合理公平。
三、把握开展合作学习的时机
教学中解决什么问题、达到怎样的目的,这些都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实现预设的教学效果,切不可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比如,教学“估一估、量一量”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测量在小组内找出符合条件的人,否则会导致课堂教学秩序的混乱。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短暫的课堂40分钟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合作的目标和要求,并将任务、要求说明白了,各小组都了解各自要完成的任务,让组员知道进行什么样的“合作”才能达到学习目的。
四、对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有效评价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主体,合作学习能否成功、会遇到哪些新的问题,教师需要通过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展示汇报来评定。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进行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一般主要包括:学生参与程度、单独思维、倾听展示、交流汇报、目标完成与同学合作情况。其中对学生参与程度的评价,要看学生参与态度。
五、深入了解学生的合作效果
教师应当时刻关注每一个合作小组的学习状况,尽量多给学生一些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应给学生及时启发和鼓励:在学生取得进展时,我们要给予充分肯定,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第一,教师要给学生多创造一些表现的机会,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享受成功的喜悦。第二,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观点不同的问题可以及时展开辩论,及时加以引导,使学生在辩论中增长知识。第三,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激励,在合作交流中简单的几句激励,会让小组合作的效果事半功倍,让班级小组都能体会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喜悦,激发学生进一步合作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戚淑华.浅析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J].教育,2015.
[2]朱秀平.关于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问题的分析思考[J].同行,2016.
编辑 孙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