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运用类比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2017-12-26蒋芳芳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应用

蒋芳芳

摘 要:探究“类比教学法”的内涵、理论依据,及其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意义和应用过程中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类比教学法;信息技术课;应用

一、类比教学法发展现状分析

与其他学科相比,类比教学法在信息技术学科的应用相对较少或者不成体系。有一种是根据类比法在实际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类,再针对每一种作用,用案例介绍它是怎么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有的老师把类比法教学的作用分成了四类:(1)运用类比法,讲解基本概念;(2)运用类比法,透过现象看本质;(3)运用类比法,突破重点和难点;(4)运用类比法,区分不同的概念。从这里可以看出,这类研究严格来说不算研究,因为它没有对类比法做深入的探讨,比如说,类比教学法的特性、运用类比教学法的理论依据、类比教学法的实用性以及什么性质的教学内容适合用类比教学等等,也没总结提出类比教学法的注意事项和遵循的原则。

二、类比教学法的内涵

1.何为类比

类比可表示为A与B相似。类比为A:B=C:D的关系,即A比B类似C比D。

类比的目的:(1)用于解说/传达概念。(2)用于推理/产生概念的功能。

2.何为类比教学

以学生熟悉的概念和物体来讲解一个新的概念、原理、原则,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3.何为类比教学法

所谓类比教学法就是从两个事物的相似关系出发,根据对其中一方的特征或规律的认识来推测出另一种事物也有相似的特征,是一种以知识迁移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只不过这里的推理在教学中不是让学生来推理的,而是由老师事先说明这两种事物已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它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实际上是演绎法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通俗理解为:类比法是教师将所学的知识与学生所熟悉的事物进行联系,以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对发展性思维品质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作用亦不可低估。

三、类比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案例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很多的知识刚接触比较抽象,尤其是一些名词,让学生记住都难,何况是理解。此时如果借助一些生活的事例加以类比的话,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一:在讲授计算机各硬件时,教师采用如下的类比方法:

1.将中央处理器(CPU)比作人脑的中枢神经(思维部分)。

2.将内存器比作人脑的细胞(记忆部分)。

3.将输入设备比作人的眼、耳等感官部分。

4.将输出设备比作口、手等动作部分。

通过两幅图片比较并加以形象生动的解释,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计算机各硬件的主要部件及功能。

案例二:文件的操作:文件放的位置不妥,可用鼠标拖到我们认为合适的地方;文件不要了,我们可以删除,配合类似于废纸篓的回收站,还可以“捡回来”;我们可以用专用軟件把计算机中的文件加密,无关的人打开文件就会看到所谓的“乱码”,这和现实中记载重要信息的密码文件是一样的。电影中地下工作者用药水把纸上的文字隐去或把文件藏在文件柜的夹层中不让人发现,在计算机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文件赋予隐藏属性,一般人是找不到的。如果设置了开机密码,那么我们存储大量文件的计算机就相当于一个保险柜了。

四、类比教学法的功能

类比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抽象事物的原理原则;类比推理能克服迷思概念,达成概念转变;类比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类比有助于发展学生批判性的思考;类比能帮助学生解题;自发性类比有助于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同时能刺激学生的抽象思维,进而帮助学生达成概念发展;类比教学是促进科学发明与发现的重要因素。

五、类比教学法的意义

运用类比法教学信息技术课程意义重大,首先,它作为成功教学法之一被肯定是有理论依据的。世界万物都有联系,它正是利用了这样的联系,起到了成功教学的桥梁作用。同时,它衍生了几大先进流行的重要教学法:活动法、案例法等,总之,一切带有“联系”性质的教学方法都与“类比”有关。

六、应用类比教学法的注意事项和遵循的原则

1984年,Zeitoun提出了“学生产生类比模式”,其步骤:(1)解释现象;(2)建立自己的类比;(3)找出相似和相异处;(4)讨论类比的恰当程度。

从学生产生的类比模式步骤,并结合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技术性特点,我们知道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注意:

1.从学习者的先备知识中寻找适合的题材。

2.类比需要比目标来得简单。

3.必须容易理解。

4.与学生背景知识相关。

5.必须讨论类比物与标的物间的相似与相异性。

需要遵循的原则:

1.选择性原则:要从学习者的先备知识中寻找适合的题材,依老师对学生的背景知识与目标知识关系的评量而定。

2.相关性原则:两者间存在一些不相关的特质或关系,则有可能会导致错误的预测与结论。

3.适应性原则:过分强调类比物与标的物间的关系,则会限制学习者发展更为精密的概念的能力,类比使用的成效性需视其本身是否与学生个人及其文化相配合。

参考文献:

朱晓斌.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嬗变[J].外国教育研究,2000(4).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应用
基于真实性学习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