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词鉴赏之咏物词的特色
2017-12-26吴九虎
吴九虎
江苏高考语文卷的诗歌鉴赏,向来是学生得分较低的题型之一。因为这类题型形式多样,风格不一,再加上古典诗歌本来从题材角度来看就是种类繁多。因此,即使经过大量条理性分类性的训练,也不一定会达到多好的效果。因此,可以从众多古典诗词中选出一类晚明咏物词,从这些词的特色上去鉴赏,借此强化学生对咏物词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咏物词。
明代前期咏物词的描写对象以植物、动物为主体,题材选择的范围多是传统的比附身世相关的物象。126首咏物词作中动植物类题材达106首,物象选择上,以表现高洁人格的梅、荷花、菊、桂花等为题材,以梅花为题 材的咏物词就达22首,刘基的《更漏子·咏雁》、高启的《沁园春·雁》便是代表。晚明咏物词在题材上承前代传统又有新变,表现出异于前代的个性特征,呈现出琐细化、生活化、柔弱化的特色。
一、题材的琐细化
较之明前中期,晚明咏物词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题材的广泛和琐细。琐细化指的是晚明咏物词在题材选择上,包罗万象的全面性。晚明1217首咏物词涉及了大千世界林林种种,大到日月星辰、猛虎骏马,小至蚂蚁柳絮,几乎无所不包。除了传统的动物、植物两大类题材大量涌现外,反映农村生活和世俗生活题材的咏物之作也急剧增加。展示农事、反映农村生活的题材,植物类如丝瓜、匾豆、山果等,动物类如螟蛉、蝉壳等。反映世俗生活的题材,如醋、酒瓢、指甲、美人纤足等。晚明咏物词表现的题材如此丰富细致,是前代未曾出现的。
具体到词人来说,晚明出现了不少专力咏物词人,如,高濂创作了“百花词”,即百首分咏百种花卉,种类繁多可见一斑。再有,如,易震吉创作了115首咏物词,在明代乃至宋代咏物词的创作中都是无人能及的,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涵盖了动物、植物、天象、气象、生活用品、饮食、人体部位等多类物象。细致数来,自然天象类有日、月、云、雨、雪等6種,动物类有燕、莺、蜂、蛙、蝉、蟋蟀等12种,植物类有梅、菊、牡丹、柳、芭蕉、葫芦等22种,生活用品类有砚、柱仗等3种,人体部位类有纤指1种。仅一个人的创作题材总数就达44种,咏物词在易震吉身上几乎到了无事不可入词、无物不可入词的境地。其他,如,王屋、彭孙贻、王夫之、屈大均等,也创作了大量多样题材的咏物词作。
二、题材的生活化
生活化倾向是晚明咏物词的另一大特色,它在题材选择上改变了传统的雅正风尚,更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选择大量极具生活化的物象,来展示文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棋子、笔、剑、秋千、睡鞋等供人赏玩的生活器物增多。更引人注目的是,这个时期出现了大量吟咏女性与吟咏女性身体部位的咏物艳词,代表词人沈谦在其创作的27首咏物词中咏女性身体部位的词作多达16首。其他,如,徐石麒、莫秉清、周拱振也有此类作品。
总之,晚明咏物词在生活化和世俗化发展到极致时,便朝着艳情化和宫体化发展了。咏物词朝着个性化、世俗化方向的发展,冲击了封建的伦理观念,有利于思想的解放,但这种公然宣扬露骨的色情、放纵声色的作品,使咏物词陷入非理性、非道德的泥潭中。
三、题材的柔弱化
如果将这些物象再进行划分:一类为刚强劲壮雄豪阔大之物象,一类为柔弱微小琐碎平常之物象。晚明咏物词的物象绝大部分都可以划归为第二类,即所咏之物多为柔弱细微之物象。晚明咏物词中植物、动物和日常生活之物占主体地位,而植物中的弱质易凋者、动物中的弱小病态者、自然物中的阴柔微小者成为晚明人的偏爱。以动物为例,前文统计类的数量中,高大雄健的动物只有咏鹰、咏马、咏虎3首,其余多为蜂莺燕蝶、雁鸡蝉雀等弱小动物。
如果说咏物词一般所咏对象均为花草虫鸟等纤小美丽的事物,上述例证不足以准确说明其特征的话,那么从词题中就可以清晰看出晚明咏物词在题材上的偏好:咏植物者为残菊、败荷、衰柳、病桂,咏动物者为孤雁、残莺、寒蝉、病鹦,咏生活器物者为残灯、半砚,更有咏病齿者。宋元之际的咏物词人通常选择梅、兰、松等意象喻高洁品质,而晚明咏物词人多以落花、倦鸟、归鸦、萤火等孤苦幽微之物表现身世命运或艰难处境,展现出复杂多样的心态。
诗歌包含的文化本来就博大精深,就其题材类型来说也纷繁复杂,每种类型的诗词都有其特色。作为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如果能把多种类型的诗词特色整理出来并介绍给学生,再加上针对这些特点系列化的教学,那么会对高中学生解决诗词鉴赏中的问题有很大程度的帮助,同时也能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古典文化的熏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