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美术技能教学
2017-12-26朱丹丹
朱丹丹
摘 要:新课改之后,美术教师按新的教学目标要求,加大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然而,有些学校和教师过于强调所谓的“素养”,而忽视甚至省略了美术技能的教学,这显然是误解了新课改的理念。从小学美术技能教学的角度谈一些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小学;美术;技能;教学
在美术教育呈现出新形态和新理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理念和实践上的问题。如,有些教师认为“素质”教学就是对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将“审美”教育等同于“素质”教育,而没有认识到美术技能的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体现“反传统”“创新”理念,将新课改前美术教学的主体内容“技能”当作所谓的“传统”而抛弃,是对新课改理念的误解。
之所以这个学科叫“美术”课,从字面上即知,是以“美”和“术”两方面为教学主体。如果单纯教学审美,那应该叫做“审美”课才对。因而,美术教学是审美与技能并重的教学。
一、小学美术技能教学的问题
在上述错误理念下,小学的美术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是教学内容的专业性不足。因为美术教师放弃或淡化了美术技能教学,同时也将专业性的教学内容有意无意地进行了忽略。课堂上,教师不是挂几张图让学生“欣赏”,就是放动画片让学生“审美”,至于什么是美术的美,造型艺术美的特征是什么,一概不讲。二是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缺失。学校对美术教师的专业需求被淡化,美术教师长时间疏于技能训练,自身专业技能下降。或者是学校给美术课就没有配备专业教师,而是由一些其他学科的教师代课,其美术专业水平是可想而知的。三是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取代了示范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全程使用多媒体和网络开展教学,不仅教师的专业技能越来越退化,而且学生也得不到具体和专业的指导,其美术学科能力的建设是不可能得到提升的。
二、小学美术技能教学的实践
1.激发学生学习美术技能的兴趣
激发小学生对学习美术技能的兴趣,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从价值认知的角度,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美术技能“有用”,二是从美术技能本身魅力的角度,让学生体验到美术技能的“有趣”。
如,《漂亮的房间》这一课,教师教学生学会用自己的思维和自己的绘画作品来装饰房间的技能。之后,特别要留一个作业:用自己的美术作品来装饰自己的房间,并拍张照片(可以是电子版)交给老师。这样,学生在学习了技能之后,即时实现了应用实践,从而体验到美术技能的實用价值。
再如,《奇妙的指纹》这一课,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精彩的指纹画创意作品,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然后,教师现场示范“表演”,在一张纸上随意按一个指纹,在上面画两个小圈,侧面画一个波形的三角,一条可爱的小金鱼就跃然纸上了。学生被这样奇特的绘画技法所吸引,学习的兴趣十分高涨。
2.美术技能的教学要注重示范
虽然现在的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先进,但教师在教学中完全放弃亲自示范来开展技能教学是不可取的。首先,多媒体示范使学生从心里感觉缺乏亲近感和认同感。其二,现代教学手段不能实现对学生个体的及时指导。传统形式的示范,手把手地教学,仍然是美术技能教学重要且高效的教学形式。
如,《鱼的纹样》这一课,教师如果全程通过多媒体进行授课,在学生练习绘制时,也只是在屏幕上展示一个范例。一方面,学生只能模仿范例,缺少创新引导,学生想“创作”时,又缺乏信心和勇气。另一方面,“点、线、面”的绘制技法,学生只看到结果,而没看到过程,不知道如何控制行笔和轻重。我在教学中就直接在黑板上演示,“曲线”怎么下笔、怎么运笔,“点”怎么揉笔,“面”怎么涂抹,学生直观地看到我整个动作和轻重变化。这样,学生掌握技能要比观看屏幕强得多。
3.技能教学也应鼓励学生创新
有些教师以为美术技能教学就是传承专业技法来按部就班地教授就可以了,这是打压学生创新发展的错误做法。在教给学生基本的技能之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打破技法规则的条条框框,创作出具有个性特征的美术作品。
如,《爱树木》这一课,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会用线条来描绘树干、用点或面来表现树叶之后,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时,教师就可以提示学生“想一想,有没有别的办法来画树干和树叶?”有了教师这句话,学生就有了创新的意愿和勇气。我看到,有的学生用甩墨水的方法“画”树叶,有的学生用纸团蘸颜料在纸上印出树干……谁又能说,这些不是美术的技能呢?
总之,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不是放弃美术技能的教学,而是要“美”与“术”并重。教师应正确把握新时期美术教学的目标及理念,重视美术技能的教学,并且在技能教学中重视激发学生兴趣、注重示范教学、鼓励学生创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美术学习得到综合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胜先.浅谈我对新课改下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些看法[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3(2).
[2]王进月.试论美术教学中正确把握知识与技能的教学[J].成才之路,2015(9).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