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2017-12-26刘岳
刘岳
摘要:隨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科学技术及经济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作为担负国家职业教育任务的职业院校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挑战,承担围绕培养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因此,职业院校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立德树人;五新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一指导思想为各职业院校进行素质教育改革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及经济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与社会和企业无缝对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
从《决定》的精神看,立德树人要求我们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理想,促进人人成才。从目前来看,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存在偏颇
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整体思想道德水平令人满意。但是,由于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职校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理想信念模糊。大部分职业院校学生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比较模糊,抱着“学一技之长,找个体面工作”的实用主义思想,缺乏精神层面的武装。
第二,诚信意识缺乏。个别职业院校学生缺乏诚实守信的品质,没有良好的诚信道德,表现为无责任感、不遵守承诺等。
第三,纪律观念缺失。个别职业院校学生片面追求个人自由,以自我为中心,没有集体主义观念。
第四,自卑心理严重。职业院校的学生大部分高考时成绩不太理想,存在自卑心理。在行为方式上一方面封闭自己,不愿适应新环境,消极、倦怠;另一方面有意掩饰,用特立独行的行为或夸张浮华的表现引人注目,从而掩盖自卑的内心世界。
(二)职业院校的教育思想和模式不能完全体现“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
职业院校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的重任。但在现实中,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存在着“四重四轻”的片面主义倾向。具体表现为:
重技能轻理想:职业院校从招生宣传到教学安排都片面强调技能学习和技能的实用性,认为“一技之长走天下”,忽略了对作为“技能”的载体的人的教育。
重纪律轻素养: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主要是灌输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对违纪现象处理也很严,但对素养教育尤其是职业素养的养成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手段。
重校内轻社会:学生在校内还能受到有限的理想、纪律和道德教育,一旦走出校门进入顶岗实习阶段,思想教育便流于形式。
重考试轻评价:大部分职业院校仍在沿用学科教育的考试方式,以分数优劣来评价,而不是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采用贯穿学习、生活和实践全过程的过程评价,体现不出学生的素质和素养水平。
二、职业院校素质教育改革的有益探索
针对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现状,结合《决定》要求,我们在职业院校素质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归纳为“五新”:
(一)树立一种新理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渗透”的教育理念。职业院校应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致力于“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教育理想,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理念。摘掉有色眼镜,以平等的心态和交流方式,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给学生发挥优点和长处的机会,使他们在集体中有尊严、有位置、有成就感。比如,根据学生自身特点成立课余特长班,根据学生爱好成立兴趣班,根据学习能力成立培优班,等等。同时,学校成立班主任工作室,研究学生心理和工作方法,做到思想工作有的放矢、班级管理有规可循;组建学生教官队,在管理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会自主管理、自主组织,在实践中锻炼其综合素质。在新的理念指导下,建立一种全新的、人性化的和谐师生关系,从而提升学生的素质和技能。
(二)建立一套新制度,让管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坚持以制度管人,用制度服人。引入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对学院工作的各个环节予以规范。尤其是素质教育环节,坚持PDCA管理循环,不断地制定、修改、完善,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规章制度。由于整个制度体系是本着“自下而上征集,自上而下实施”的原则制定的,因此大家遵守履行的自觉性和参与的积极性较高,效果也比较明显。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良性提升,自律意识、团结互助意识增强,个性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三)创新一个课程体系,使素质教育在校园无处不在
学校不仅要加强公共基础类课程的教学,还要形成“专业课程融合素质教育、特识课程强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例如:专业课讲工匠精神、教企业文化、学车间管理等。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大师进校园等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才培养的课程。这些课程与技能训练齐头并进、融会贯通,形成全新的课程体系,使素质教育在课堂、食堂、宿舍无处不在。
(四)形成一个评价机制,使每个学生都有出彩机会
先从课堂改革入手。把原来以教师的讲为主转变成以学生自学和小组讨论为主,变教师管学生为学生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意识。在专业实训上,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以考试分数为准,而是把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从出勤到学习态度,从平时作业到工作台卫生,从工件质量到生产习惯,都有各自的评价标准,最终综合每一个环节的成绩,给学生做出适当的结论性评价。在这个评价体系之外,对道德品质方面的表现,设计有相应的加分或扣分,计入总成绩,引导学生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探索一种新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弹好教革“五线谱”,即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文化课内容、理实一体化和评价制度五方面的改革,调动全体师生学习及工作的积极性。念好技能训练“三字经”,即“学之处,须规范,要长进,需真练,做工匠,德为先”,从而弥补重技能训练轻职业素养的短板。下好实习“三步棋”,即进入企业的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使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文化,在“真刀真枪”中体验和成长。用好“四全”新举措,即“全面规划,全面实施,全面检查,全面改进”的实施机制,多策并举,综合施治,保证素质教育的不停顿实施,螺旋型上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