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阅读课堂教学流程

2017-12-26李海燕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环节课文文本

李海燕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语文课程定位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这个前提下,语文素养替代语文能力而成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直指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而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则定位到关注学生的发展,引领他们尽量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积累文化知识,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丰富人生涵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关键词:语文;阅读;流程

现行使用的人教社语文教材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来编排文本,意在通过一定数量的具有内在关联的文本材料,促使学生在围绕主题不断阅读对话和探讨中获得整体的阅读经验和情感体验。这种阅读策略较之原先的“单篇阅读”,显得较为厚实,且更具饱满的力度。这种教材编排形式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老师能够根据教材编排体系建立新的教学思路。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笔者总结出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阅读课堂“三步六环节”教学流程,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一、“三步六环节”教学流程操作框架

“三步”指课堂教学分三步走:第一步,切入文本主题;第二步,深入感悟文本主题内涵;第三步,升华对主题的理解。

“六环节”即课堂教学流程分为六个环节:第一环节,阅读导语,整体感知;第二环节,自主预习,合作交流;第三环节,精讲一篇,品词嚼句;第四环节,重组教材,迁移比较;第五环节,植根文本,读写结合;第六环节,精博结合,拓展阅读。

二、“三步六环节”教学流程实施方法

第一步:切入文本主题

第一环节:阅读导语,整体感知。首先以教材单元导语为教学切入点,让学生阅读导语,明确单元主题,把握单元的训练重点。然后大致浏览整组课文,知道学习内容。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感知单元内容,了解学习内容的大意,初步感知单元主题的意义所在,形成单元主旋律,铺垫单元学习背景,孕育求知欲望。

第二环节:自主预习,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整体感知单元内容的基础上,自主预习课文。预习内容一是利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自学生字词,理解词义,扫清词语障礙,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二是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简要写出自己的体会;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提出自己的疑问。三是搜集跟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文本、图片、音像)以及跟课文主题、体裁相同,思想内容相近或同作者的文章。

第二步:深入感悟文本主题内涵

第三环节:精讲一篇,品词嚼句。精讲,是指在一个单元的五篇课文中,选择信息量最大、教学价值最大的,也就是能从多方面给学生提供广泛信息,多角度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课文进行精讲。引导学生带着预习中提炼出的问题,探究课文。在这一过程中,夯实字词训练,把握文章主线,用一个能统领全文学习的主问题,扣住文本的关键词语和重点句,以读为主线,品味文本,感悟主题,穿插落实训练点,如:“品味、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句式特点及其表达作用”“课文的表达技巧和写作手法”“作者的写作思路”等。

此环节要保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阅读课文,使他们能够自由且充分地与文本对话,思考分析。教师适时组织全班讨论交流、评议补充、深化引导。

第四环节:重组教材,迁移比较。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学习需要和学习基础对课文内容进行重组,精讲一篇后,串讲两篇。串讲,是指在精讲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找准与略读课文的衔接点,一课时学两篇略读课文。

方式一:迁移运用学法。运用在精读课文学习到的方法,自学略读课文,即“得法于精读,用法于略读”,在精读与略读的求同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在迁移实践中增强学习能力。

方式二:比较阅读法。围绕主题,引领学生把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比较,或是字词、句段,或是内容、形式,或是作家、风格等,经过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在精读与略读的求异中感悟不同文章的特点,使学生能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地构建知识、方法体系,达到触类旁通、事半功倍、将薄书读厚的效果,真正体现“用教材教”“用课文学语文”的目的。

第三步:升华对主题的理解

第五环节:植根文本,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是主题阅读课堂教学的核心,“大量读写”是贯穿始终的主脉。从学生的写作实际看,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后才写一篇文章,学生的写作训练量显然是不够的。要想作文写得好,就要多读多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写作的实际,把单元目标分解成随课练笔,从教材中找到读写的连接点和结合处,把“写”的训练植根于课文的土壤里。这样既是对课文阅读理解的延伸与拓展,习作的预热与铺垫,又架起了阅读与习作的桥梁。

读写结合包含知识能力的输入和输出,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做到课课练,使学生在写作中尝试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得到较系统的语言实践训练,可以降低单元主题作文的难度,从而达到自主内化的目的。

第六环节:精博结合,拓展阅读。按照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以原教材中的精读课文为依托,确定教学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对教材进行补充,选编与单元教材同一主题的范文佳作,作为阅读教学延伸的辅助读物,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尽量多地接触大量的语文材料,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这部分内容可作为略读材料处理,引导学生迁移运用研读课文时的学习方法,自主阅读教师推荐的篇目,对必读篇目进行适当的圈画与批注,并做到阅读与积累、交流、欣赏、练笔的“四结合”。完成阅读后,组织学生进行读书收获分享交流,谈谈自己最喜欢的文章及理由,快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感悟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升华对单元主题的理解。

小小的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个问题讨论得全面而深刻,重要的是把学生的激情引出来。此环节适量为学生推荐与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相应的读物,让学生在更多鲜活的语文材料中自主探究,从而习得语言技能,深化感悟体验,进而逐步形成语文综合能力。

“三步六环节”主题阅读教学流程的优势在于学一课带一串,教学内容密度高、容量大、综合性强,学生所学是多方面的、立体的,既有信息资源的获得、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有价值取向的形成,更有语文素养的逐步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慧.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J].学周刊,2016(1).

[2]梁兆锋.浅谈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9).

编辑 温雪莲endprint

猜你喜欢

环节课文文本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