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以及监管途径探索

2017-12-26胡月

商情 2017年36期
关键词:风险分析

胡月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体系在时代发展的带动下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不仅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居民的经济体系,更是直接的改变了人们对资金使用的整体格局。而且,在科技水平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银行、网络购物、网络消费、网络借贷等都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金融业务。但是相对来说,互联网金融形式的出现在对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对应的风险。所以,有必要对存在的风险以及监管途径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制定出完善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体系 风险分析 监管途径

互联网金融准确的说,就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实现资金融通、资金支付、信息中介等相关业务的新型金融模式。而通过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的分析结果来看,互联网金融体系并不同于传统商业银行的交互式融资模式,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所以可以明显的看出,互联网金融模式是独立于传统金融模式之外的存在,并且能够对人们的生活提供巨大的便利。而且,人们在生活通过利用互联网金融的帮助,能够有效的避免在生活中使用资金不便的问题,从而有效的提升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

通过对我国互联网金融体系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在生活上已经开展了对应的应用工作,但是在各个行业以及学术领域并未形成统一的互联网金融概念。而市场则习惯于将所有涉及到互联网体系的应用模式都定义为互联网金融,或者将互联网企业在涉及金融领域也一并视为互联网金融。但是,这种理解方式并不正确,准确的说:互联网金融在具体的应用中,能够在实现支付便捷和社交网络降低信息处理成本的同时,达到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付的目的,并尽可能的降低对应的支出成本,从而有效的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特点。其一、移动支付代替传统支付。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支付模式中,不仅便利程度欠佳,还容易出现资金丢失的情况,从而对个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而互联网金融模式则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资金支付環境,并尽可能的在提高便利程度的同时,减少不必要资金浪费。其二、贷款模式的转变。贷款环节是金融体系中常见的一种资金交互模式,通过开具的贷款凭据在金融体系中换取一定程度的资金份额,并按照对应的规定来支付与资金相对的利息。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新型的贷款方式—P2P模式代替了传统的贷款方式,即通过建立一个公共的平台为中介,要求借贷人在该平台在发布对应的贷款信息,然后由投资者开展对应的竞标决定向借贷人进行放贷。而且,利用这个平台,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会上解决借贷人的资金需求,也能够通过资金的相互流通,从而有效的促进我国经济体系的发展。其三、众筹模式。相较于前者,众筹模式的建立则是通过在公众平台上发布对应的众筹信息,然后由群众自发进行资金的整体,从而使众筹发起人能够拥有资金支配的权利,并通过对资金的使用而有效的实现某种目的。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风险分析

(一)法律不完善导致金融业务出现违规

通过对我国互联网金融体系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基于其本身的便利而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我国却并未有针对互联网金融体系的相关法律公布,导致其体系对于经济的定义、权力责任划分、监管主体以及具体定义等也同样没有明确的定义。而且,由于法律的不完善以及相关政策的不明确,都会直接影响着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应用和发展以及出现部分金融业务违规的情况,如:非法集资、非法切取公共财产以及非法借贷等金融风险等。

(二)监管创新不及金融业务创新带来的技术风险

网络科技水平的提升,虽然能够有效的使我国金融体系摆脱地域性以及时间的限制以及出现众多不同的创新模式,但是在监管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这互联网金融体的应用和发展。而且,由于监管机构技术的创新和监管手段存在着滞后于金融业务方面的问题,就会导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金融体系的漏洞,并从中对用户以及客户的资料和信息进行窃取,从而使互联网金融体系出现相对较高的风险。

(三)网络虚拟性和信用体系不健全而带来的信用风险

科技水平的提升不止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也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金融体系的格局。而相对来说,网络发展所构建起的互联网本身就具备着交互的性能,使任何一个用户都能够通过与互联网进行桥接,从而在其中获得自身所需求的资料和信息。但是,无论是信息资料的获取还是对应的金融交易都是在网络所建立起的虚拟空间内进行,换句话说,也就意味着信息获取以及金融交易存在着一定的透明性,无论是对应的安全还是存在的风险都无法进行掌控,从而使互联网金融体系存在的风险得到提升。

(四)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不足带来的信息泄漏风险

伴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而研究出的云计算系统,而在不断的完善中已经实现了将互联网金融产生的众多数据存储在云端中,从而实现便于管理的目的。但是这种功能的使用却需要云计算系统拥有绝对安全的前提,而就我国云计算系统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的云计算系统并不能够为互联网金融的数据信息提供足够安全的存储空间。所以,由于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的不足,也同样会导致互联网金融数据信息出现泄漏以及被切取的现象,从而严重的影响着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安全。

三、加强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的措施

(一)建立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

在拥有完善法律的前提下,才能够有效的对部分人员的行为进行限制,使其不能肆无忌惮的对互联网金融数据资料以及资金进行窃取,从而有效的保障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而且,根据互联网金融体系建立的法律规定,则需要在创新以及发展的角度为出发点,并尽可能的减少硬性规定设计的存在,从而在对互联网金融体系的业务范围、发展方向、监管办法以及违规处罚进行明确的同时,帮助互联网金融体系实现对应的发展。此外,基于法律体系本身的作用而言,本就能够对不法分子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也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互联网金融体系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限制,从而有效的保障法律体系的建立以及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安全性。

(二)构建协同合作的监管体系

一般来说,在开展监管工作时需要根据其建立与系统合作的监管体系,从而有效的引导互联网金融实现稳定发展的目的。而且,就互联网金融整体来看,其中囊括的内容已经模糊了很多领域的定义,如: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都能够在互联网金融体系内得到应用。所以,在建立监管体系时就需要联合央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工信部等与互联网金融体系有关的所有部门共同进行开展,从而在实现金融信息共享的同时,达到统一标准、网络、管理的金融监管目的。

(三)创新改革监管方式

我国想要实现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发展,就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通过不断创新才能有效的达到促进金融体系发展的目的。而且,互联网金融监管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从而改变监管方式的过程中促使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发展。而在具体的创新过程中,则可以从监管理念以及监管手段的角度出发,通过提出新的监管理念以及监管手段来使互联网金融体系的构建加快,从而在利用计算机对互联网金融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的同时,使互联网金融监管方式得到有效的创新和改革。

(四)加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在形成完善的社会信息体系之后,则能够使人们自身获得一种独特的资产,并通过利用这种独特的资产应用于互联网金融体系中,从而获得利于自身的权益。而通过对我国社会形成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调查结果显示,可以通过利用互联网金融体系所掌握的大多数信息来对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的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对用户的信用进行判定,从而有效的实现互联网体系内部的用户信用采集系统。而且,基于互联网金融自身体系的特点,则需要从消费者的角度来对其进行分析,并通过制定互联网金融体系中消费者保护的管理办法,对交易的过程、流程以及售后等,从而有效的对个人信息以及企业信息的安全性提供保障,进一步达到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目的。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金融领域整体的发展趋势,通过利用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帮助能够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也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改变社会经济的整体格局。而且,对于互联网金融体系处理创新以及风险的管理,则需要充分的发挥体系自身的特点,即:高效、快捷、低成本等,从而有效的实现创新以及管理的目的。此外,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也需要进行该对应的加强工作,从而在提升监管工作的同时,有效的避免系统风险的出現而对我国互联网金融体系造成影响。

猜你喜欢

风险分析
工程机械行业销售风险现状及分析
金融理财产品风险分析及规避策略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
PPP融资模式在临沂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风险分析研究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展望
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税收风险的探析
民间担保公司的风险分析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