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传统节日活动,抓好学生公民素质教育

2017-12-26广州市白云区方圆实验小学刘晓亮

师道(教研) 2017年12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公民家庭

文/广州市白云区方圆实验小学 刘晓亮

借助传统节日活动,抓好学生公民素质教育

文/广州市白云区方圆实验小学 刘晓亮

方圆实验小学坚持以传承本土的、民族的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为根基,借鉴西方公民教育的成熟经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指引下,广泛筛选、抉择、融汇、整合,遵循“学校主导、家庭巩固、社区拓展”三位一体的现代整合教育“亲历体验”德育模式,将公民教育渗透在学生亲历体验的传统节日探究实践活动中,有效增强学生对国家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提高了学生的公民素质。

一、挖掘公民素质教育点,提升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为了能够使学生真切生动地感知传统文化,从心底培育文化的“根”的意识,我校的传统节日探究实践活动主要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节日策划设计和组织实施,对应提炼了文化核心,如表一所示。

表一 传统节日公民素质教育点

在每一个节日活动中都包括了以下五个方面:1.节日民间传说;2.节日文明礼仪;3.节日工艺制作;4.节日地方风俗;5.节日特色活动,总体可划分为文化认知、礼仪行为、情感体验三大文化范畴。通过循序渐进、循环往复的活动推进,每个学生围绕同一文化核心,和家长一起亲历实践,到社会中观察探究,分六年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传统节日文化,因此增长了不少传统节日文化的知识,加深了对文化内涵的了解,更习得了各种传统节日文化的活动技能,使中华民族节日特色艺术和风俗习惯的优秀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表二 春节文化探究实践活动内容列表

二、构建传统节日文化实践校本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通过课题研究,我校不仅将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富有长期价值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精华融入家校合育的活动中,还以传统节日文化探究实践活动特色课程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探索了家校合育新渠道,丰富和发展了学校公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形成了由师生共同创造的重要德育成果。

1.形成基于家庭亲子活动的传统节日文化探究实践校外活动课程

不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学校选取了最受家庭、社会关注且最让学生感兴趣的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四个节日,集中设计了活动资源包,发动家长和我们一起带领孩子参与活动,在节假日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边玩边学边了解,并积极参与社会各种节庆活动,形成了以家庭亲子活动为主、社会实践活动为辅的校外活动课程,让学生理解接纳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感受节日喜庆、家庭温暖、社会和谐。经过多年积累,我们将节日文化探究实践的课外活动教育内容形成了年级活动序列,设计了相对固定的活动材料。以春节的活动内容为例,如表二所示。

2.构建基于班队活动的传统节日文化探究实践活动课程

学校传统节日文化探究实践活动不仅要有家庭亲子实践活动,也要建立学校德育活动课程。通过学校活动课程第一是使亲子实践活动有指导、有总结、有提升,其次是使其他未被列入课外活动课程的节日不被忽略,更好地形成传统节日探究实践活动系列。比如寒假前,学校设计了春节民俗系列主题的寒假作业,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春节民俗知识,了解我们中国自己的节日。寒假期间,学生们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学本领,勤实践,与父母一起开展了各种春节文化探究活动。为了能使假期活动的教育效果得到延续和深化,开学后学校设计了系列班队活动,围绕主题,创造平台让学生交流展示,这样让学生带着方向、带着问题走进传统节日,走近优秀传统文化,加深了学生对家庭、民族、国家的理解,增强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形成基于学科教学的传统节日文化探究实践学科综合活动课程

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探究实践活动课程为基础,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充分挖掘学科教学资源,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与学科教学内容相整合,把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有机的渗透。比如《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本身就有探究民族文化、了解民族历史的任务,和传统节日文化探究活动的结合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习形式更生动直观;五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有清明节为先烈写诗的要求,老师们结合进行清明节“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文化宣传;数学课堂上,老师指导学生利用统计知识,根据家庭亲子活动中收集的各种数据分析社会问题,培养是非判断能力;美术学科,指导学生制作灯笼、利是封,利用儿童画描绘家乡过节的情景等等。

三、探索家校合育新模式,切实推进学生公民素质教育

学校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实践活动是公民教育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分,是基于家校合育的基础上实施的校本实践活动课程,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以下的操作模式(见图一):

从图中可见开展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探究实践活动时,学校和家庭以学生亲历体验教育为共同目标,各自肩负不同的责任,学校、家庭、学生形成了多向互动的关系,既平等又互相促进。

图一 家校合育探究实践活动操作模式

1.学校主导,系统推动活动开展,深化传统文化熏陶育人作用

学校根据国家对小学生德育培养目标,准确把握每个节日的教育意义,结合学生学习水平,设计出了一系列实际可行的活动方式、系统科学的活动内容体系,确定了活动目标方向。在活动前后学校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指导和总结,有效提高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完整、系统、科学地指导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发挥了学校教育的作用。同时密切家校联系,努力取得了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使家庭教育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形成目标一致、步调一致的和谐教育合力,达成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双赢局面。

2.家庭指导,协同开展实践活动,有效增进亲子感情,丰富家校合育方式

在浓郁文化氛围的传统节日里,家长们根据学校要求在生活中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用心体会各种民俗背后的寓意,积极思考节日中呈现的种种现象,随机对孩子进行待人接物的礼仪教育、是非判断的价值观教育,通过支持与帮助,陪伴与互动,促进亲子关系。同时学校又通过问卷,让家长及时反馈家庭活动的实施效果,为学校活动出谋划策,真正成为教育的合作伙伴。

3.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培育正能量道德情感

亲历体验德育重视学生在体验中的情感碰撞、感悟、成长,因此传统节日文化实践探究活动从设计到实施都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分层设计,激发求知欲望。学校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设计各系列活动,例如中秋节,一年级是对灯笼文化及制作进行探究,六年级则在了解我国关于月亮传说的基础上收集我国和世界探月工程进展情况。这些活动设计,满足了孩子们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无穷的好奇心,更激发了他们对节日传统文化探源的兴趣,传统节日不再仅是玩和吃的日子。加强实践,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每一个节日中都有学生必须动手参与的活动,学生和家长、同伴、老师一起合作,不但要发现问题,更要学习解决问题,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尊重个体感受,培育健全的情感能力。把学生看做是活动的主体就要通过节日探究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各种情感体验得到满足,让学生在正面的情感场氛围中,积累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从而使正能量得到内化和升华。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公民家庭
论公民美育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公民选举权的平等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