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前教育本科生能力素质的需求分析
2017-12-26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钟媚余伟
文/佛山科学技术学 院钟媚 余伟
高校学前教育本科生能力素质的需求分析
文/佛山科学技术学 院钟媚 余伟
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佛山市幼儿园园长和早教机构管理人员关于学前教育系毕业生能力素质和结构课程需求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情感智力方面的核心能力素质,即本科毕业生的人文素养和团队精神居于首位;其次是知识技能方面,即促进儿童学习和发展以及与家长有效沟通、整合社区资源的专业能力素质。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应重视核心能力和专业能力课程的系统设置及其与实践教学环节的融合。
学前教育;本科;能力素质;课程设置
幼儿园教师的能力素质是决定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决定性因素。2016年3月起正式实施的新《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教育的内容和幼儿教育者的能力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园越来越希望能聘请高素质毕业生担任幼儿教师,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已经逐渐成为未来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研究通过对佛山市五个区200多间幼儿园和幼教机构用人单位的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能力素质需求及对高校课程设置的看法,为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意见。
一、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能力素质需求调查
能力素质(Competency)是个体的一种潜在特质,它能够预测一个人在一般情境下和在一个持续而特定的时期内的行为思维的方式。心理学家麦克利兰(D.McClelland)提出,能力素质是一座冰山,是由“知识、技能”等水面以上的“应知、应会”部分,和水面以下的“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等情感智力部分构成的。从能力素质的适用范围来看,可以分为核心能力素质和专业能力素质。一般来说,全体员工普遍适用的、且与岗位和部门无关的能力素质称为“核心能力素质”,即麦克利兰所指的水面以下的情感智力,根据部门与岗位区别、基于工作职责的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称为“专业能力素质”,即麦克利兰所指的水面以上的专业技能。
根据国内外文献综述,本次调查提出了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在大学阶段可能需要发展的能力素质,其中核心能力素质包括:具有平等博爱、爱岗敬业的人文素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问题探究和行动反思的创新精神。相对应的,专业能力素质包括:形成良好的婴幼儿教师基本能力;形成科学观察、评价及辅导婴幼儿行为的专业能力;形成有效进行婴幼儿保育的专业能力;形成与家长有效沟通,整合利用社区等资源的专业能力;形成组织婴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专业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观点和艺术表达能力;形成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婴幼儿机构教学中的实践能力。以上十种能力素质在“非常重要”维度的认可程度如下(表1):
表1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能力素质需求调查情况
从此次调查中被调查对象在能力素质需求上的回答,我们可以发现,前两项被评定为“非常重要”的能力素质分别为“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具有平等博爱、爱岗敬业的人文素养”,从调查结果来看,情感智力是高素质幼儿教师最重要的能力素质。对于幼儿教育从业人员来说,最重要的能力素质不是某项具体的专业技能,而更多地是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如:如何和团队中其他成员相处,如何处理好与其他工作人员的关系等,这些都属于现今毕业生进入岗位的首要能力素质。较为不同的是,从事幼儿教师这一较为“特殊”的工作更强调要以一颗平等、博爱的心去对待工作的对象——幼儿,这也是幼儿教师的“特殊”核心能力素质。
除此之外,用人单位对“促进儿童早期学习和心理发展的基本能力”和“与家长有效沟通,整合利用社区资源的专业能力”较为看重。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给予婴幼儿适宜性教育依然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专业能力素质。幼儿园管理者谈到,一名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最重要的是既了解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同时也能了解每个幼儿独特的能力、兴趣和需要,才能给予儿童高质量的教育。此外,充分重视幼儿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处理好幼儿园、家长和社区三方关系,给予幼儿更好的教育生态环境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素质。教师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人物,需掌握协调三方关系的专业能力素质,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二、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需求分析
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是实现职前幼儿教师能力素质的重要载体。为更好地了解目前高校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环节与能力素质的匹配程度,本次调查将当前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共通课程和实践环节让用人单位评估判断,其中被列为“非常重要”的前10名的课程排序如下(见表2)。
表2 学前教育本科课程重要程度分布情况表
这25门课程中,属于专业能力素质课程的有三类,一是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课程,如:儿童发展心理、学前教育学、儿童行为矫正、0-6岁儿童心理评估和咨询、早期发展干预、幼儿疾病的紧急处理与预防、幼儿卫生与保健等课程;第二类,属于专业方向课程,如:幼儿园班级管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幼儿园环境设计与教育等课程;第三类是通识教育课程,即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素质,如:普通话和教师口语。总体上看,被评定为“非常重要”的课程分布基本符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素质需求的重要程度基本一致。用人单位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的课程需求向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倾斜,扎实的理论基础是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必备条件。实践性课程虽然没有位于“非常重要”课程的前10位,但是在访谈过程中,用人单位提出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在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上比较欠缺,特别是一些与幼儿园日常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能力素质,如:带班实践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弹唱跳画等基本功,需要设计更适宜的实践课程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三、调查结果与讨论
根据本次调查用人单位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能力素质和课程设置的需求分析,高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进一步优化,以适应社会需求和未来社会发展。
1.拓展通识教育课程内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用人单位都非常重视本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德修养,但高校学前教育系的课程结构中通识教育课程所占的比例普遍较低,而且涵盖面较窄,基本不能涵盖人文与艺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大领域。高校可以考虑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改革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丰富课程的涵盖面,延长通识课程的学习时间,如:台湾首府大学幼儿教育学系在大学四年都给学生开设通识课程,而且通过“通识基础核心课程、通识博雅核心课程、通识教育博雅深化课程”逐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还可以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将课程学习与社区服务相结合,通过“模拟训练—实践体验—经验反思”实践教学方式,以此塑造自身的品格,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化师德理念,达到立德树人与专业培养的融合。
2.增加儿童早期发展评估和干预课程,提升学生的幼儿专业知能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用人单位当前幼儿教师最缺乏的是了解儿童发展心理缺乏对0-6岁儿童心理进行评估和咨询,特别是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参考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学前教育系的人才培养计划发现,在专业教育课程设置方面,较为重视儿童心理评估、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发展迟缓与早期疗育、早期发展干预等课程,培养学生从儿童发展入手对幼儿进行评估、咨询,从而进行早期发展干预,,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现有高校的课程尽管开设了学前儿童心理学方面的课程,但是从总体来看,儿童心理评估、早期发展干预、特殊教育等课程还比较欠缺,这些课程在大多数高校内缺乏专业的任课教师,导致这些课在课程开设上是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此,各高校需要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加强自身师资队伍建设,调整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基础理论课程结构,帮助学生打好坚实的理论基本功。
3.重视幼儿健康照护实操课程,提升学生的婴幼儿保育能力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社会对婴幼儿保育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激烈的社会竞争,家庭收入的增长,家长对婴幼儿科学教养意识的觉醒,为早期教育市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都相继出现了服务于婴幼儿的早教机构。但在现今高校的课程体系中,一般只开设幼儿卫生与保健和人体解剖生理学两门课程,这些课程涉及的婴幼儿保育内容较为基础和空泛,缺乏医学护理和营养方面的实操课程。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幼儿教育系的课程结构设置十分重视幼儿保育课程,除了一般的幼儿生理学和幼儿卫生保健课程,还包括婴幼儿安全与健康照护、婴幼儿营养与膳食、婴幼儿医疗和保健等课程。早期教育要求教师具有婴幼儿健康与安全维护的能力。各高校可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和自身师资队伍等因素,适当增加幼儿保育和营养相关选修和方向课程,增强毕业生的婴幼儿健康照护知能。【本文是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童星国际教育集团”幼儿教师培养基地(粤教高函〔2016〕233号)和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卓越幼儿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粤教高函〔2015〕72号)的研究成果之一】
[1]McClelland,D.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14.
[2]沙永明.基于素质模型的员工培训与开发研究[J].商业经济,2013,(10):88-90.
[3]冯晓霞,王冬梅.让家长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学前教育[J].学前教育,2000(2):4-5.
责任编辑 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