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官员该如何说话

2017-12-26文亦鸣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16期
关键词:空话讲话稿套话

■文亦鸣/文

官员该如何说话

■文亦鸣/文

中国前驻法大使、外交学院前院长吴建民,生前曾评说一些中国官员出访时话不能说到点子上,不懂得如何与外国人打交道。有的代表团万里迢迢到国外招商引资,说话不分场合,不看对象,穿靴戴帽,啰啰嗦嗦。本当介绍自己的城市和优势,但张口伊始便离题万里:“在这晴空万里、阳光和煦、春暖花开的季节,我和我的同事们很荣幸来到巴黎这座有着悠久历史和革命传统的城市……”很像小学生在写抒情作文。好不容易转入正题了,又是一大堆官话、套话和空话,把宝贵时间浪费在无效交流上,让人家听得云里雾里。

不少官员不但和外国人交流话不能说到点子上,和自己同胞交流也同样不得要领。不会讲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话,不会讲生动鲜明、实实在在的话,不会讲与民众关系最大、民众也最爱听到的话。前几年江西省就有一位官员,因为太“不会讲话”,引火烧身,成为众矢之的。

那年入夏之后,江西省有3条主要江河发生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央视《24小时》记者赶赴灾区,现场报道汛情。主持人连线江西防总办公室副总指挥,询问最新情况。这位官员先是一一罗列这些江河历史上的多次决口,接着大谈省委书记、省长以及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副部长、省水利厅厅长等一大串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重要指示”。主持人不得已两次打断他的回应,急切地追问:“决口有多大?下游群众有没有及时转移?”这些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不料这位官员仍然按照官衔大小、身份高低,不厌其烦地重复介绍领导的“重视”和“批示”。这条视频播出后,舆论一片哗然,对这位“雷人”官员恶评如潮。

越是在惊天动地时刻,越能显示一个官员的品格和素质。一些官员平日说话办事,只为讨好上司赏识认可,不怕得罪平民百姓,用官腔应付场面已习惯成自然,即使到了非常时期,也会只求保住官位,“哪怕洪水滔天”,嘴不由己,令“正确的废话”脱口而出。

人民日报微博曾向网民征集“你最反感的官话套话”,“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现场指挥”毫无争议地名列前茅,“充分肯定、高度评价、圆满完成、正确理解、大力支持、统一思想、政治高度”等也位列其中。

老百姓对这些假大空的官话、套话、大话,可谓耳熟能详,内心厌烦之至。这些话语,于倾听者而言,实在算得上是一种垃圾信息的强行兜售。隐于这一切背后的,是部分官员作为掌握话语权的人,已逐渐丧失话语的生产能力,这正是令人担忧之处。

哲学认为,思路寓于言路之中。一种清新、朴素、简短的语言风格,大多是现代服务型政府的表达模式。因为惟有清新才能有人气,惟有朴素才可接地气,惟有简短方显示其思维的含金量。毫不夸张地说,官员们的话语生产能力,反映了他们对社会脉动的把握能力,也反映了他们对社会现实的剖析能力。一位官员如若官话大话空话连篇,折射的既是他个人大脑的废弛,也表明他所处的机构在行政上的空耗。

邓小平的语言以朴素见长,但关键场合与重要关口,他的表达总是一针见血、直指要害,也丝毫不怕触碰雷区、禁区,譬如著名的“黑猫白猫论”“先富后富说”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与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源自邓小平永不枯竭的思考和话语创新。

既然如此,何以如今不少官员还会“正确的废话多、漂亮的空话多、严谨的套话多”?不接地气是一个原因,有所顾虑也是一个原因,而从语言的生成方式上来说,官员讲话由他人代拟讲话稿而形成的路径依赖或许是个更重要的原因。熟悉行政体制的人都知道,现在的局级甚至处级官员,讲话稿一般都由下属代理,有的还有PPT从旁提示。时长日久,官员的大脑成了下属思想的跑马场,何来独具个性、风格鲜明的表达?

官话套话空话遭人厌,更遭人厌的是官员因为握有话语权而生出的懒惰与傲慢。生动的话语,来自真切的思考。官员不说官话套话空话,不妨从拒绝下属代拟讲话稿开始。

猜你喜欢

空话讲话稿套话
某官常说五种话
莫使评价成“空话”
——例谈在译林版英语教材中如何巧用Ticking time
陈毅的讲话稿没有字
组织改造不了,互联网改造企业就是空话
征集官话易祛除官话难
起草领导讲话稿须念好四字诀
我的“套话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