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水产养殖专业培养方向的拓展与思考

2017-12-25安振华孙龙生张易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50期

安振华 孙龙生 张易

摘要:随着新兴的水产养殖品种和技术不断涌现,人才需求旺盛,其中观赏鱼养殖、休闲渔业和特种水产品养殖产业是水产行业发展较快的方向,也是目前高校水产专业培养中亟需补充和完善的部分。水产专业需要针对这些培养方向不断拓展,才能培养出更有适应性和竞争力,更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水产人才。

关键词:水产养殖专业培养方向;观赏鱼养殖;休闲渔业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0-0237-02

从高校整体专业设置上来讲,水产养殖专业与其他一级学科相比,行业体量和适应面都相对较小,社会上的传统观念也一直认为从事水产事业比较艰苦、收入不高,因此历年来报考水产养殖、水產加工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就偏少。从行业内角度来讲,传统水产品市场逐渐饱和,用人需求不旺。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在未来生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水产专业可能会出现招生不足及就业困难的问题。水产专业的高等教育亦必须适应新变化,不断拓展教育方向,从养殖鱼虾贝藻,满足人民群众食用需求起逐渐拓展内涵,向休闲渔业、健康产业不断探索延伸。

一、观赏鱼养殖方向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水平的提高,观赏鱼养殖已成为全球性的文化休闲产业。全世界观赏鱼总贸易额从1994年的25亿美元左右,发展到现在已逾100亿美元[1]。作为最早饲养观赏鱼的国家,我国出口的观赏鱼类已达120多种,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欧美。扬州是我国最早的观赏鱼产业基地,观赏鱼特别是金鱼养殖历史时间长、从业人员广,行业总产值快步增长。扬州本地及周边区域从事观赏鱼服务的商家达到了80多家,养殖户和公司接近200家,人才缺口每年在百人左右,而整个江苏省几乎没有专业的观赏鱼和水族养护的毕业人才。放眼全国,情况基本类似,在广州、天津、上海等国内主要的观赏鱼集散地,从事观赏鱼养殖的业内人士几乎没有在学校中经历过专业的理论培训。据估计,仅从事业单位、观赏鱼养殖公司及下游服务产业来看,国内观赏鱼发达省份的相关人才的需要量可达1—2千人,全国缺口则达到了2—3万人。从人才培养机构来看,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开设有观赏鱼养殖课程的院校有上海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大连海洋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天津农学院、西南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9所大学,相信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也将陆续会有涉农院校设立相关专业和课程。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把养殖观赏鱼当作副业,把养殖食用鱼虾等水产品作为水产部门的主业,观赏鱼养殖技术研究的关注度比较低,各大院校开展观赏鱼养殖课程教学的时间普遍较短,几乎全部都是2000年以后才开始设立相关专业和课程。其中大连海洋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院校均是2014年以后刚刚设立该专业和课程[2]。目前各相关院校的观赏鱼养殖或水族专业培养人数非常有限,基本上每年只招收1—2个班,约20—60人。由于人才的缺乏,国内观赏鱼行业还没有综合性的龙头及养殖方面的品牌,很多从事养殖经营的老板都是从兴趣开始的,逐步涉足销售,如此难以拓展出新的品种和发展思路。观赏鱼养殖业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产业,需要有更多的专业人才利用相关的生物学、养殖学知识,拓展思路、开发新品种。该专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有水产养殖学科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对水族养殖工程、景观规划和设计、销售设计等方面有所了解,可以说人才的要求很综合,就业前景很广阔。因此重视观赏鱼养殖专业人才的培养,在高校设立适合市场需求的相关专业,培养专业人才,进而优化我国观赏鱼养殖产业是水产养殖专业亟待拓展的一个方向。

二、休闲垂钓产业方向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垂钓业在城市周边蓬勃兴起。休闲垂钓业通过对传统养殖中过于饱和的渔业资源、环境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从而将现代渔业和休闲旅游互相结合起来,因此可以说是实现了第一产业和第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在江苏高邮地区的高邮邵伯湖区,部分临湖区域通过发展休闲渔业,将原本被淘汰的小型机动渔船改造成为临时运输船或海上休闲游乐渔船,为退湖渔民转产增收提供了有效保障,同时降低了湖区养殖容量,改善了湖区的生态条件。以农家乐、钓鱼乐为主的休闲垂钓业已成为都市人群休闲生活内容之一。休闲垂钓业作为一种综合性行业,与以传统的产品为主的水产养殖相比,生产要素集约性较强,其对养殖设施条件、技术和劳动力有更高的要求,是典型的融养殖技术、精细管理为一体的服务型产业。已有调查显示,开展一般垂钓业务的养殖渔场,其单位面积收益是传统养殖的4—5倍,如果投入资金对养殖场进行改造,兴建娱乐、休闲设施,其鱼池的效益可达到传统水产养殖业的10倍左右[3]。因此从事休闲渔业的专业人员,除了要有水产养殖基础外,还需要对工程设计、园林艺术和服务管理有一定的掌握。目前从事休闲垂钓渔业的劳动者多是一些捕捞渔民,他们从传统的捕捞业转行而来,文化教育程度偏低,缺乏一定的休闲作业知识和技能。同时经营单位活动不规范、不到位,这些因素都影响了休闲垂钓渔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因此在水产养殖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除了增加对养殖课程的重视外,还应该开设部分市场营销、管理服务的课程,培养学生对休闲垂钓的兴趣。以兴趣为导师,通过人才水平的提高来提升休闲垂钓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特种水产品养殖方向

我国水产养殖事业的高速发展,除了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对养殖品种的不断开发和引进,如国内的特色品种鳗鲡、娃娃鱼;进口品种大菱鲆、大口胭脂鱼等。这些开发和引进的新品种,丰富了水产养殖产业的种质资源,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但是这些品种的养殖技术在高校课程中涉及较少。调查发现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优秀水产品的养殖技术一直未能得到高校教程安排的重视,所以许多技术和品种引进后多年仍难以推广形成规模效益,造成技术和资源的浪费。还有一个问题也很值得重视,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专业主要集中于可食用品种的开发,药用保健用品品种开发较少。如近些年价格飙涨的水蛭,无论是从事中医药研究的人还是从事水产养殖的研究者,都对其生长和养殖特性知之甚少。很多养殖户、养殖公司苦于水蛭养殖成活率低,养殖技术不成熟想学习而没有门路。因此水产养殖专业需要打破传统的养鱼养虾概念,积极拓展专业边缘,在药用水生动物培养和研究方面多投入精力,完善成熟社会急需的养殖技术。endprint

水产养殖的产品相对其他农产品类而言,培育养成风险性大、周期性强,没有一定的培训和理论基础,完全靠个人经验及摸索其成功的概率是很低的[4]。近些年在水产行业及其关联产业涌现出的大量新品种和新科技,其推广应用往往受困于人才和技术短板。面对这个问题,高等院校的水产养殖课程设置就需要及时更新,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让学生锻炼出社会需要的技能,而這一目标达成的首要步骤就是从专业培养的方向拓展和内容充实开始。在上世纪初,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就提出了水产养殖教育的目标:提高内涵建设和特色建设,培养出来有一技之长的水产专业人才[5],主张“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实业之所至,即教育之所至。”[6]继往开来,拓展水产专业方向,培养更有适应性和更能经得起市场检验的专业水产人才是水产养殖教育工作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毛亚明,景春兴,金国华.观赏鱼养殖业前景及思考[J].科学养鱼,2004,(3):65-65.

[2]霍凤敏,章之蓉,邹记兴.中国观赏鱼产业发展概况[J].河北渔业,2010,(1):51-53.

[3]郑岩.大连旅顺口区休闲渔业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9):130-131.

[4]安振华,张易,徐立佳.水产养殖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间差异的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6,(12):336-337.

[5]宁波.我国水产高等教育的百年沿革与战略转型[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1,20(3):474-479.

[6]叶骏,宁波,韩兴勇,等.论张謇水产教育理念的思想本源[J].高等农业教育,2005,9(9):6-8.

Abstract:With the emerging of different aquaculture culture species and technologies,there are strong demands for expert professionals. The pet fish culture industry,recreational fisheries industry and special aquaculture are the most three faster developing fields in the aquaculture industry. To meet the urgent needs of the society,the universities should conduct a more adaptable and competitive cultivating program of aquaculture specialty. By this way we can cultivate professional aquatic talents who are more fit for the future.

Key words:aquaculture specialty;pet fish culture;recreational fisheries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