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PBL教学模式在MTI笔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7-12-25刘晶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50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

刘晶

摘要:MTI(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有别于传统的偏重“学术研究型”MA教育,其职业化指向十分明显,重在培养学生的翻译实际操作能力。本文着重探讨“问题导向+项目组织”的双PBL教学模式MTI笔译教学实践,考查其对于提升学生翻译实践能力方面的效用。

关键词:MTI;双PBL;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0-0164-02

一、引言

MTI(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翻译硕士学位专业学位,是200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为目标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和传统的MA(翻译学硕士)相比,MTI学位教育的职业化指向十分明显,重在培养学生的翻译实际操作能力,兼顾翻译理论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实践教学中,MTI课程应避免盲目照搬MA偏重学术研究型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这与PBL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

MTI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应运而生的新兴专业学位教育。由于起步较晚,相关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相对较少,而针对双PBL教学模式在MTI笔译教学中的应用的定向研究更显匮乏。笔者通过中文数据网进行的资料检索显示,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几乎为零。

二、双PBL教学模式的定义及应用于MTI笔译教学中的意义

PBL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式,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教育家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发展而来。该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成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对导师布置的任务或问题进行探究和解答,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互助合作从而完成学习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中国,PBL教学模式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被介绍引进,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发展,国内的很多高校也逐步开始采用这一先进的教学方法。而把PBL应用于语言课程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开始于21世纪初,主要集中于中小学英语教学及大学英语教学,且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单一PBL模式(项目式学习或问题式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双PBL的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几乎没有。

双PBL教学模式是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和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并行的创新性教学模式。所有的研究者都认同PBL是以学生为中心,提供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其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批判性思维以及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将双PBL教学模式应用于MTI笔譯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都体现了以问题为导向,由项目来组织的全新教学理念,纵向以项目贯穿整个学期的教学活动,横向以问题来组织每堂课的课程学习。双PBL模式的MTI教学,颠覆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创新型教学理念。

三、双PBL教学模式在MTI笔译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笔者主持的课题组将大连某高校2015级MTI选修《翻译批评与赏析》课程的1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一个学期的“问题导向+项目组织”的双PBL教学模式应用于MTI笔译教学中的研究。将学生按照兴趣取向分成两个项目组,每组配备两名指导教师。项目组在指导教师的协助下共同确定项目选题,讨论研究项目内容,完成项目工作并撰写项目报告,此部分均在课下完成。而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授课教师根据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突出了知识的应用。在整个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积极的主动学习者;教师是引导者、协助者和指导者,提供恰当的理论和方法,并监控项目工作,以确保方向的正确性。

整个教学实践,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同时开展。

1.纵向:以项目为导向,将整个学期分为四个阶段:①项目启动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组成若干项目小组(每组4—6人),确定与课程主题相关的项目选题。②项目工作周:项目组成员分工合作。③项目完成周:项目组成员对项目工作进行回顾,得出研究结论,共同撰写并提交项目报告。项目报告要体现出项目工作的完整实施过程,体现出学生建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④项目评估周:由3—4位校内或校外导师组成评估组,项目组成员分别陈述自己所承担的工作,对项目工作进行答辩。项目成绩由书面报告成绩和面试成绩两部分组成。

2.横向:以问题为导向,将每堂课的课堂延伸到课下,由5个环节组成。①创设问题情境: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向学生呈现一些开放性较高、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并利用泛在网络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供学生参考。②学生分组:由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式学习,通过查阅、思索、讨论形成答案,解决问题。③成果展示: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在课堂上进行汇报。④互评总结:各个小组间进行互相评价和提问,并由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给出回顾和总结。⑤教学评价:教师对各个小组的学习活动做出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尽量实现评价标准、形式和内容的多元化。

双PBL教学模式应用于MTI笔译教学中。纵向上看,每个学期从项目的开题、实施到完成、评估,构成了PBL教学模式的一个大循环;横向上看,每堂课上的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课堂汇报到教师总结,又构成了PBL的小循环。学生在这种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合作学习的循环中,能够极大地提高自身的翻译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结论

经过一个学期的试验,两个项目小组圆满地完成了项目任务。每个项目组分别完成了一部译作并出版成册。项目1组作品为《勃朗宁夫人精选十四行诗》;项目2组作品为《无敌的路易萨》。根据对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100%的参与者非常认可“问题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90%以上的参与者认为“问题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对自己的翻译实践能力有很大提高,100%的参与者强烈建议应将“问题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应用到整个MTI课程设置中。因此,本课题组得出结论:“问题导向+项目组织”的双PBL教学模式,是一个成功的建构主义教学案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协助下发现问题,这些问题不是纯理论层面的,而是学生感兴趣的,是对自己未来进入的职业领域有帮助的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突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无论对于学生未来职业竞争力的提升,还是我国MTI培养质量的提高,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endprint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问题。虽然“问题导向+项目组织”的双PBL教学模式对我国MTI教育有诸多的啟示,但是此教学模式面临着一些问题。首先,不同学生的兴趣差异较大,可能会选择领域差异较大的项目,这需要MTI教师具备较强的知识储备,对于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其次,项目课程往往涉及跨学科课程,涉及不同院系甚至学校层面,实际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再次,我国绝大多数MTI学生在本科阶段接受的都是以“学科课程”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要彻底转变被动为主动的双PBL教学模式,有些学生会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缺乏主动性,因而影响学习效果。

2.建议。我国MTI教育可以尝试采用“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组织课程教学”的双PBL教学模式,大力促成将MTI学生培养成翻译实践能力强、了解翻译行业、熟悉专业翻译公司业务流程、能有效进行团队合作的职业翻译人才。我国MTI教育可以改革课程设置,建立以项目课程和学科课程为辅助的三级课程体系;在教学方式上,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式教学为核心,提高学生的翻译实操能力,并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R].学位办(2007)78号文件.

[2]苗菊.实施案例教学,培养职业译者——MTI笔译教学模式探索[J].山东外语教育,2009,(6):28-32.

Abstract:MTI (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is different from MA education,which emphasizes on academic research. MTI education focus on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practical translation skills. This thesis summarizes a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Double-PBL mode in the MTI translation teaching and concludes the effectiveness and problems of it.

Key words:MTI;double-PBL;teaching mode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特殊教育学校在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三元重叠教学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