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样例学习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2017-12-25周振军李如林张子璇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50期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周振军 李如林 张子璇

摘要:从样例学习的角度出发,尝试对高校师范类公共课《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初步研究,主要包括样例学习、样例分类、样例学习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意义及应用。

关键词:样例学习;样例教学;现代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0-0152-02

样例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分析问题和对应问题的解决方法,归纳总结出潜在的原理、知识的学习方式,具有促进学习迁移、减少认知负荷、个性化学习等特点,而这些特点恰恰能够解决《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一些问题。《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总体目标是培养师范生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师范生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能够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实施、学科整合。本文从样例学习的角度出发,在样例学习的定义、样例分类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探究。通过样例学习的研究,促进学习者对知识进行自我解释,建构自己的见解,做到知识内化,即知识的自我建构,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学习中的难点,达到迁移的效果,做到灵活运用。

一、样例学习

关于样例学习的定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百度百科给出“样例学习是学习者从例示的一般概念、原理、程序的例子中习得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作者陈满琪《样例学习研究述评》中给出“所谓样例学习就是从具有详细步骤的事例中归纳出隐含的抽象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学习”;作者许志毅、王英豪《样例学习的理论與实施》中给出“样例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研习样例而习得专家的问题解决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曲可佳、张奇《双内容样例学习的研究及重要启示》中给出“样例学习是学生通过对各种样例的阅读、观察和思考,习得相关知识、技能和策略的过程。”通过比较这些定义,不难发现样例学习基本都定位在学习者通过研习一个或者多个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例子,从而归纳出样例中蕴含的抽象知识或者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步骤。样例学习既是一种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学习方法。样例学习的理论基础是类比学习理论,或者说是迁移学习理论,学习者通过研习样例,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抽象知识,从而习得某一知识。

二、样例分类

样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说,凡是能够给人以启迪、供人参考的、典型的例子,我们都可以称之为样例。例如写作样例范文和例句、图画样例临摹他人的美术作品、设计样例服装款式、建筑样式、运算样例和问题解决样例(例题)等,样例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狭义说,样例只用于学科中,例如在化学中应用的样例可以叫做化学样例,在数学中的叫数学样例,那么同理,我们也可以说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运用的例子,称为现代教育技术样例。根据样例中新知识的多少,可分为单内容样例、双内容样例、三或多内容样例。单内容样例只有一种学习内容(概念、原理、规则、步骤等),双内容样例分为示例域和学习域,其中示例域是知识具体的内容,而学习域是从示例域归纳出来的原理、规则和概念。有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复杂时,先进行单内容学习,然后进行双内容样例学习,这样单内容样例和双内容样例交互或者相继学习能够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根据样例的正误,可分为错误样例和正确样例。大多情况下,样例是正面的,但是在一些情况下,错误样例的学习效果更佳,错误样例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问题解决过程中包含一个或多个错误,要求学生发现、解释和改正的例题学习。

三、样例学习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1.改变学习者的内在表征。表征,信息(问题、技能)的呈现形式;外在表征,即信息外在表达呈现的形式,比如文字、动画、图片;内在表征,即人脑中关于某一信息的组成理解形式。表征是认知主义理论的名词,强调学习者自身对信息的再现与理解。在教学中通过样例设计子目标学习模型,在样例步骤中添加标签,以此帮助学习者建立子目标,这样学习者不是机械地记住样例中的问题解决步骤,而是总结提炼样例中步骤的意图与目的,即子目标,当学习者逐步掌握子目标之后,也就相应地形成了这一问题的内在表征。《现在教育技术》课程中有大量陈述性知识的内容,陈述性知识是程序性知识习得的前提,样例学习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习得中起着重要作用。故如果采用样例的形式去呈现内容,并且在对应内容样例处添加制作原则(即子目标),这样学习者能够清楚地明白讲解意图,准确理解制作原则,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而非机械地记忆制作步骤,形成问题解决的内在表征。

2.促进学习迁移,解决课程内容繁杂问题。样例学习一直备受教育心理学家的青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样例学习能够促进学习迁移,并且多项研究也证明了此观点。邢强和莫雷以自我解释理论为基础,从样例的个数出发,研究样例学习对概率问题解决中发现,“多重样例+诱发自我解释”能够显著地提高远迁移的成绩。林洪新和张奇从样例的完整性角度出发,通过比较近迁移测验题发现,完整样例学习具有很好的迁移效果。有研究发现,从正、误样例角度出发,发现错误样例学习是非常有效的,正、误样例的对照学习能够很好地促进学习迁移,只有结合样例进行的练习才能促进技能的熟练和解题能力的迁移。《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说到底是一门实践型、应用型、师范类公共课程,目前没有制定统一的教材,但教学内容基本相当。例如在讲解课件制作时,老教材倾向于利用传统的软件PowerPoint制作课件,而现在新版教材出现了利用电子白板软件制作课件。学习者以后在工作岗位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教学设备合理选取多媒体制作软件,所以就需要学习者在这门课程中掌握不同类型的软件,然而在课时有限、教学软硬件有限制的情况下,学习者在课堂上不可能学习所有的软件,样例学习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应用解决了此问题,经研究发现,样例学习有很好的迁移作用,这样学习者可以根据学习的某一软件,从而迁移到另一软件的操作中;根据某一问题的解决,从而迁移到另一问题的解决中。

3.减轻认知负荷,与案例教学相辅相成。认知负荷是习得某种学习材料时,所需要的认知资源的总和,一般来说,在加工学习材料过程中,信息量越少,内在认知负荷越小。样例学习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控制认知负荷,即最大限度地降低样例学习的外在认知负荷,优化样例学习的内在认知负荷,提高样例学习的相关认知负荷,从而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无论在理论讲解还是操作技能时,采用方法最多的是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通常是提供学习者真实情景的案例,以提高综合能力,通常案例较长,处理信息量较大,此时学习者的外在认知负荷大。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可以在案例呈现之前,把案例中涉及的学习者需要了解的新知识,通过样例学习掌握,然后进行案例学习,减小学生的内在认知负荷,同时也有学以致用的作用。同时,样例中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正确步骤,对于初学者来说,把他们直接引到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领域,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从而避免了学习者的认知负荷。

4.根据不同知识背景的学习者提供可供选择的样例,加强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样例设计不同的层次。《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者背景知识复杂,所期望的收获成果不同,我们提出根据不同知识背景的学习者,提供可供选择的样例,从而加强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样例设计不同的层次。现在教育技术多媒体中越来越注重学科工具,针对不同的学科,我们根据学科要求、学习者需求提供特色的、经典的样例,目前,在教育技术课程中,关于样例的资源还有待于开发。从另一层面讲,我们给不同学习者提供同一经典样例,但是由于他们背景知识不同,对样例的自我解释自然也就不同,课程可以以此为契机,鼓励学习者通过样例学习,设计出与自己学科相关的一些内容,从而加强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也符合现在提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战略。(本文系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办资助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1]曲可佳,张奇.双内容样例学习的研究及重要启示[J].心理科学,2014,(02):373-376.

[2]宁雪婷.高一化学概念样例学习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3.

[3]林洪新,张黎.样例学习理论研究新进展[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2,(03):33-37.

[4]曲婷婷.样例学习研究的综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03):44-46.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arning sample,try to the teacher's class teaching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arries on the preliminary research,mainly including the sample,sample classification,sample study on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ourse.

Key words:sample learning;sample teaching;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代教育技术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数学学习新环境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