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生声乐表现能力的指导技巧

2017-12-25张宝琴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高音气息歌唱

张宝琴

【摘要】小学阶段的声乐课堂教学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即有的声乐指导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声乐表现能力的现实需要。本文论述利用气息训练、高音共鸣、高位低唱几种具体的操作技巧,让小学生提高声乐表现能力和审美水平。

【关键词】小学音乐 表现能力

指导技巧 高音 气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1A-0110-02

歌唱属于人类先天所具有的一种本能,而且是一种最为直接的情感表达方式。正所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也就是说,诗歌、歌唱、舞蹈,属于人类的几种重要表达方式,而歌唱的地位至关重要。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其嗓音都是独一无二的,皆可以如乐器一样发出美好的声音,用于人类最纯粹、最直接情感的表达。声乐之音或者高亢、或者低沉、或者急促、或者宛转、或者强烈、或者轻柔,皆关乎发声者的情感及审美体验,而声音和情感越是接近,则越说明其技巧越强大。对于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歌唱教学来说,正是要利用多种技巧指导手段,保证学生实现情感及审美体验的贴切宣泄,從而开启其音乐天赋、挖掘其声乐潜能、强化其艺术修养、塑造其艺术心灵。

一、让学生打好气息训练这一基础

首先,教师要利用课堂的有限时机,抓好气息引导练习,从而带动学生形成良好的声乐表现习惯。小学生的生理特征表现和成人有很大区别,他们正处在身体发育的特殊阶段,特别是发声器官处于急速生长期,而小学音乐课堂横跨六年时间,在这段时期内的训练,是需要借鉴却有别于贝尔康多唱法的专业训练的。贝尔康多唱法指的是意大利学院派的专业声乐唱法,其音域发展比较宽广,而且表情配合亦极细腻,该方法造就了一批深具影响力的音乐大师。小学声乐教学可以借鉴该学派的音色发挥特色,也就是美妙、清纯与自然的发声,并保证共鸣的适度性。但同时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发声特点,更多借助口、咽、鼻位置的腔部声音,从课堂基本气息训练开始着手准备。特别是小学生在理解能力方面和成人有很大距离,他们无法明白抽象化的声乐感觉训练方式。为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探索,借助含清水进行歌唱的手段给学生提供训练指导,使之接受气息方面的调节。

具体操作策略为:先让参与训练的小学生口中含半口水,体会半口清水在口中的感觉,然后告诉学生哼唱练习时,其实就是不把声音压在喉咙里,要在口腔内建立自然空间,就好像含着的半口水,感觉声音是位于头的前上部,气息则均匀柔和地吸出来……接下来再轻抿嘴,哼唱练习曲。在此环节中,让学生做到用气息带动声音,使气息自然沿头腔上颚位置发展,使得共鸣腔出现,声音亦将由此变得更加委婉好听。与此同时,因为上颚部位的拱起,还将带动头腔的打开,促进头腔共鸣效果的出现。也就是说,此方法虽然侧重于气息方面的训练,可是也有口腔共鸣及头腔共鸣的间接效果,会让学生更加容易找到准确、美妙的音色。

由于训练时学生需要抿嘴歌唱,这也便确保了学生必须轻声歌唱。而此种歌唱形式,能够产生发声轻松的良好效果,亦即教师所谆谆教导的自然歌唱状态。也就是说,这种类似于古希腊德摩斯梯尼含石头演讲的做法,貌似笨拙,实际上却非常精巧,它不但练气息,而且练共鸣,同时给自然而科学的声乐表现提供了可靠途径。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该方法最好选择那些抒情连音谱例进行训练,防止发声过程中遇到休止符的问题,那样将不利于学生良好状态的持续。

二、让学生利用高音共鸣提高声乐表现能力

接下来,教师要指导学生借助高音共鸣的办法提升声乐表现能力,前提条件是正确演唱姿势的坚持。应当说,学生训练姿势是否正确、合乎规范,会直接关系到声音的表现力。科学的歌唱姿势需要做到挺胸、抬头,腰立挺起、脖子向上。在这种姿势下,我们才能谈及后续用唱高音练共鸣的问题。总的说来,保持歌唱状态并产生良好效果,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实现。而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小学生需要得到高音演唱的方法指导。在整个过程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处在呼吸自然的状态,保持音色的美妙与清纯。事实上,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将小学生的声乐训练指导视作畏途,小学生在生理特点方面的表现决定了其音色美妙的巨大可能性,教师应当顺应这种可能性,而不是强行背离它。为此教师要注意到:生活环境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周围一些大人不正确的发声,会让小学生不自觉地模仿,从而养成不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声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纠正这一问题,让学生经常练习应用共鸣腔,借助共鸣腔对高音加以表现,避免“喊唱”情况的出现。当气息对声带造成冲击时,声音处于声带之中的微弱环境,之所以产生清亮及圆润的音色,尚需要共鸣腔的良好辅助作用,即将胸腔、喉腔、鼻腔等诸多部位的共鸣作用带动出来,以气息实现声带的冲击,造成共鸣区回旋效果。如果该方法应用得当,声音便会显得圆润自如。教师选择训练内容时,要注意对此种特点的侧重关注,保证每一次训练都有成效。

三、让学生掌握高位低唱的技巧

高位低唱是一种保护小学生嗓音的办法,且是极有必要的。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需要强调对学生嗓音的保护。笔者通过观察了解到,很多小学生都有直着嗓子讲话的不良习惯。该习惯也会带入到声乐表现训练中来,造成“喊唱”现象的发生。要想纠正这一问题,真正保护小学生的噪音,在对学生进行声乐训练技巧指导时就需要强调发声歌唱习惯的养成问题。教师可以不用考虑声乐的具体流派及声乐分类等更复杂的情况,也不用考虑学生运用的是何种唱法,只要敦促其借助自然发声即可。因为小学生处在善于模仿的阶段,其发声习惯会或多或少受到成人发声方法的影响,如果持续如此,时间长了便会导致嗓子的挤音与卡音等问题,反过来又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喊唱问题,所以更需教师强调高位低唱的技巧。让小学生掌握高位低唱的技巧,即是关注学生声音在共鸣区位置的气息吐纳,对其多加支持,使其声带得到放松。在此种训练过程中,高位置和轻声唱相结合,并提供恰当的发声练习曲,真正保护了学生嗓音的优美度。

我们需要利用气息训练、高音共鸣、高位低唱几种具体的操作技巧,保证小学生声乐表现能力的进步,继而使之得以在音乐的海洋中识别真、善、美,得到情操方面的陶冶、人格上的健全训练。另外,作为小学文化教育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尤其是声乐教育需要给学生传达一种美好的享受感,利用寓教于乐的手段来完成上述技巧指导任务,才能让教育和兴趣相得益彰,使学生得以在良好的体验中感受知识、热爱生活。

猜你喜欢

高音气息歌唱
早春
城市音乐“奏起高音”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自然的气息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春的气息”
歌唱十月
春的气息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