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崇左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供给侧改革探索

2017-12-25黄旭广邹勇黄昌志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教师培训供给侧中小学

黄旭广+邹勇+黄昌志

【摘要】本文概述“十二五”期间崇左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取得的成果,分析崇左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结合崇左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提出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改革方向和内容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 教师培训 供给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1A-0015-0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开发教师培训项目、组织教师参与培训是拓宽教师视野、培育教师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提升教师专业技术和能力水准,达到“人岗共生”的有效途径。崇左市教育局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以下简称“师训工作”),“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了中小学教师全员轮训目标,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崇左市中小学教师培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准确找到问题根源,按照“五个搞清楚”(即“搞清楚现状是什么”“搞清楚方向和目的是什么”“搞清楚到底要干什么”“搞清楚谁来干”和“搞清楚怎么办”)的要求推进培训供给侧改革,采取因地制宜的对策,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探索,全面、深入、持久提升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效能刻不容缓。

一、崇左市2012—2016年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概述

2012—2016年,崇左市主动积极参与国培计划、省(区)培计划,基本完成了全员教师轮训的目标(见表1);培训发展由覆盖式向内涵式转变,市级培训基地学校的作用得到彰显,初步建立了县级培训师资队伍,市级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双百”工程、“三名”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移动式学习、网络学习等新型研修方式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技能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崇左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训机构缺乏统领。崇左市市级教师培训中心挂靠在市级成人高校,专业机构尚待健全,专业人员、专职人员数量不足;市级以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没有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负责培训的规划和组织,兼职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只能基本承担选送教师参加培训的任务。

2.培训管理有待完善。由于机构尚待健全,专业管理人员缺乏,市县两级培训专家队伍尚处于筹建状态,培训管理机制尚未健全,培训管理人员的职责仍处于报送名单、督促学员按时参加培训层面,对于培训项目的意义和要求、培训前的调研、选派人员是否合适、培训项目的过程管理以及训后的效果迁移等都没有能力和精力顾及。

3.培训内容缺乏特色。由于缺乏专业支撑,缺少科学统筹的顶层设计,中小学教师培训内容偏向泛化,缺乏针对性,缺少面向对象的细化内容,对地方需求和自身实际缺乏通盘考虑,缺少适合地方需求的培训项目。对国培、省(区)培的依赖性强,学员选派有较大的随意性。

(二)原因分析

1.培训经费没有完全落实。市辖县(区)没有完全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各地按不低于当地教职工工资总额的2%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要求,经费没能落实,人员不到位,直接影响了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与引导服务。

2.培训缺乏专业指导。市县(区)两级培训专家库尚未建成,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专职培训管理人员没有足额配齐,市级教师培训中心未能充分发挥相应的专业引领和示范作用。从外部看,还未与具有优质培训资源的高校建立稳固的共生发展关系,合作仅限于某项质量提升工程,且进展缓慢。

3.培训认识存在偏差。市县教育管理者认为培训是国家、自治区层面考虑的事情;送培单位领导认为参加培训是一项任务,是对参培人员的一种奖励;参培人员则认为能够参加培训是一种待遇、一次放松。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参培人员在培训中出现倦怠现象,有的学员成为培训专业户,学习倦怠;而培训专家中多为“老面孔”,加之培训的课程内容重复较多,也使得培训本身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

三、崇左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一)边境地区

经济基础决定教育发展水平。2003年8月6日挂牌成立的崇左市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辖1区5县,代管县级凭祥市。其中,有4县(市)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533公里,是广西边境线陆路最长的地级市。有国家一类口岸4个、二类口岸3个、边民互市点14个。全市人口242万(2015年常驻人口为205.45万)。崇左市的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处于全区的中游水平。沿边优势明显。边境地区的特殊性,使得崇左市彰显了更多的国家情怀,承担了更多的国家责任,在扩大开放和加强民间交往、对外贸易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自身的经济发展,更多承担了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主权的重任,扮演着反侵略、反渗透前线的重要角色。

(二)少数民族地区

崇左市全市人口242万(有119万人居住在边境地区,约占总人口的49.2%),其中壯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8.3%,是个典型的壮族聚居区。2016年,崇左市的龙州县、天等县被评为国家级贫困县。在全市762个行政村中,有287个是贫困村,约占总数的37.7%。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处于相对封闭与有限开放并存的状态。有的境外势力以扶贫、合作、开发的名义渗透到境内办学,传播邪教等意识形态。

(三)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

从表2可以看出,崇左市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数量稳定在18 500人以上。2012—2016年,学生数逐年增加,由2012年的240 814增加到2016年的273 979人。师生比由2012年的1∶15.08上升到2016年的1∶16.8。2015年,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以及具有本科、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偏低(见表3)。其中,在幼儿园教师中,未定职级的教师占幼儿园教师总数的70%以上。若从全区的数据看,崇左市中小学教师的高级职称比例与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比例明显偏低。从性别看,男女教师比由2012年的1.33∶1缩减为2016年的0.95∶1。从年龄看,40岁以上的教师由2012年的47.8%上升到2016年的58.7%,40岁以下教师由2012年的52.2%减少到2016年的41.3%。另外,少数民族教师数量占总数的88%以上。从总体上,教师的数量与结构发展呈现出偏离正常轨道的趋势。endprint

另一方面,教师是县(区)专业技术人才的主体部分,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在具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中的比例超过半数。可以说,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方教育文化发展乃至社会发展水平。

(四)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中容易出现的若干误区

1.培训理念——学校教育是教育的全部。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学校教育就是教育的全部,忽略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因此,学校教育承担了太多的社会职责,学校也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或多或少地担负起学生成长的全部责任。这种观念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渗透到了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中。

2.培训目的——培训为升学服务。这种狭隘的培训目标定位使得培训内容有更直接的学科性、工具性以及明确的指向性,即提升学生的学科成绩。教师只关心学科教学,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关心不够,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教育明显不足,尤其是对当前中小学校园频发的欺凌事件以及学生出走、跳楼、自杀甚至杀人事件没有起到应有的警醒教育。这显然与国家强调的“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目标相背离。

3.培训内容——教育就是学科教学。实际上,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内容几乎都是围绕学科知识和技能方面展开的,教师本身也大多只关心所教学科方面的内容,这就陷入了一个明显的误区,即把教育简化成为学科教学,过度强调教育的工具性,忽略学科教学包含的社会性。这与我们当前提倡的关于“大先生”教师的重要论述相违背。

4.培训方式——闭门造车式的培训。中小学教师培训在培训方式上还存在一个明显的误区,即教育是世外桃源,中小学教师习惯于“两耳不闻窗外事”,开展闭门造车式的学习活动。从各类各层次的培训内容可以看出,中小学教师培训过多地关注学科知识和教育方法技能的培训,而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关注不够,距离当前我们倡导的好老师“四有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还有很大的距离。

四、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对教育发展的期盼与教师的责任担当

脱贫致富和社会发展是我区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最大期盼。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对广西发展提出三点要求和期望:要加快形成面向国内国际的开放合作新格局。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必须充分落实各项促进民族地区(特别是沿边民族地区)发展的差别化支持政策,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实施兴边富民工程,让边境少数民族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共同富裕,才能保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打赢扶贫攻坚战中,一个民族都不少,一个民族地区都不掉队。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作为地方教育和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充分认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深远意义——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有利于巩固团结平等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有利于边疆稳定,巩固国防。因此,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应站在国家和地方发展的全局高度,树立“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理念,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素养,主动更新知识和提高专业能力,承担起维护边境安全和稳定、加快教育精准扶贫、传承民族文化、立德树人、传授学生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

五、需求和问题导向的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设计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有着特殊的地理区位,加之相对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也相应有其特殊性:按照党的教育方针(为谁培养,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努力践行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立足于边境民族地区的特点,更新培训理念,拓宽培训视野,完善并激活培训机制,着力强化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设计,运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有效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效果迁移率。在培训内容上,可以作如下考虑。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内容的设计思路

中小学教师培训内容设计就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中小学教师培训全局的角度,对培训内容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规划,以集中各种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實现目标,达到培训效果并能运用于中小学教育实践。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要把握全局。设计要把握具有全局意义的“关键性”环节,主要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抓长期以来导致教育培训主要矛盾的核心问题,抓严重影响本地基础教育和教师培训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第二,贯彻落实教育培训供给侧改革。尤其是在国培计划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供给侧改革,全面推进培训体制和机制改革创新,不能就教育谈教育、就培训谈培训,而应从国家安全和稳定发展的顶层和最高利益出发,结合地方实际,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第三,鼓励科学探索,勇于实践。必须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把国家大局和地方“小计”结合起来,把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培训需求与国家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围绕国家发展的大局,结合地方特点,找准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鼓励实践、探索和尝试,不断总结,对症下药。第四,充分运用大数据做好培训设计。所谓“大数据”,可以理解为对众多数据与信息进行专业化采集、分析、处理,以增强管理者的发现力、决策力和优化能力,从而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在培训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在项目设计及培训各环节中运用大数据,特别要注重建立培训需求“大数据”,实施精准培训,以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统筹性。

(二)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内容建议

基于上述培训项目设计的理解,秉承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原则,结合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实际,进一步密切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为培养视野开阔、有全局意识的“大先生”,我们对崇左市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内容提出如下建议。

1.国家与社会发展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带一路”发展;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大国形象塑造。

2.信仰与文化传承:党的宗教信仰政策;民族政策;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文化遗产继承与发展。

3.区域经济与教育发展:崇左市在北部湾经济带及“一带一路”的定位与发展;崇左市教育服务我区“三种生态,两个建成”。

4.观念更新与能力提升:大教育观;新形势下教育如何改变命运;“大先生”理念;学科素养与学生素养;心理健康与辅导。

5.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精准扶贫;文化素养、能力素养、理论素养和教育技术素养。

6.学历和职称提升培训:中小学教师提升学历层次;实施针对性的职称提升培训。

六、培训有效性与质量保障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教师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就是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最终目标,也是培训有效性的具体体现。一方面,我们要在大教育观的指导下,以培养“大先生”为目标,加强培训的顶层设计,在培训内容上突破就教育论教育的狭隘教育观,让教师站在国家民族发展的全局高度审视教育和教学;另一方面,我们应立足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围绕服务国家发展大局,设计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内容。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培训质量,才能保障培训效果迁移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

注:本文系2014年度广西教师教育立项课题“边境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师培训机制研究”(编号:2014JS012)的阶段性成果。

(责编 周翠如)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师培训供给侧中小学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策略研究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