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改革创新 着力风险防控 筑牢管理基础努力提升电力设备管理工作现代化水平

2017-12-25广东省粤电集团公司

电力设备管理 2017年4期
关键词:电厂机组监督

广东省粤电集团公司

(2017年3月23日)

坚持改革创新 着力风险防控 筑牢管理基础努力提升电力设备管理工作现代化水平

广东省粤电集团公司

(2017年3月23日)

长期以来,粤电集团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紧密围绕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强化红线意识,坚守底线思维,努力落实“安全零容忍”工作要求,务实开展设备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6年粤电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局面总体持续稳定,全集团没有发生发生一般及以上设备事故和电力安全事故,没有发生交通、火灾、垮坝、水淹厂房、环境污染、网络与信息安全等事故。2016年粤电集团有8家电厂实现“零非停”。可控火电厂平均供电标煤耗为314.78克/千瓦时,同比下降0.82克/千瓦时;水电机组(不含贯流式机组)发电平均耗水率为8.19立方米/千瓦时,同比下降0.11立方米/千瓦时。

集团燃煤电厂机组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为0.165克/千瓦时,同比降低0.003克/千瓦时;氮氧化物排放强度为0.193克/千瓦时,同比降低0.001克/千瓦时;烟尘排放强度0.032克/千瓦时,与去年持平;脱硫装置平均投运率100%,平均脱硫效率97.22%;脱硝装置平均投运率99.66%,平均脱硝效率86.34%;干式除尘装置平均投运率100%,平均除尘效率99.84%;湿式电除尘平均投运率100%。

一、2016年度设备管理主要工作回顾

(一)规范设备管理过程技术监督工作,提升管理实效

1.丰富技术监督队伍组成,提高技术监督质量。2014年组织建立了广东省电力系统技术监督专家库,首批120名入库专家中不仅有粤电集团人员,同时也有其它发电集团成员。2015年,又增加补充了集团外部技术专家的加入,大幅提升了技术监督的队伍水平。

2.技术监督手段创新,进一步推进技术监督能力建设。

利用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积极发掘技术监督信息管理平台和技术监督考评系统中各电厂历年数据的价值,为集团技术监督管理提供更多的服务。同时,围绕粤电集团新能源战略,积极开展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技术的研究,进一步强化对于风电机组的技术支持。

3.丰富技术监督形式,进一步提升技术监督工作质量。

进一步提升技术监督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加强与各电厂的工作沟通,了解电厂技术监督工作需求,着力关注技术监督工作质量和效果。利用技术监督信息管理平台、《电力技术监督月报》、《全国电力安全生产技术信息》等载体,加强技术信息的共享。同时,强化监督任务的闭环管控。对于各类监督任务,持续跟进问题的处理和后续运行情况,着力强化技术监督工作的闭环控制,进一步提升技术监督工作质量。

4.及时更新技术监督相关标准,确保依标监督。

定期对技术监督工作所涉及到的所有技术标准进行检索查新,并通过“标急送”系统及时推送更新至各电厂终端,确保所有技术人员能依据最新的技术标准要求开展技术监督工作。

(二)强化过程管理,促进设备管理水平提高

1.应对机组长期低负荷运行,大力开展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技术研究,效果明显。

面对燃煤机组频繁深度调峰和长时间轮停,开展了优化机组运行方式专题研究;开展了耗差分析和小指标竞赛,推动机组AGC向厂级AGC转变;应用掺烧技术,提高机组适应各种燃料的能力;开展热力设备停(备)用保养专项研究,制定了机组长期停运保养技术规范。通过采取系列措施,低负荷状态机组煤耗平均降低2~5克/千瓦时,安全经济效果十分显著。

2.开展检修优化研究,促进电厂检修技术进步。

强化机组运行状态分析,认真做好机组检修策划管理。做好机组运行期间的数据分析,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变化,并根据设备的状态变化制定检修项目;高度重视收集和分析影响同类机组的机组可靠性和效率的共性问题,利用机组大修前一次小修和停机机会,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查,在大修前三个月确定全部重点项目检修方案,落实人员、机具、工位、备件等,确保机组在大修期解决所有存在问题。

3.强化环保监察,确保达标排放。

对环保设施的技术性能、运行现状及实际排放数据等进行全面排查和梳理,找出超标排放风险点,提出解决方案,组织升级提效改造;根据环保政策变化,修编《火力发电机组环保指标评价体系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集团公司环保管理标准体系;完善集团公司综合统计系统数据采集和传送管理,确保及时掌握情况,及早发现和解决环保存在的问题。开展超低排放可行性研究与试点工作,根据各级政府要求,针对各燃煤机组实际条件,组织开展了“超低排放改造可行性”研究,完成了金湾4号、黄埔6号机组的改造试点。2016年10月,广东省环保厅发文通报了2015年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粤电旗下臻能热电公司、粤华发电公司、韶关电厂、平海发电公司、红海湾发电公司、沙角A电厂、湛江电力公司、中粤能源公司、靖海发电公司、云浮电厂获得“环保诚信企业”(绿牌)称号。

4.细化水电厂大坝管理,确保坝区安全。

2016年3月底前,所有水电厂完成了上年度大坝安全年度详查、注册自查和安全监测资料整编,并将有关情况形成总结向大坝中心进行了报告。检查和监测结果显示,集团公司九座水电站水工建筑物均为正常坝。

(三)积极开展专项整治,严堵设备安全漏洞

1.着力解决设备缺陷,消除隐患。

国产600兆瓦机组投运以来,发电机定子膛内油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电厂。集团公司认真研究、落实发电机密封瓦装配工艺及投运要领的工作,成功解决了密封瓦块漏油难题。2016年10月,汕尾2号机组抽转子检查,发电机膛内清洁、干净,说明前期治漏工作效果明显。

湛江生物质电厂投产以来,锅炉腐蚀引起的非计划停运事故频发,集团公司对此高度重视,成立防腐蚀研究组织机构,牵头联络国内科研力量,大力推进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组织电厂在技术和设备管理方面多管齐下,效果明显。截止2016年8月,机组非停次数同比大幅度减少。2016年8月,湛江生物质电厂两台机组连续运行,月度上网电量7006.89万千瓦时,平均负荷率100.03%,创历史新高。

2000年投运的珠海电厂2号发电机,2009、2013、2015年先后三次发生转子匝间短路,为彻底解决问题,集团公司安生部会同珠海电厂,联合哈电、上电、东电等单位,对西屋产746兆瓦发电机转子进行设计标准、制造工艺、装配图纸等分析,最终找到主要原因。借鉴国内百万机组和国外西门子等经验,提出匝间绝缘改进措施。采用该措施实施后,至今设备运行稳定。

2.强化火电厂煤场机械损耗综合防治。

2015年开展火电厂煤场机械损耗综合防治专项工作,通过对湛江、调顺、沙C等电厂燃煤损耗情况以及引起的环境污染情况开展普查,了解煤场受扬尘、雨水冲刷引起的燃煤损耗以及环境污染,研究提出高效、成本低廉的化学治理方案。

(四)科学诊断,及时消除设备重大缺陷

通过加强技术监督,应用大数据诊断技术对设备状态进行动态分析、跟踪,及时发现并消除了一批设备重大缺陷和隐患,避免了重大设备事故,同时也为国内处理同类型设备缺陷提供了解决方案和经验。处理了汕尾3~4号机组汽机高中压内缸、隔板和2号发电机等存在的重大缺陷;去年3月,集团和省风电公司成功处置了海湾石风电场2号风机超速故障,避免了一起风机超速可能造成的恶性事故。

(五)应用管理创新成果,不断提高新投产项目机组可靠性

2015年底和2016年初,韶关电厂1、2机组和大埔1、2机组陆续投产。集团公司组织专家与电厂一起,应用创新管理方法,以定值管理为主线,全面梳理图纸、逻辑组态、运行及检修规程,多专业通力配合,确定目标逐项跟进,较快扭转设备故障频发的局面,有关经验现正推广至大埔电厂,效果明显。随着基建项目生产准备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同时设备制造和安装质量水平不断进步,新机组投产后可靠性不断提升。

(六)政策研究,顺势而为,提升机组竞争力

燃煤机组机组进行供热改造是提高热能利用效率,降低机组煤耗、提高电厂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同时,也符合国家的产业扶持政策,集团公司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电厂争取纳入集中供热的热源点规划,推进供热项目。2015年底,罗定电厂完成供热改造项目后,在省内燃煤电厂平均上网电量下降的情况下,罗定电厂上网电量逆市增加,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也为山区、小火电的生存闯出一条新路。

2016年上半年,集团组织韶关、云浮、茂名等电厂开展了供热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落实热用户,签订供热协议,确定供热参数,制定机组供热改造技术方案。目前,云浮、茂名电厂供热项目工程正在按计划推进过程中。通过研究、落实政策,电厂获得了切实的效益或政府财政的支持,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机组竞争力,缓解了电厂经营压力。

(七)务实开展专业技术培训

2015年集团组织召开各类技术交流会议18次,组织多期仪器检验员、热工计量检定员等上岗考证集中培训,针对湛江地区各电厂证书到期的计量检定员较多的现状,开展了1期湛江地区热工计量检定员复查培训班,多次开展煤质检验实验室能力验证和实验室查评等活动,着力搭建丰富的专业培训和交流平台。结合热点难点问题,根据各电厂需求,联合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先后组织40多批次技术人员赴电厂,开展新二十五项反措、节能优化技术、环保设施改造等方面的专题交流与培训,并针对电厂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同时,2015年,集团安生部联合人力资源部开展了电气检修技能竞赛,以赛促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当前设备管理面临形势和任务

(一)发电市场竞争加剧

近几年,由于社会电力需求增速放缓,西电东送重点输电工程相继投产、送广东最大能力近3400万千瓦、核电、气电等产能释放,发电市场竞争激烈。

(二)新一轮节能减排改造,任务重、工期紧、安全风险高

国家、地方不断加快推进燃煤电厂节能减排升级改造,要求在2017年东部地区完成燃煤机组节能减排改造任务。集团新一轮燃煤机组节能减排改造任务异常繁重。2016年,粤电集团公司先行安排12台机组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时间多数集中在下半年。这些工程,技术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给工程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带来新的风险。同时,随着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项目的积极推进,建设过程及投入生产运行后的设备及系统问题逐步暴露。

(三)机组深度调峰和长时间停运,保养问题突出

自2014年7月以来,受宏观经济尤其是工业生产下行等因素的影响,全国火力发电量持续负增长、设备利用小时同比下降严重;2015年,燃煤机组(不含新机)利用小时数为4301.54小时,同比降低459.49小时。截止2016年9月底,可控火电厂利用小时数为2664.48小时,同比降低555.71小时。2015年燃煤机组(不含新机)总共调停234台次,平均调停次数,4.87次/台,平均调停时间为1725.37小时/台,同比增加707.82小时。仅2015年1月就有12台机组调停超过30天,最长达到130天;2016年9月,集团所属火力发电机组每周有20台左右机组调峰停运。长期低负荷运行,发电利用小时数的下滑,除了直接影响发电厂的经营业绩外,还造成设备磨损、受潮和腐蚀加剧,设备可靠性降低,非计划停运增加。今年的多次锅炉爆管、加热器泄露、电气设备绝缘故障等非计划停运事件,其原因多数与此有重大关联。如何开展机组长时间停运设备可靠有效保养工作是我们面临的又一现实问题。

三、2017年设备管理工作初步安排

(一)进一步完善、落实各项技术监督等标准

2013~2015年,集团公司组织重新修订了《技术监督工作标准》、《技术监督工作查评细则》、《火电厂机组竞赛管理标准》、《水电机组振动监测及保护装置技术标准和维护标准》、《水库调度专业工作管理标准》等标准,进一步提高了标准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从执行过程看,标准内容可行,但是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够严密、把关不严,甚至形同虚设的现象。下一步,要加大标准执行考核力度,着重在标准制度落实上下功夫,狠抓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夯实安全基础;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肃技术监督管理考核纪律,从严检查、监督、考核。

(二)加强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

及时强化技术队伍建设,是我们设备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又一紧迫的任务。及时配备、补充技术人员,加强技术培训工作,形成设备管理工作有人管、有能力管好的局面。

(三)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做好设备管理工作

设备管理范围广、任务烦琐,我们将在全面分析生产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开展工作。

1.重点工程管理。

2016年粤电集团公司先行安排属下电厂共12台机组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未改造的机组正按计划逐步完成可研报告的审核和前期的设计供货招标工作,计划在2017年底前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程。相关电厂提前做好准备,充分总结、吸取已实施的脱硫、脱硝以及除尘改造等工程项目的实施经验,做好超低排放改造项目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管理工作,严格控制质量,抓好技术改造工程过程管理,确保改造工程竣工后达到预期目标。

2.机组检修维护工程管理。

近期我们将有12台机组进入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施工期,相关单位积极配合做好机组的检修、试验工作。结合超低排放改造工程,细心做好相关机组设备检修、试验工作,及时发现、处理设备问题,确保机组修后长周期运行。

3.务实开展重大项目后评估。原则上要求所有的项目必须进行后评估;评估过程必须严谨,必须对照项目的可研报告、相关标准及规程逐条评价,并严格考核。

4.细致做好机组长时间停运保养工作。

从目前的供用电形势可以看出,火力发电机组长时间调峰停运现象将持续,这就要求我们细致做好机组长时间停运保养工作,确保机组随时能开得出、顶得上。

5.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提高发电设备的抗风险能力。

近几年集团新能源发电发展迅速,势头喜人。新能源发电板块给我们带来电力产能结构优化和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如何提高设备抗风险能力等问题。不断研究,完善防台风等措施,提高应对极端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前沿技术研究储备,提高集团技术实力

近期,重点做好12台机组进行超低排放改造等工程,择机开展安全可靠低成本除碳、重金属治理等前沿技术的研究, 围绕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开展技术攻关与试点应用,做好前沿技术研究储备,提高集团电厂技术实力。

(五)推动设备管理信息化工作

完善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完善管理项目、数据和文档等资料的计算机管理;建立技术监督数据库,搭建共享信息平台等。通过加强信息化工作,进一步强化设备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虽然我们过往的技术监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应充分认识到设备管理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更要清醒地看到我们仍然存有不足之处,因此,我们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严、细、实”的作风,做好设备管理工作,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能源支撑。

猜你喜欢

电厂机组监督
660MW亚临界机组清洁疏水系统节能改造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世界上最大海上风电厂开放
智慧电厂来袭
智慧电厂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用Citect构造电厂辅网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监督宜“补”不宜“比”
350MW机组DEH控制系统的优化